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3篇“ 新生儿死因“的相关文章
2016-2020年宁夏新生儿死因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2016-2020年宁夏新生儿主要死亡原因和变化趋势,为提高围产期新生儿救治水平,减少新生儿死亡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执行,对2016-2020年宁夏新生儿死亡监测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016至2020年度出生窒息、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先天异常,肺炎,其他新生儿疾病等成为影响宁夏新生儿主要死因,其中2016年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占比29.19%,位居新生儿死亡首位。2017年出生窒息位居新生儿死亡首位,占比29.38%,并呈逐年下降趋势。新生儿死亡城市与农村诊断医院级别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死亡地点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和出生缺陷儿是新生儿死亡干预的重点对象,应重视婚前医学检查,加强优生优育的健康教育、孕产期保健及对各级医务人员的技术培训。
梁颜华张春梅
关键词:新生儿死亡率死因分析
新生儿死因分析与干预措施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了解承德市新生儿死亡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新生儿死亡影响因素,探讨科学有效减少新生儿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按照承德市新生儿死亡监测方案,采用定量+定性+运作式研究的方式,对辖区内的新生儿死亡进行系统的监测分析。结果:平均新生儿死亡率10.86‰,女性新生儿死亡率偏高;新生儿死亡发生在出生后7d内占81.56%,出生后24h内的占40.4%;新生儿死亡发生在医疗保健机构的比例逐年上升,发生在乡级卫生院的比例逐步下降;死亡新生儿的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的占50.74%,其中极低体重儿占13.14%;新生儿死亡前的就医比例从70%上升到99%,曾经住院的比例从66%上升到89%,未就医的比例6.8%下降至0.89%;死亡新生儿由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诊断的从42%上升到81%,由乡级医疗保健机构诊断的和未诊断的明显下降;死亡新生儿母亲孕期接受系统管理的在88%~96%之间,住院分娩的在98%左右;县(区)级专家组评审可避免死亡占72.6%,市级专家组评审可避免死亡占76%。结论:新生儿死亡率呈逐步下降趋势,2003年至2013年新生儿死亡率比2003年下降了39.44%,年平均下降速率为5.14%,下降明显;新生儿死亡的主要死因及顺位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窒息、其他先天异常、先天性心脏病及新生儿肺炎;影响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因素有社会经济发展,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产科质量,新生儿救护网络,专业技术人员的服务能力,人群的保健知识水平。干预措施:发展经济,政府适当增加投入,关注农村新生儿健康状况,实施产科标准化建设,建立与完善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护体制,强化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出生缺陷问题日渐突出,加强产儿科协作,规范新生儿医师培训,提高其保健服务技能,强化公共卫生职能,提高资源的利用能力,广泛宣传围生期保健知识,提高人群保健意识。
池红井韩贵俊王晓东王萌萌杜建华任宏伟樊博马向洁王秀文
关键词:新生儿死亡率影响因素干预措施
上海市浦东新区231例出生缺陷新生儿死因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为减少出生缺陷,降低出生缺陷新生儿死亡率,对上海市浦东新区2006—2013年出生缺陷新生儿的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降低新生儿缺陷死亡率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方法将231例出生缺陷新生儿死亡病例和231例未死亡病例按照1∶1进行对比研究。对死亡病例和对照病例相关信息资料,运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出生缺陷并死亡的患儿中,男性∶女性的比例=1.79∶1。死亡病例的病种排名前5位及对应患病率分别为器官囊肿和水肿66例(28.57%);先天性心脏病34例(14.71%);唇腭裂32例(13.85%);无脑27例(11.69%);先天性脑积水15例(6.49%)。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缺陷新生儿出生体重、母亲是否患病、母亲是否服药和母亲是否具有流产史4个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缺陷婴儿的出生体重(OR=0.994)、母亲是否服药(OR=0.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出生体重、母亲怀孕期间服药是导致缺陷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加强孕前及孕期保健,避免在怀孕期间服药,可能是降低出生缺陷新生儿死亡率的有效策略。
殷丽萍严萍
海西州89例新生儿死因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的死亡原因,发现可避免的因素,改善新生儿的保健服务质量,降低死亡率。方法:对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死亡的89例新生儿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近3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早产38例,新生儿窒息24例,新生儿肺炎11例,出生缺陷10例,其他新生儿疾病6例。结论:加强县区级医院产、儿科建设,提高产科、儿科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主要方法,大力提倡儿科医师入产房协同助产。
