搜索到1579篇“ 早期介入“的相关文章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5年
探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分别给予对照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强化保守治疗,给予观察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基础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类危险程度较高的疾病,给予患者早期介入治疗,可使得患者心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同时还具备降低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的效果,临床疗效确切,可加强该治疗方式在临床的应用。
程英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介入治疗心功能临床疗效
早期介入针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影响的研究现状
2025年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病率逐年增长,且逐渐呈年轻化趋势,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病患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难题。针刺作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手段,疗效显著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目前早期介入针刺时机仍存在一些分歧,因此,本文就早期介入针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影响的机制和临床研究进行分析归纳,发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尽早介入针刺治疗,且根据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推测在发病6 h内进行针刺为最佳时机,而未来也应考虑不同时间因素如针刺作用的时效性、频次、留针时间、疗程对其的综合影响,需要更多临床研究探索最佳综合治疗方案。
王晓璇肖璐肖璐戴晓矞
关键词:针刺早期介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头针联合早期介入丹佛模式训练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研究
2025年
目的:观察头针联合早期介入丹佛模式训练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ASD患儿按照不同干预方案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早期介入丹佛模式训练,2 h/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加用头针(取穴:百会、四神聪、哑门、神庭、风府、言语一区、言语二区)治疗,2 d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治疗3周后休息3周再进行下一轮治疗。两组连续治疗3个月判定疗效。对比两组发育状况、儿童孤独症行为量表评分、孤独症治疗评定量表评分、心理教育评核第三版(psycho-educational profile-3rd edition, PEP-3)评分、社会反应量表评分、儿童睡眠习惯问卷评分、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发育商、PEP-3评分、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儿童孤独症行为量表评分、孤独症治疗评定量表评分、社会反应量表评分及儿童睡眠习惯问卷中的入睡潜伏期、睡眠持续时间、就寝习惯、睡眠焦虑、夜醒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头针联合早期介入丹佛模式训练可提高ASD患儿的心智发展水平,改善孤独症行为障碍,减轻孤独症症状,提高社交能力,改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王晓张靖陈振辉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发育商睡眠质量生活质量
早期介入冰刺激联合吞咽功能分级护理在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早期介入冰刺激联合吞咽功能分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12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CI后吞咽障碍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成干预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介入冰刺激联合吞咽功能分级护理,比较两组吞咽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结果干预前,两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低于干预前,干预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吞咽功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SWAL-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高于干预前,干预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介入冰刺激联合吞咽功能分级护理应用于CI后吞咽障碍患者中,能够提高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于秀秀司丽霞刘敏
关键词:脑梗死吞咽障碍
早期介入治疗用于脑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4年
探究确诊为脑动脉破裂的患者展开早期介入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总计纳入40例确诊为脑动脉破裂的患者,均源自临沭县人民医院,研究首位、末位患者入院时间节点分别为2019年1月、2023年1月,所有患者均接受早期介入治疗,进而探究治疗后患者所获取的效果。结果 依据临床疗效评估标准判定患者疗效信息,显效及有效人数相加为39例,整体有效率为97.50%。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均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40例患者治疗后出现1例脑血管痉挛、1例尿路感染,并发症总计发生2例,占比为5.00%,整体症状较为轻微,且经相应处理后未对机体造成大碍。治疗后患者的MDA、D-D以及NIHSS均低于治疗前,SOD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将早期介入治疗应用于脑动脉瘤破裂患者,能够获取较好疗效,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促进MDA、D-D、NIHSS、SOD指标水平的改善,可有效缓解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协助患者获取理想临床价值。
胡彦龙王猛凌思源
关键词:脑动脉瘤破裂早期介入治疗
