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8篇“ 文学演变“的相关文章
“采莲”事象的文学演变
2024年
《诗》《骚》未见“采莲”一词,但《诗》有以荷起兴之作,《骚》亦有“采莲”行为描写。《江南》将本是农事活动的采莲行为引入文学审美视野,随后《涉江采芙蓉》转入怀人。采莲歌舞自南朝兴起,各代盛行不衰。梁武帝制《采莲曲》,后世文人拟作颇多,内容多言男女情事,采莲劳动色彩为游戏色彩所覆盖。采莲由真实劳动事象到男女情爱意象的演变中,审美取向和生殖崇拜决定其先天性格,巧妙的隐喻机制和采莲歌舞的盛行也深刻影响着它的后天发展。
姜美芸
关键词:采莲文学
“楚狂接舆歌”的文学演变路径
2024年
《庄子·人间世》“接舆歌”与《论语·微子》所载版本不一,前者的楚人文法特色更为浓厚。两处文本的思想差异关键在于“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与“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庄子·人间世》与楚系文献中出现的相似文本同属于未来“不可待”的传统,并将指涉对象具体到“人间世”之“世”,表明现世的明哲保身及未来的不可期待。《论语·微子》加以改造,与汉系文献同属于未来“犹可追”的传统。以“接舆歌”为主体内容的楚狂接舆歌孔子故事,经历“楚系文献—《庄子·人间世》—《论语·微子》”的文学演变路径。
李媛
关键词:《庄子·人间世》文学演变
中国新媒介文学演变的符号修辞学分析
2024年
新媒介文学是借助数字技术,基于互联网平台创作并传播的,整合了各种话语形式而形成的一种原创文学形态。借助符号修辞理论对中国的新媒介文学进行考察发现,其表意的发展、变迁遵循着四体演进的序列。在经过了以专业化内容和网络化平台为特征的隐喻时期、以多媒体展示和体验式文本为特征的转喻时期,以及倡导“读者的文本”与交互式创作的提喻时期后,以ChatGPT 4.0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逐渐成为主流技术,新媒介文学逐渐迎来了人工智能生产的反讽时期。深度媒介化时代,技术与文学的融合发展,更值得深入研究。
张杰
汉语言文学演变中的经典传承与高中语文教学实践
2024年
本文从经典传承的视角切入,探讨了汉语言文学演变过程中对高中语文教学实践的影响。首先,本文阐述了经典传承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指出经典作品是中华文化的精华,经典传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其次,本文分析了汉语言文学演变对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影响,认为其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视野,但也增加了教学难度;同时,教学方式更加多元化,教学手段更加现代化,教学模式更加互动化。最后,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以期更好地将经典传承融入高中语文教学实践。
徐佳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高中语文教学
国家社科基金丛书 跨媒介文学演变及其生产与传播
“跨媒介文学”是文学与媒介互动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复合型文学形态,是媒介变革与融合状态下文学衍化的结果。跨媒介文学既是一种文学现象,也是一种传媒现象;既是一种文学观念存在,也是一种文学实体存在。就其文本构成而言,跨...
喻子涵
萧齐至梁初文学演变研究
萧齐文学与梁代文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梁代初年,文学多受萧齐文风影响,故文学创作与文学风貌上呈现出对萧齐文学的继承,可以说,梁初文坛是萧齐文坛的流变与延伸。长期以来,学界常常着眼于永明文学与宫体文学的研究,忽视了萧齐文坛...
孙笑娟
空间批评理论视域下当代女性流散文学演变及特点研究
2022年
流散文学是对流散经历的文学表达与创造。当代女性流散作家既有女性身份,又有流散经历,她们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书写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互通不可或缺的人文基础。利用以地理、文化、政治空间批评为着力点的空间理论研究当代女性流散文学中的演变及特点将有利于透过本中的空间越界、空间想象等深入挖掘流散群体对身份、文化以及情感的诉求与建构。
赵东旭
关键词:流散文学身份建构
王世贞在明末清初文学演变过程中的价值与地位重估被引量:2
2021年
王世贞是晚明一位影响大、争议多,被误读也多的承前启后的文学家,故须重新认识评价。事实上,王世贞与七子派的诗文理论是王阳明心学与前代诗学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先进性和集合性。王世贞诗学在继承“七子”派的同时,发生了六种新变:以博补狭、性灵观、情法观、新格调体系、格调式神韵说、对模拟的扬弃等,从而形成了以情欲为源,以抒情写意为归,以法度范式为体,以学养为粮,以才气思为翼,以格调韵境为品,以自然为美的完整的文学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是中国诗学发展至此的集大成,标志着中国诗学理论至此已基本完成,此后的理论只是这一理论中某一枝(如宗唐派、宗宋派、性灵派、格调说、神韵说)的极端式的、精细化的发展,同时意味着时代风气转换的开始(如情法诗学取代道统诗学、性灵之风、博学之风、求实之风等)。王世贞诗文创作集前代之精,别开新体,量大、体全而不乏精品,形成雄浑、刚健、清新而自然的风格,被誉为明代苏轼。如果说明清文学的重心经历了由心学到实学、由义理到考据、由率性到致用、由性灵到神韵的转变的话,那么,王世贞就是这个转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催化剂、转换器,一位开启清代诗风的先导。
许建平许在元
关键词:集大成
文学研究:中国古今文学演变研究专辑 第6卷 1
中国文学从古典到现代,其间的演变经历了数千年的时间,这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庞大的文学工程,其中有很多重要的现象和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学界对此问题虽然已有一些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有很大的学术空间。本书在前人研...
南京大学文学院主办
中国古代宫闱才女文学演变研究
本书以“宫闱才女”为研究对象,用“上编”“下编”的体例架构,从历史演进、专题个案的不同维度,进行全面考察和深度挖掘,理性地阐释由始至兴的演进过程来科学回答各种疑惑及争议,通过透析弥为珍贵的作品、别集或特定环境下的才女群表...
周淑舫

相关作者

熊忠武
作品数:19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研究主题:新时期文学 艺术风格 新写实 文学作品 文学流派
王莉莉
作品数:18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
研究主题:主题学 毛细管区带电泳 电泳法测定 城市文化建设 文学演变
曾大兴
作品数:94被引量:396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
研究主题:文学地理学 文学 词学 地理分布 气候
关爱和
作品数:94被引量:219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桐城派 中国近代文学研究 中国近代文学 陈寅恪 近代文学
陈思和
作品数:276被引量:2,014H指数:2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研究主题:文学 知识分子 比较文学 小说 现代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