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08篇“ 整体性治理“的相关文章
-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社区治理效能提升路径研究
- 2024年
- 网络社会的科学管理对于提升我国政府管理系统和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然而,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社区管理的“碎片化”问题日益突出,这使得对“碎片化”的社区治理进行理论整合和实践完善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治理责任、权力、利益诉求和信息四个层面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成因。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现实和我国转型时期的社会发展规律,应用整体式管理理念,充分利用我国社会主义体制的特点,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对社区管理的有效融合,为提高我国城市管理效率提供新的思路。
- 于铭梁
- 关键词:整体性治理
- 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基层政府治理创新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政府治理创新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政府治理在实践中存在条块关系失衡和碎片化问题,成为制约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障碍。整体性治理理论强调以公民需求为导向,通过整合来解决治理实践中的碎片化问题,这为基层政府治理改革提供了方向。基于这一理论,本文构建了基层政府整体性治理框架,从价值理念、组织职能、运行机制和服务供给等方面分析发现,现阶段基层政府治理存在管理理念强于服务、公共服务意识不足,职能转变尚未完成、权力责任划分不清,政务服务环节较多、运行便利程度不佳,服务方式仍需提升、多元供给渠道不畅等问题。基层政府整体性治理创新应以公共价值为导向积极回应公众需求,以功能整合为重点构建部门协调机制,以提高效率为任务优化管理服务流程,以服务群众为目标提高服务供给能力。
- 刘庆施文凯
- 关键词:基层政府治理整体性治理政府职能
- 高职院校整体性治理的创新机制与保障措施探究
- 2024年
- 在国家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治理改革迎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整体性治理理论为高职院校治理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高职院校整体性治理以满足办学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为着眼点,促进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高职院校整体性治理在框架结构上具有治理体系多元性、治理结构层级性、治理效果全面性等特征,促使高职院校实现内外部机制创新。高职院校整体性治理的现代化需要有效的权利让渡、优质的团队建设、严密的监督体系和利他的共治文化等保障措施。
- 伍小兵杨刚
- 关键词:整体性治理
-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乌梁素海流域生态环境治理问题及对策
- 2024年
- 乌梁素海流域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北方防沙带的紧要关口、鸟类生态保护的栖息地、黄河生态安全的“自然之肾”,承担着维护我国北方地区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任务。近年来,乌梁素海流域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着我国华北地区及黄河流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治理乌梁素海流域生态环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治理理念、治理结构、治理机制、治理技术成为制约乌梁素海流域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了实现乌梁素海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立足整体性治理理论,针对治理理念严重碎片化、治理结构分散性特征突出、治理协调机制不健全、治理技术信息共享意愿不强等问题,提出凝聚生态共识,树立共同治理理念;培育多元主体共治,推进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完善协调机制,构建利益平衡新格局;利用信息化治理手段,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等建议。
- 高日罕于翠英
- 关键词:整体性治理生态环境治理
-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乡村治理现代化转型困境及破解之策
- 2024年
- 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国家治理的重难点和薄弱点,也是提高国家治理整体效能的关键所在。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时期,加快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有助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内生动力。但目前,我国乡村治理在现代化转型期面临着治理价值分化、治理主体单一、治理技术失调、“三治融合”不力等多重碎片化困境。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乡村社会内部的自身结构特点和外部的治理情境,嵌入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分析框架。通过在乡村社会重塑多元协同治理理念、构建一核多元治理格局、深化数字赋能治理技术、健全“三治融合”治理体系,推动乡村治理向民主化、制度化、精细化和效能化转型,从而打通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乡村善治目标。
- 金岚
- 关键词:整体性治理
- 整体性治理: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实践及其启示——基于X社区“治理合伙人”模式的考察
- 2024年
- 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增强社会治理效能,是新时代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核心要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不断变革,城市社区出现治理主体、治理内容、治理理念等层面的“碎片化”难题。构建“整体性治理”是对治之道,即通过完善共同参与机制,培育社区公共精神,强化共同行动能力的方式,搭建起“治理主体、治理责任、治理目标、治理行动”高度协调统一的整体性治理网络,构建起整体性治理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同时,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需要确立人民本位价值、强化公共利益联结、厘清主体责任边界、建立协同共治机制以及完善社会治理制度。
- 李慧宇袁霞
- 关键词:整体性治理中国式现代化
- 整体性治理视域下黄河流域幸福河湖建设研究
- 2024年
- 针对流域治理的复杂性和幸福河湖建设目标的综合性特征,将整体性治理理论与黄河流域幸福河湖建设相结合,阐述了幸福河湖的概念内涵,探究了整体性治理理论与幸福河湖建设的契合性,概括了黄河流域幸福河湖建设现状,基于整体性治理视角分析了黄河流域幸福河湖建设的现实问题。结果表明:当前黄河流域还存在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沙关系不协调、水环境水生态形势严峻、信息化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应坚持统筹规划,优化水资源配置利用;完善综合治理的同时,应促进水沙协同调控,坚持系统治理,发挥多元主体治理合力;强化数字赋能,推动信息共建共享,从而推进黄河流域幸福河湖建设进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安怡霏李锋
- 关键词:河湖治理黄河流域
-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城市智慧社区治理的碎片化问题研究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及相关要素向城市过度聚集导致城市社区面临着人口构成日益复杂、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难题。2018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了将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强调了完善社区治理体系的建设的重要性,将社区治...
- 黄垚
- 关键词:整体性治理
- 整体性治理下乡村治理“智慧化”的创新路径
- 2024年
- 乡村治理“智慧化”既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义,也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整体性治理理论强调民众需求为导向、注重“多元”协调联动、崇尚数字技术赋能、构建责任落实机制,为乡村治理“智慧化”提供了新的分析视域与建设策略。乡村治理“智慧化”在实际建设进程中,仍然面临乡村产业推动居民增收致富的能力有限、“多元”协调共治的合力尚未形成、乡村“一体化”数字综合治理能力较低、乡村治理的责任落实与反馈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据此研究提出创新路径,强化科技支撑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多元”主体协调联动的共治新格局,搭建乡村“一体化”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构建“沟通-信任-责任”三位一体的责任落实机制。
- 毛春合张明兴
- 关键词:整体性治理乡村治理
- 走向整体性治理:乡村治理复合碎片化的破解路径研究
- 2024年
- 在乡村治理实践中,存在着治理理念的碎片化、治理主体的碎片化、治理信息的碎片化和治理过程碎片化的复合困境,这种复合碎片化困境制约着乡村治理效能的提升。深刻认识乡村治理过程中存在的碎片化问题,并探索其破解之道,是新时代我国乡村治理亟需面对的课题。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统合治理理念,坚持公共利益至上的价值导向,整合乡村治理主体,强化多元主体的联动共治,通过技术赋能,强化多元主体的信息共享以及重构治理过程,实现乡村治理过程的系统再造是破解我国乡村治理复合碎片化的路径选择。
- 王钱坤
- 关键词:乡村治理整体性治理
相关作者
- 曾凡军

- 作品数:63被引量:569H指数:14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整体性治理 碎片化 整体性 政府组织 共同体
- 韩兆柱

- 作品数:177被引量:1,139H指数:19
-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
- 研究主题:服务型政府 整体性治理 新公共管理 政府执行力 公共管理
- 韦彬

- 作品数:31被引量:273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整体性治理 碎片化 整体性 公共危机 政府
- 方堃

- 作品数:33被引量:279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整体性治理 公共管理 碎片化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扶贫
- 谭学良

- 作品数:8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整体性治理 碎片化 整体性 信任文化 公共就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