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1篇“ 新生儿肠闭锁“的相关文章
新生儿闭锁手术治疗进展
2024年
先天性闭锁新生儿外科常见消化道畸形,不同分型、不同位置闭锁患儿临床表现各不相同,治疗方式及预后也不尽相同。本文就不同部位及不同分型闭锁的病理特征、手术方式及并发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鲁金鹏付悦张恩召陈远会王朝龙牛会忠
关键词:肠闭锁外科手术预后
一种新生儿闭锁吻合手术模拟培训教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生儿闭锁吻合手术模拟培训教具,包括系膜模型,所述系膜模型的一端设有近端管模型,所述系膜模型的另一端设有远端管模型,所述近端管模型的一侧设有近端闭锁盲端模型,所述远端管模型的一侧设有...
朱海涛胡明哲张敏吴静燕谭慧沈淳
端端180°旋转吻合术在新生儿闭锁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先天性小闭锁主要的手术方式为切除吻合术,探讨端端180°旋转吻合术在新生儿闭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新生儿闭锁进行用端端180°旋转吻合术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时期进行的25例传统的端端吻合术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种不同术式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儿术后均进行6~12月随访,端端180°旋转吻合术患儿术后胃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传统端端吻合患儿(P<0.05)。结论:端端180°旋转吻合术操作简单,吻合端两侧血管重建均等,吻合口成角较小,与传统端端吻合术相比其术后胃功能术后恢复快,吻合口瘘、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手术思路。
王琨尧杨伟巍雷映菡高秉钧庄岩
关键词:新生儿肠闭锁肠吻合术并发症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新生儿闭锁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新生儿闭锁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郑州市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62例闭锁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30例新生儿设为对照组,将2020年7月—2022年6月收治的32例新生儿设为ERAS组。对照组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措施,ERAS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新生儿基于ERAS理念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新生儿术后胃管拔除时间、首次经口喂养时间、全静脉营养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ERAS组新生儿术后胃管拔除时间、首次经口喂养时间、全静脉营养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ERAS理念应用于新生儿闭锁围术期护理中,可缩短新生儿住院时间,减少新生儿住院费用,促进新生儿术后早期康复。
冯小娟苑春杰贾锰鲁美苏周志南李宁刘思雨
关键词:新生儿肠闭锁围术期护理
新生儿闭锁合并胎粪性腹膜炎患儿并发短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闭锁(intestinal atresia,IA)合并胎粪性腹膜炎(meconium peritonitis,MP)患儿并发短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SB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33例诊断为闭锁合并胎粪性腹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中切除术后42 d不能脱离静脉营养者纳入短综合征组(SBS组),共14例,男7例、女7例,年龄2~30 d;术后42 d内完全恢复内营养者纳入非短综合征组(non-short bowel syndrome,non-SBS组),共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4~33 d。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产前超声检查结果、性别、胎龄、出生体重、临床表现、手术资料、初次喂养时间、初次排便时间(经瘘口或肛门)、外营养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存活率。结果本研究中SBS发生率为42.4%(14/33)。两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入院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BS组和Non-SBS组产前超声异常发生率分别为85.7%(12/14)和42.1%(8/19),行高位造瘘术人数占比分别为78.6%(11/14)和31.6%(4/19),外营养时间分别为79(64,120)d和17(12,21)d,住院时间分别为87(48,125)d和24(17,30)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BS组和Non-SBS组腹胀、呕吐、术前管扩张情况、手术后初次排便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率分别为85.7%(12/14)和94.7%(18/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闭锁合并胎粪性腹膜炎患儿的胎儿期超声异常提示手术后出现SBS的机率更高,此类SBS经过规范治疗可以获得痊愈。
邹婵娟李波董洁李明冯勇夏仁鹏周崇高
关键词:胎粪性腹膜炎肠闭锁短肠综合征外科手术
新生儿闭锁的影像学诊断
2023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闭锁的影像学表现,分析漏诊、误诊原因,以提高新生儿闭锁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新生儿闭锁增强CT、消化道造影等影像学检查表现,判断闭锁部位,并对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增强CT检查主要表现为闭锁管近端扩张明显,远端管萎陷、细小,未见明显充气;上消化道造影主要表现为闭锁管远端呈盲端状,盲端以上管扩张;下消化道造影主要表现为细小结。结论CT检查对闭锁的诊断及确定闭锁部位有重要价值,消化道造影也是确诊本病的重要检查方法,可作为补充检查手段,影像学表现可为外科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一些有利证据。
周金金高敏
关键词:新生儿肠闭锁影像学诊断
