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50篇“ 支气管激发试验“的相关文章
氯醋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在儿童支气管高反应性评估中实用性和安全性研究
2025年
目的探究氯醋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在儿童支气管高反应性评估中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2月六盘水市人民医院诊治的5~14岁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所有纳入研究的对象均接受肺功能检查、氯醋甲胆碱激发试验,对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肺功能组和氯醋甲胆碱组,所有患儿均接受系统治疗,肺功能组患儿以肺功能检查及呼出气一氧化氮指导糖皮质激素剂量调整,氯醋甲胆碱组患儿以基础肺功能及氯醋甲胆碱激发试验指导糖皮质激素剂量调整。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肺功能检查指标差异、肺功能变化和气道炎症水平指标。结果氯醋甲胆碱组呼气峰流速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用力肺活量百分比指标均高于肺功能组;最大呼气峰流速,25%、50%、75%呼气中期流量指标,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查,肺泡及肺泡区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指标均高于肺功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醋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在儿童支气管高反应性评估中实用性和安全性均较高,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应用前景。
宾婧刘宽熊强
关键词:哮喘
支气管激发试验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被引量:2
2024年
支气管激发试验是评估气道高反应性的检查,主要用于诊断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70%预计值的哮喘和不典型哮喘,如咳嗽变异性哮喘和胸闷变异性哮喘。该试验有助于鉴别哮喘与其他慢性气道疾病,也用于评估治疗效果。然而,由于认识不足以及基层缺乏人力物力资源等原因,其使用率较低。为此,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专家发布专家共识,提高医师对此试验的认识与应用。共识重点关注直接激发剂乙酰甲胆碱,全文从试验原理和分类出发,阐述支气管激发试验的适应证、禁忌证和临床应用范围,着重阐述结果解读,并分析假阳性及假阴性可能原因及对策,最后强调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并给出应急措施。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张旻沈华浩
关键词: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高反应性乙酰甲胆碱
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舒张试验对哮喘的诊断价值研究
2024年
研究在支气管哮喘诊断手段中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舒张试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2021年08月01日至2022年02月28日我院呼吸内科就诊的初诊支气管哮喘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FEV1/FVC指标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进行激发试验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激发组)和进行舒张试验的典型哮喘患者(舒张组)。使用Master Screen肺功能测试系统监测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和沙丁胺醇支气管舒张试验中的肺功能变化。结果 激发试验组患者FEV1/FVC为76.86±4.58,FEV1占预计百分比为95.04±12.52,FVC占预计百分比为103.56±14.35,PEF占预计百分比为93.32±13.14。舒张试验组患者FEV1/FVC为58.92±10.05,FEV1占预计百分比为66.32±21.65,FVC占预计百分比为87.65±21.38,PEF占预计百分比为62.10±22.15。两组患者在这些指标上的差异显著(P<0.05)。激发组26例患者中有25例为阴性结果,仅1例为阳性结果,激发试验的阳性率为3.85%;舒张组所有26例患者舒张试验检查结果显示均呈阳性。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激发组所有病例中有2例患者发生了不良反应,其中1例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气急、心悸,考虑为急性哮喘发作,另1例主要表现为恶心,考虑药物不良反应相关,激发组患者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在舒张组,有仅有1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主要是心悸、心动过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进一步分析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本研究表明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舒张试验支气管哮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均有很高的价值,基于病情合理选择激发试验或舒张试验不仅有助于提高支气管哮喘的检出率,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
王丽霞
关键词: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乙酰甲胆碱沙丁胺醇
Astograph法支气管激发试验在儿童典型支气管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鉴别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Astograph法支气管激发试验在儿童典型支气管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典型支气管哮喘患儿59例(A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60例(B组),以吸入用氯醋甲胆碱为支气管激发剂,使用Astograph气道过敏反应测定仪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测。比较两组支气管激发试验指标[基础呼吸阻力(Rrs cont)、基础呼吸传导率(Grs cont)、最小诱发累积剂量或反应阈值(Dmin)、Rrs升高到基础水平115%所需氯醋甲胆碱的累积剂量(PD15)、传导率下降斜率(SGrs)],采用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Dmin与PD15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Dmin、PD15对典型支气管哮喘及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判断效能。结果B组支气管激发试验指标Dmin、PD15高于A组,SGrs低于A组(P均<0.05),两组Rrs cont、Grs con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min与PD15呈正相关(r=0.683,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min区分典型支气管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85(95%CI为0.966~1.000,P<0.01),对应的最佳临界值为3.41 U,敏感度为98.3%,特异度为93.3%;PD15区分典型支气管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AUC为0.921(95%CI为0.869~0.973,P<0.01),对应的最佳临界值为5.86 U,敏感度为86.7%,特异度为86.7%。结论典型支气管哮喘较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气道高反应性更强,Dmin≤3.41 U、PD15≤5.86 U可作为鉴别典型支气管哮喘及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界值。
