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99篇“ 教学时间“的相关文章
- 数字化转型中的教学时间异化风险与应对
- 2025年
- 加快数字化发展、推进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教育领域的时代新命题,其不仅带来了教学资源形态、教学行为表现、教学活动组织、教学过程实施等外在样态的深刻变化,而且内在地影响着教学时间,使其结构更紧凑、利用更精准、长度被延展。数字技术的持续应用突破了时空的局限,提高了教学时间的利用效率,但亦带来了教学时间焦虑、教学时间被控制和教学时间意义被抽空的异化风险。时间现象学视域下数字化转型中的教学作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呈现为一种师生共同在场的时间性存在。客观层面,教学时间体现为教学事件的时间性绵延;意识层面,教学时间体现为内时间意识的延展;知觉层面,教学时间体现为此在的身体知觉行动。教学是一种“守时而行”的人类实践活动,因此为更好地推动其数字化转型,应正确认识教学时间之本真,遵循教学时间规律,科学、合理、适度地使用数字技术重塑教学,给学生留足思考与创造的时间,真正实现启人心智、育人成才的教育目的。
- 卢强
- 关键词:教学时间
- 大语文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
- 2024年
- 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审美情趣与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大语文理念要求语文教学不局限于教材知识传授,而是拓展到文化学习、审美熏陶与人格塑造,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上,要实现层次化、综合性与灵活性,确保各方面内容得到充分关注。基于大语文视域,通过分阶段调整课堂时间、合理分配跨学科时间、增加互动与自主学习时间,提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间分配策略。
- 陈显亮
- 关键词:大语文教学时间语文教学
- “切割”抑或“重组”:非教学时间大学教学空间使用的个案研究
- 2024年
- 教学空间使用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但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着新的挑战,如“课后难以找到合适的空间自主开展活动”和“空间线上申请审批流程繁琐”等。本研究基于空间社会学视角,将教学空间同时视为物质空间和社会性空间,旨在考察当前教学空间在非教学时间内的使用及其影响因素,为优化大学教学空间管理提供参考建议,同时为认识高校行政管理伦理的具体表现形式提供新的视角。研究发现:非教学时间教学空间使用的主体是学生,但使用过程被行政管理人员主导。学生和管理人员给予拥有不同符号和布局的教学空间以不同定位,进而采用“灵活重组”的表层原则和“机械切割”的深层原则来分配教学空间。上述现象反映出空间使用之制度环境和互动关系的特征,即权力架构下的公平系统和规则体系中的协商困境。
- 钟筱雨李朝霞念家雯李轶文
- 关键词:教学空间高校管理空间社会学
- 教学时间赋能“双减”:逻辑理路、现实挑战与行动应对被引量:1
- 2024年
- 教学时间赋能“双减”是课堂教学赋能“双减”的聚焦与细化,具有多重的逻辑必然。由于教学时间的理解局限、教学时间的价值异化以及教学时间的张力不足,使得教学时间赋能“双减”面临着现实的挑战。为此,需要深化理解,拓宽教学时间赋能“双减”的助力渠道;回归本真,促使教学时间中的“人”“时”并重;活化安排,提高教学时间利用的灵活度;转化视角,关注教学时间的“现在”之维。
- 何亮
-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时间
- 初中历史新授课教学时间优化研究 ——以广西南宁市X中为例
- 时间管理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历史教育领域,国家教育部门和各地区教育局需要对中学历史课程规划合理的进度安排和课时安排,各校结合本校情况确定历史课每周的数量和时长,对于历史新授课的安排,需要考虑到教育时间、教育模...
- 马菲凡
-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新授课时间管理
- 师生行为视角下的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研究——以初中数学新授课为例
- 目前我国各教育机构主要采用班级授课制度。该制度规定了以课堂为基本单元的教学方式,其中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都依托于课堂教学时间。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需要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有效管理,提高课堂教...
- 周雨虹
- 关键词:初中教师
- “教学时间”的管理困境及调控艺术
- 2024年
- 教学本就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泛指师生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特别是在“五育”融合的背景下,教学的内涵更加丰富。基于此,“教学时间”就不能单指上课的时间。如果将“教学时间”仅理解为上课的时间,这是认识上的偏差,当认识上出现偏差时必然导致教学及时间管理上出现问题。在“五育”融合的背景下,如何站在系统的角度对片面的认识进行纠偏,是突破教学时间管理困境以及对教学时间进行科学调控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 杨清军
- 关键词:教学时间时间管理调控艺术
- 生命指向的教学时间生态反思与重构被引量:1
- 2024年
- 教学时间的始源意义是促进生命的鲜活发展,但以“时间暴政”“未来主义”“权威依赖惯习”为表征的教学时间乱象却导致生命的萎缩。从教学时间生态视角来看,“双减”政策的推行意在将时间还给学生,并且所还时间要呈现出生命指向。教学工作者应以“双减”为契机重构生命指向的教学时间生态,在教学管理层面超越教学时间刚性规限,构建流动性教学时序;在教师层面纾解教学时间焦虑,敢于拥抱教学的“美丽风险”;破除学生在教学时间使用中的“主体性假象”,确保其时间支配权。
- 焦会银
- 关键词:教学时间
- 新课标下体育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的问题审视与优化策略研究
- 2024年
- 教学时间是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实现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目标的关键。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在探讨新课标下重视体育课堂教学时间管理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新课标下体育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的问题:体育课堂教学时间管理意识薄弱,时间规划不当;体育课堂教学时间管理能力欠缺,时间分配失衡;体育课堂教学时间管理反思低效,时间管理失调。据此,提出体育教师应从“课前—课中—课后”全面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时间管理:课前——增强时间管理意识,科学规划教学时间;课中——提高时间管理能力,灵活调控教学时间;课后——深化时间管理反思路径,评估反馈时间管理实效。
- 徐苗苗
- 关键词:体育教学时间管理
- 中小学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与互动模式研究——基于1008节课堂视频的智能分析
- 2024年
- 课堂是教学发生的主阵地。以往的研究通常围绕几节或几十节课堂视频进行分析,而本研究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了1008节中小学语文课堂视频,从中实现“微观话语、中观行为、宏观课型”三个层次的智能判定,试图描绘我国中小学课堂的教学现象。研究发现,中小学课堂中教师讲授时间占比51.9%,师生互动时间占比30.5%,个人任务时间占比12.3%,小组活动时间占比5.3%。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进展,课堂已经较少出现一言堂现象,教师通过讲授与师生互动展开课堂教学。研究发现个人任务与小组活动时间仍极其有限,课堂中学生差异化学习时间不足。此外,不同年级的语文课堂整体样态和课型分布并没有明显差异,但初中课堂的教师讲授时间显著增加。随着年级递增,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的频次呈现整体波动递减的现象。本研究借助更大规模的尺度和更精细的编码,进一步解释了中小学课堂的教学现象。
- 杨晓哲刘昕王若昕
- 关键词:课堂分析人工智能中小学课堂
相关作者
- 代保民

- 作品数:116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涪陵第十四中学校
- 研究主题:语文课 校长 教育发展 教师教育 教师
- 丁雪梅

- 作品数:38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涪陵第十四中学校
- 研究主题:教师 不完美 学生答问 教学时间 教学流程
- 孙文清

- 作品数:31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供应链 教具 授课教师 粉笔 农产品供应链
- 杜兆义

- 作品数:34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会宁县教育局
- 研究主题:数学课堂 教学时间 教学调控 有效教学 教师
- 郑青岳

- 作品数:66被引量:101H指数:5
- 供职机构:玉环县教育局
- 研究主题:探究式学习 教师 物理教学 科学教育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