新生儿闭锁术后短期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闭锁术后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儿童医院2009年1月至2020年5月因闭锁行手术治疗的新生儿患者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根据术后180 d是否生存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儿出生体重、胎龄、性别、手术时日龄、手术时间、闭锁分型、闭锁部位、是否为复杂型闭锁以及术后是否并发吻合口漏、梗阻、坏死性小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和短综合征等,分析可能与闭锁术后短期预后不良相关的因素。将单因素分析中P<0.10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闭锁术后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闭锁患儿298例,其中存活组267例,死亡组31例,治愈率为89.60%(267/298)。两组患儿性别、手术时日龄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复杂型闭锁占比[70.97%(22/31)比32.21%(86/267)],早产儿占比[54.84%(17/31)比27.34%(73/267)],低出生体重儿占比[54.84%(17/31)比16.48%(44/267)],术后合并NEC[22.58%(7/31)比3.37%(9/267)]、吻合口漏[19.35%(6/31)比1.50%(4/267)]及短综合征占比[25.81%(8/31)比7.49%(20/267)]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吻合口漏(OR=41.682,95%CI:7.537~230.512)、合并NEC(OR=12.325,95%CI:2.857~53.180)、低出生体重(OR=6.614,95%CI:2.124~20.601)和复杂型闭锁(OR=5.149,95%CI:1.623~16.337)是新生儿闭锁术后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吻合口漏、合并NEC、低出生体重和复杂型闭锁可能与新生儿闭锁术后短期预后不良有关。
吴晓霞刘文跃张晖孙雪靳园园任红霞
关键词:肠闭锁预后外科手术
新生儿闭锁的超声诊断价值及漏误诊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新生儿闭锁诊断中的价值,分析漏、误诊原因,观察闭锁超声解剖学特征。方法对哈尔滨市儿童医院2018年6月~2021年10月经手术证实的新生儿闭锁的48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由贲门至结直顺序探查,判定梗阻点,对超声解剖学要点、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超声诊断闭锁的总符合率为87.5%(42/48)。道合并症:穿孔并胎粪性腹膜炎2例,扭转并胎粪性腹膜炎7例,旋转不良2例,系膜及血管发育不良3例,套叠1例,系膜囊肿1例,重复畸形1例,美克尔憩室2例。空闭锁患儿扩张管内容物为细小点状回声占66.7%(6/9),回闭锁患儿扩张管内容物在超声下为粗大点状回声占65.6%(21/32),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闭锁位置的降低,内容物黏稠度逐渐增加。结论超声检查已成为诊断新生儿闭锁的重要检查方法,可为外科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的依据。
郭丹阳吴明君刘畅董丽楠陈明伟
关键词:超声检查解剖学肠闭锁新生儿
120例新生儿闭锁术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闭锁术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先天性闭锁患儿资料,包括性别、胎龄、入院年龄、合并畸形、并发症及预后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0例闭锁患儿中,男53例,女67例;双胞胎2例;早产儿34例,足月儿86例;入院年龄30min~30d;入院体重1420~4250g,其中低出生体重儿14例;通过产前超声发现23例;14例合并其它先天畸形;因病情严重放弃治疗死亡14例,且性别和胎粪性腹膜炎患病情况在存活组与死亡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产、低出生体重、闭锁部位、病理分型、短综合征、吻合口瘘、功能性梗阻和畸形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闭锁需要根据新生儿体重、闭锁部位及病理类型确定救治方案,合并短综合征、吻合口瘘、功能性梗阻和畸形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练涛峰樊亮杜酉寅
关键词:新生儿肠闭锁术后影响因素
新生儿闭锁吻合术后粪菌移植治疗的护理
2021年
目的:分析新生儿闭锁吻合术后粪菌移植(FMT)治疗的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2017年8月-2018年5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吻合手术的45例新生儿闭锁病例资料,所有患儿均于术后实施FMT治疗,同时配合针对性的护理。观察45例患儿的治疗结果,分析总结FMT治疗的护理对策。结果:45例患儿均顺利完成FMT,显效27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6%。术后3周较术后1d,粪常规检查,白细胞、红细胞均明显下降,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术后3周患儿SNGF评分为(1.22±0.19)分,明显优于术后1d的(2.15±0.47)分(P<0.05)。结论:粪菌移植治疗能够帮助行吻合术的闭锁新生儿在术后快速恢复道功能,同时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疗效、促进全身情况的好转有积极意义。
朱晓明周川路晓霞
关键词:新生儿肠闭锁肠吻合术护理体会

相关作者

肖尚杰
作品数:76被引量:270H指数:9
供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腹腔镜 产前诊断 先天性膈疝 食管闭锁
葛午平
作品数:71被引量:211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产前诊断 外科学 先天性食管闭锁 食管闭锁
任红霞
作品数:133被引量:396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西省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腹腔镜 胆道闭锁 预后 婴儿
劳伟华
作品数:48被引量:101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小儿 新生儿 腹腔镜 产前诊断 儿童
朱小春
作品数:114被引量:312H指数:9
供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产前诊断 外科学 先天性食管闭锁 腹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