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52篇“ 政治形态“的相关文章
- “热搜政治”:数字媒体时代的政治形态
- 2024年
- 《宁夏社会科学》2023年6期,15000字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人们的信息获取途径发生了巨大变革。数字媒体社交平台已经成为公众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作为政治形态的网络政治近年来,学术界通过从微观载体或微观场域观察政治现象,出现了关于社区政治、单位政治、生命政治、家户政治等各类政治形态的研究。
- 余绪鹏
- 关键词:信息获取途径社交媒体政治形态数字媒体公众政治参与
- “小元祐”:南宋人对理想政治形态的理解与实践
- 2024年
- 南宋时期,“小元祐”成了当时人对于理想政治形态的代称。“小元祐”的涵义在南宋前后期有所变化,由指朝中元祐系官僚势力增加,逐渐演变为指道学文官聚立于朝。晚宋时期,受到道学对于元祐历史解释的影响,“小元祐”趋向于极端化,并对现实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陈蓁蓁
- 关键词:宋理宗道学
- “热搜政治”:数字媒体时代的政治形态被引量:3
- 2023年
- 作为网络政治的最新发展形态,热搜政治具有以下本质特征:数字媒体时代的网络传播是前提条件;移动互联网平台的热搜榜单是表现形式;热点话题的政治影响是内在功能。信息筛选、热度传导和议程设置等系列机制的共同配合与相互作用促成了热搜政治的生成与发展。热搜政治反映了数字媒体时代公民、领导层和政治系统之间的动态联结。基于群体效应的公民政治参与、基于网络舆情的领导注意力分配、基于民众期待的政治系统反馈构成了热搜政治的运作逻辑。展望未来,数字技术嵌入热搜政治的程度会更深,广大民众参与热搜政治的热情会更高,政治系统应对热搜政治的挑战会更大。为了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需要正视热搜政治的发展趋向,遵循热搜政治的发展规律,规范热搜政治的发展秩序,并将其纳入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轨道。
- 余绪鹏
- 关键词:网络政治数字媒体政治参与
- 中国国家转型路径与政治形态特质关系研究
- 受中国近代国家转型的独特路径影响,现代中国的政治形态独具特色,不同于世界上的任何其他国家。基于中国国家转型路径与转型后政治形态特质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一假设,推敲中国在国家转型过程中采取的革命路径与现代国家形态互为因果的结...
- 刘秋玉
- 关键词:政治形态
- 20世纪以来印度河文明政治形态研究综述
- 2023年
- 印度河文明的政治形态一直是世界考古学界重点关注的问题。自1921年至今研究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分别是研究起步的1920—1960年代,百家争鸣的1960—2000年代,新旧交织的2000—2020年代。在印度河文明政治形态的研究中,新的考古发现、研究范式的更新和跨文化比较研究是推动的关键因素。目前已能确定印度河文明为一个早期国家社会,在一段时期可能有一个覆盖整个文化圈的政治实体。相较于世界上其他早期文明,阶级分化较不明显。印度河文明存在军事组织,可能有神权加持的领袖。印度河文明政治形态仍需更为深入的研究。
- 邱四平
- 关键词:政治形态
- 比较视野下的中心主义国家政治形态在中国发现政治普遍性被引量:4
- 2022年
- 中国对人类政治普遍性的卓越贡献不应被长期埋没或抹杀,在中国发现政治普遍性是中国政治学的新使命。作为人类政治普遍性一种基本形式的国家政治形态,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以中国为代表的中心主义国家与以欧美国家为代表的非中心主义国家。从时间和结构互嵌的意义上看,一方面,二者之间不仅存在着明显的区隔和竞争,又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显现了某种互鉴互补的发展趋向;另一方面,二者不仅在人类政治史上体现为长期的对应性存在,又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意识形态二分和政治制度诸多二分的某种超越。二者的长期共存彰显了人类政治发展的历史统一性中的基本差异性。历史地科学地总结和阐释这种政治普遍性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中心主义国家政治形态的普遍意义,对丰富当代政治学理论以及建构中国自主的政治学知识体系具有重要价值。
- 王续添辛松峰
- 关键词:中心主义
- 孝忠一体与家国同构——从丁忧看传统中国的政治形态被引量:27
- 2021年
- 丁忧制度即是规范官员服丧守孝的强制性规定,是最具有特色、持续时间最长和影响最深的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之一。丁忧制度的伦理基础是孝和忠,它实质上是中国传统社会忠孝一体和家国同构的制度载体。在传统中国,家国同构不仅仅是一种价值倡导,而且是一种制度性结构。丁忧制度正是这样一种家国同构的制度,它通过消除个人行为与官员职责、私人生活与公共事务的边界使家与国在结构与功能上趋于同质化。从本质上说,丁忧制度与株连制度、保甲制度和庇荫制度等一样,是强化家国同构的制度安排,最终都是为了维护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政治统治秩序和以皇帝为代表的官僚统治阶级特权利益。
- 俞可平
- 关键词:传统政治家国同构
- 运用史料实证,促进历史理解——以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的教学为例
- 2021年
- 开展"围绕问题收集史料——针对问题鉴别史料——根据史料论证问题——依据史料重现历史"的"史证教育"等课堂活动,是探索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 任晓华
- 关键词:历史理解
- 劳动教育的政治形态与当代发展——兼论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一般原理被引量:10
- 2020年
- 大力推进劳动教育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仅仅把劳动教育视为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或教育实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形态建构的高度去理解和把握劳动教育的政治形态和政治逻辑。社会主义为当代中国劳动教育定性,社会主义劳动教育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劳动教育的全面超越,使社会发展与个体成长、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达成内在统一,克服教育与劳动相分离的局限。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政治形态历经组织化、市场化、制度化三个发展阶段,劳动教育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体系和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政治思维和政治方法考察包括劳动教育在内的劳动问题,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研究的重要思路。
- 刘佳
- 关键词:劳动教育
- 关系叠加视角下的家户制政治形态——以传统汉族地区家户社会为基点被引量:16
- 2020年
- 将作为社会基本单元的“家”与作为国家基本单元的“户”合为一体的家户制度是传统中国最有特色的基础性制度。汉族地区,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率先从原始公社、宗法宗族社会走了出来,形成家户合体的制度。家户作为社会和国家的基本单元,产生出个体依附家户整体、家(户)长制、纵向支配的权威关系、“孝道”为核心的家户规则和将家户作为命运共同体的家户主义。这种基于血缘与地域关系双重叠加的家户制政治形态产生的是社会与国家的相互渗透和包容,使其构成传统国家政治的坚实基础。
- 徐勇叶本乾
- 关键词:政治形态
相关作者
- 唐亚林

- 作品数:170被引量:1,738H指数:25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政党 中国式现代化 理论范式 政治
- 刘建军

- 作品数:98被引量:784H指数:16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 研究主题:社会治理 领导者 政治思潮 中国共产党 单位社会
- 张敏

- 作品数:4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 研究主题:和谐社会建构 和谐社会 民主 政治形态 分权制衡
- 王浦劬

- 作品数:140被引量:3,714H指数:28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 研究主题:政治学 政府治理 公共服务动机 中国社会 政治学研究
- 刘强

- 作品数:25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云南行政学院
- 研究主题:政治学 悖论 民族关系 政府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