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5篇“ 新题乐府“的相关文章
乐府的兴盛与消歇——对由唐而清千年乐府的观照
2019年
肇始并兴盛于唐代的乐府(乐府),在经历了“元白”时代之后,便演变为四种类型,即“即事类乐府”“歌行类乐府”“宫词类乐府”“竹枝类乐府”。在由唐而清的历史长河中,“即事类乐府”的某些功能、特点等,不仅渐为“歌行类乐府”所替代,而且于明末清初之际消歇殆尽。“歌行类乐府”在宋、元、明三朝,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宫词类乐府”与“竹枝类乐府”,则以参与创作的诗人之多、成果之众、特色之鲜明,而构成了明清乐府史上最为绚丽的两道风景线。
王辉斌
关键词:新题乐府
论杜甫“乐府”的艺术创——以“三吏”“三别”为中心
2018年
杜甫的“乐府”诗,是对传统乐府的体式开拓和艺术创,集中代表了杜甫诗歌的创作成就,鲜明体现了杜诗作为“诗史”的思想高度与时代特征,在杜甫诗歌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承五
关键词:杜甫诗歌新题乐府艺术创新诗歌史
论初唐的乐府
2015年
初唐是乐府发展史上的关键阶段。初唐乐府的革,关键在于曲的创,而这些曲反映出了初唐乐府独有的创作样式和艺术风貌,的形成又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
杨恂骅
关键词:初唐乐府
论孟郊乐府之艺术
2015年
孟郊是致力于乐府创作的中唐诗人之一。他的乐府以吟为主,注重抒发个人的身世之悲,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他的创作使已经断代的文人拟乐府兴盛,最终迎来了元和年间的创作高潮。
周京艳
关键词:新题乐府艺术
佛乐俗变对唐代乐府诗的影响——以梵曲《摩多楼子》为例
2012年
《摩多楼子》本为西域传入佛曲,为"梵竺四曲"之一。李白与李贺分别作有乐府诗《摩多楼子》,均为边塞材,内容与佛法无涉,与名完全不符,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奇特现象。《摩多楼子》由佛教乐曲演变为极富时代特色的边塞诗,与佛教乐曲的世俗化演变以及唐代燕乐的形成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佛教乐曲《摩多楼子》成为边塞诗的演变过程呈现出如下脉络:在唐代文化环境、尚武精神的浸润和影响下,为了迎合的审美需要,逐渐摈弃了原先的佛教因素,与胡乐声、道教乐曲和燕乐等逐步融合,融入世俗社会,装入的内容,娱乐功能突出,时代印记鲜明。
何蕾
关键词:新题乐府边塞诗娱乐
道风俗而不俚,言情爱而不艳——论刘禹锡乐府诗对民俗风情材的开掘
2009年
刘禹锡的乐府材广泛,内容丰富,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力求变,大胆的拓展,特别是在农村生产劳动和民俗风情这一材领域进行了的开掘,为乐府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韦燕宁
关键词:刘禹锡乐府诗民俗题材开掘
浅论杜甫“乐府”的创作特色被引量:1
2006年
乐府”是杜甫在继承汉乐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自立,自创己格,自叙时事”的一种乐府形式,具有材的现实性、艺术手法的多样性和语言的通俗性等特色。
何翊
关键词:杜甫新题乐府
论西晋自创乐府和自创曲辞
2006年
自创乐府或自创曲辞都是西晋文人乐府的表现,通过这种全部的或部分的创,西晋文人乐府逐渐脱离了乐府古事的束缚,更多地发挥了艺术想象和创的作用。
张爱波
关键词:西晋新题乐府曲辞
论杜甫“乐府”的艺术创——以“三吏”“三别”为中心被引量:5
2004年
本文以杜甫的“三吏”“三别”为中心 ,论述了杜甫“乐府”的艺术创。首先 ,它发扬汉乐府的优良传统和创作精神 ,在诗歌形式上既具有继承性 ,又表现出伟大的开创性 ;其次 ,它深化了乐府诗的思想内容和现实意义 ,具有反映生活的典型性与深刻性 ;再次 ,它吸收和运用古乐府的艺术优长的同时 ,又有所发展、有所提高、有所创造 ,在叙事方式、人物描写、语言运用等方面显示出鲜明特色 。
马承五
关键词:杜甫艺术创新叙事方式人物描写
乐府”与“乐府”之辨析——以杜甫与白居易的创作为例
2002年
乐府自产生之始,就有了模拟古和创造两种传统,或从古中产生,或不复依傍,产生之后,拟作又不断地出现,使之成为旧,因此'乐府'这一概念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若判断的标准有所差别,其结果自然大有不同。
祁偉
关键词:不确定性乐府

相关作者

王辉斌
作品数:298被引量:412H指数:9
供职机构:湖北文理学院
研究主题:乐府 乐府诗 唐代 杜甫 诗人
胡可先
作品数:177被引量:386H指数:9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墓志 唐代 出土文献 杜甫 唐诗
葛晓音
作品数:99被引量:862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研究主题:杜甫 初盛唐 体式 七言 诗歌
王维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研究主题:新题乐府 杜甫 三吏三别 三吏
何正安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新题乐府 明代时期 妙悟说 妙悟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