芒针早期介入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芒针早期介入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中风后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与治疗组33例。两组均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予以传统针刺,治疗组予以芒针透刺阳陵泉透刺悬钟,丘墟透照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POMA)评分、足内翻角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下肢FMA评分、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步态、平衡测试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足内翻角度均小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足内翻角度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芒针早期介入可改善中风后足内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足内翻角度,提高患者运动能力,疗效优于传统针刺。
王储蓄周婷燕炼钢陈幸生李静江娜杨娅贾泽坤殷红彪王磊王频
关键词:足内翻中风透刺早期介入
早期介入丹佛模式在自闭症患儿早期干预中的研究综述
2024年
早期介入丹佛模式(ESDM)是一种全面的、基于证据的早期干预方法,以患儿的兴趣点为主导、主张利用游戏、打破场所限制、注重亲子互动的一种综合性强化干预体系。旨在减轻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症状的严重程度,强调认知、情感和语言能力的发展。从干预者、干预对象、干预方式、研究设计、干预结果5个方面分析该模式对当前自闭症患儿康复训练的现状及不足,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依据。
陶园园王怡欢陈雨
关键词:自闭症早期干预
纤维支气管镜早期介入治疗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不张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4年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早期介入治疗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不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于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72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不张患儿,均予以纤维支气管镜早期介入治疗,根据介入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于发病至介入时间>3日与≤3日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肺复张时间为(6.76±1.26)d,咳嗽改善时间为(3.20±1.81)d,体温恢复时间为(2.67±1.82)d,肺部啰音改善时间为(4.33±1.58)d,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为(10.54±2.22)d,住院时间为(10.31±2.31)d,其短于对照组的(9.38±2.74)d、(7.61±2.72)d、(6.66±4.13)d、(7.69±2.66)d、(13.59±2.46)d和(13.45±2.32)d(P<0.05);试验组的TNF-α为(42.24±15.42)pg·mL-1,IL-6为(25.45±8.25)pg·mL-1,hs-CRP为(4.02±1.21)mg·L-1,PaO2为(38.78±1.33)mmHg,其低于对照组的(54.74±14.35)pg·mL-1、(34.32±8.26)pg·mL-1、(6.22±1.13)mg·L-1和(46.58±1.45)mmHg(P<0.05);试验组的PaCO2为(92.55±3.79)mmHg,SpO2为(98.35±1.59)%,高于对照组的(80.66±3.32)mmHg和(92.54±1.78)%(P<0.05);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8%,其低于对照组的19.44%(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早期介入治疗可有效控制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病情的发展,缩短肺不张恢复时间,改善肺部功能,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申鹏
关键词:肺不张
早期介入栓塞术对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早期介入栓塞术治疗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3年8月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密闭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开颅夹闭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早期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血清指标、神经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研究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为(94.67±7.53)ng/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为(20.65±4.28)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98.35±7.61)ng/mL、(24.91±4.62)μg/L,研究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为(451.96±33.72)μg/L,高于对照组的(412.57±33.84)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低于对照组的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早期介入栓塞术治疗,可改善脑组织微循环障碍,有助于减轻脑神经功能损伤,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郭金龙狄超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脑神经功能血清指标
风险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早期介入治疗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4年
急性脑梗死早期介入治疗中,予风险护理的价值。方法 本院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2023年1月-12月),数表法,分为观察组(风险护理+传统护理,39例)、对照组(传统护理,39例),探讨干预价值。结果 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心境状态、神经功能、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 该护理干预,可提升生活水平,具较好的应用效果。 。
廖凤密
关键词:脑梗死介入治疗神经功能

相关作者

贾飞勇
作品数:175被引量:749H指数:16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孤独症谱系障碍 脑性瘫痪 维生素D 孤独症
汪春
作品数:51被引量:155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
研究主题:胞二磷胆碱 穴位注射 穴位疗法 创伤性脑损伤 大鼠神经
李鸥
作品数:48被引量:95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
研究主题:胞二磷胆碱 穴位注射 穴位疗法 创伤性脑损伤 大鼠神经
李洪华
作品数:45被引量:336H指数:11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孤独症谱系障碍 痉挛型脑瘫 早期介入 维生素D
朱巧玲
作品数:14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
研究主题:早期介入 冠心病 中药 血脂 糖尿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