赵有芳
关键词:新生儿
新生儿死因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分析新生儿死亡原因,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10年2月我院产科儿科收治的新生儿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69%,死因顺位为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畸形、其他。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预防早产,注重早产儿的监护,积极预防和治疗新生儿疾病,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李菊香
关键词:新生儿死亡死因干预措施
2004~2009年新生儿死因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2009年新生儿死亡率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医务人员和医院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前瞻性调查方法,对本院2004~2009年出生16 610例活产儿中93例新生儿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年中新生儿死亡率5.60‰,主要死因新生儿重度窒息,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早产、低体重儿,各类先天畸形,新生儿肺出血为主。结论加强基层围产期保健宣传教育,加强高危孕妇的管理,认真做好产前检查;加强围产保健人员、产科、儿科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产科质量,重点加强产科急救技能、助产技术;强化新生儿复苏技术,提高新生儿科救治水平、护理及治疗等对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郝妍
关键词:婴儿
新生儿死因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分析新生儿尸检的主要病症及死因,为防止新生儿死亡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对206例新生儿进行全面尸检及病理组织切片,并对主要病症及死因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致死主要以肺部疾病最多,颅内出血第二,畸形第三。在肺部疾病中,以羊水吸入最多,依次为支气管肺炎、肺发育与膨胀不全以及肺透明膜。颅内出血在死亡原因中占有一定比例。严重多发性畸形均与生命有重大关系,与其余因素并存时,有促进死亡的作用,成复合死因。肺部疾病超过半数以上,就其成因多与母体精神因素、胎儿、胎盘状况、医疗过失等因素有直接关系。结论应重视文化建设,加强农村、城市妇幼保健工作,做好宣传和普及遗传学知识,做到孕期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孕妇及胎儿异常情况及时给予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降低新生儿死亡的危险。
罗荣赵新陈友平李兴祥
关键词:新生儿尸检死因
66例住院新生儿死因分析
2007年
张毅杰
关键词:住院新生儿死因分析早产低体重儿儿童生命产伤吸入性肺炎
136例新生儿死因分析与干预措施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为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2000年11月按河南省2000年5岁以下儿童死因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对周口市2000年出生的新生儿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并针对其主要死亡原因采取了干预措施。结果到2003年新生儿死亡率为983‰,比2000年的2831%下降了6598%,有效地降低了新生儿死亡率。结论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加强三级医院卫生网点建设,认真做好产前定期检查,建立孕产妇系统保健卡制度。开展孕产期健康教育,提倡母乳喂养,增强新生儿对疾病的免疫力。加强早产儿及低体重儿的早期护理及治疗,应用各项新技术,重点监护危重新生儿,对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
李凤启
关键词:新生儿死因干预措施
1990-1992年赤峰市城区新生儿死因回顾性分析
2005年
目的:掌握赤峰市城区新生儿死因 方法: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9)进行,数据用微机进行处理。 结果:导致新生儿死因前三位的依次是产伤和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计新生儿破伤风。结论:人为因素造成新生 儿死亡比例较大,尽快完善新生儿初级保健。
王丽娟王颖
关键词:新生儿回顾性分析

相关作者

曾强
作品数:37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承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细菌培养法 流行病学调查 实验室 诺如病毒 手足口病
宫晖
作品数:4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服用 利他林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事件相关电位
张悦
作品数:37被引量:177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双生子研究 钒配合物 青少年 生物利用度 遗传度
李竹
作品数:215被引量:2,207H指数:2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育健康研究所
研究主题:神经管畸形 叶酸 儿童 患病率 流行病学
郑俊池
作品数:51被引量:696H指数:1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育健康研究所
研究主题:患病率 流行病学 脑性瘫痪 儿童 出生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