张腾腾王海燕张英谦段晨初甄立娜刘新锋
关键词: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高反应性
乙酰甲胆碱(氯醋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技术规范(2023年版)
2024年
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MCT)是评估气道高反应性及其程度的常用检查,对支气管哮喘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肺功能与临床呼吸生理工作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功能学组(筹)和中国老年医学会呼吸分会肺功能学组的专家们共同组成共识工作组,基于2014年发布的《肺功能指南——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查》及其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与近年研究进展,在充分收集专家组意见、查阅文献、问卷调研、多轮线上和线下讨论后,形成了《乙酰甲胆碱(氯醋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技术规范(2023年版)》。本共识收集了国内MCT临床实践中核心的11个问题并形成推荐意见,内容包括MCT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激发试剂配制、试验流程与方法、质量控制、安全性管理、结果解读和报告规范等方面,为医疗机构临床肺功能从业人员开展MCT提供参考,以期更好应用该项技术指导临床诊疗。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肺功能与临床呼吸生理工作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国老年医学会呼吸分会肺功能学组郑劲平宋元林高怡黄刚李丽梁斌苗逯勇谢燕清赵桂华
关键词:支气管激发试验安全性管理乙酰甲胆碱问卷调研气道高反应性
氯醋甲胆碱与乙酰甲胆碱在支气管激发试验中的应用和安全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比较氯醋甲胆碱与乙酰甲胆碱在支气管激发试验(BPT)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的氯醋甲胆碱BPT报告(A组),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乙酰甲胆碱BPT报告(B组)。将BPT影响变量纳入混杂因素,通过1比2倾向性评分匹配(PSM)使成人及儿童处理组组间均衡。比较PSM后两组的阳性率、BPT相关指标以及PSM前的不良反应等。结果PSM后的A组和B组在成人的BPT阳性率分别为26.74%(361/1350)、27.04%(730/2700);儿童的阳性率分别为26.11%(47/180)、28.06%(101/360);两组成人及儿童的BPT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成人PSM后BPT阳性者气道高反应性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儿童的支气管舒张用药情况、舒张后恢复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SM前A组中有4例(0.26%)出现不良反应,B组不良反应共21例(0.16%)。结论氯醋甲胆碱应用于BPT的诊断阳性率、激发后恢复时间与乙酰甲胆碱接近,其应用价值和安全性均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吴小燕黄种杰黄小平李志彬
关键词:支气管激发试验哮喘乙酰甲胆碱
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支气管激发试验与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相关性
2024年
探究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支气管激发试验与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相关性。方法 150例患者,均疑似咳嗽变异性哮喘(入选时间2023.04~2023.06),临床检查方案:呼出气一氧化氮、支气管激发试验;金标准:《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观察内容:两种诊断方法相关性;两种诊断方法之间相关性。结果 对该病诊断中,支气管激发试验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6.00%、40.74%、95.93%;经相关性分析显示,阳性患者中,支气管激发试验与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之间一般相关(r=0.684,P<0.001);经ROC曲线分析,呼出气一氧化氮对该病诊断曲线下面积(AUC)为0.811,最佳截断值为40ppb;与支气管激发试验联合后,诊断效能提升,且呼出气一氧化氮诊断准确度、灵敏度较支气管激发试验高(P<0.05)。结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诊断方法中,支气管激发试验、呼出气一氧化氮结果存在相关性,且两种诊断方法联合应用可提升诊断效能。
陆静婵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激发试验
脉冲振荡法在学龄前儿童支气管激发试验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评价脉冲振荡法在学龄前儿童支气管激发试验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门诊就诊并疑诊哮喘的61例3~6岁患儿,采用脉冲振荡法结合Cockcroft测定法(2min潮气吸入激发剂法)吸入给予激发剂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分析其脉冲振荡法中肺功能各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61例患儿中,气道反应性增高即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者58例(95.1%),其中重度升高3例(4.9%),中度升高18例(29.5%),轻度升高28例(45.9%),极轻度升高9例(14.8%)。在激发试验的不同阶段,激发后患儿除潮气量较基础值降低以外,其他各气道阻力值(呼吸系统总阻力、呼吸道总阻力、中心呼吸道阻力、共振频率、电抗面积、周边弹性阻力)均较基础值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除潮气量较激发后增加,其余各气道阻力值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儿吸入激发剂后,出现呼吸频率增快者占18.0%,出现咳嗽者占68.9%,肺部听诊可闻及哮鸣音者占18.0%,血氧饱和度下降≥5%者占37.7%。给予吸入支气管舒张剂15min内,患儿出现的临床症状消失,肺功能主要参数恢复至基础值的80%以上。结论对于学龄前儿童,可采用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测结合Cockcroft测定法给予激发剂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用于判断气道反应性增高情况,协助学龄前儿童哮喘的诊断,在正确监测和密切观察前提下,该方法安全可靠。
宋欣李硕张艳涛姜欣玫侯馨悦张一凡王宇璠沙莉赵京刘传合
关键词:支气管激发试验脉冲振荡法哮喘气道反应性
通过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呼吸困难感知的方法及测定仪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呼吸困难感知的方法及测定仪,该通过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呼吸困难感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支气管激发试验中不同被检测者的呼吸困难感知数据;根据呼吸困难感知数据构建支气管激发试验呼吸模...
黄克武宋杰尹茜
氯醋甲胆碱与乙酰甲胆碱在支气管激发试验临床应用中的对比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比较我国首个经国家药监局绿色通道批准优先上市的支气管激发试验(BPT)激发剂氯醋甲胆碱与传统激发剂乙酰甲胆碱在临床诊断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面的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研究,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肺功能室2022年9月至11月的氯醋甲胆碱BPT报告以及2017年3月至2022年4月的乙酰甲胆碱BPT报告,纳入成人(≥18岁)例数:氯醋甲胆碱组2196例,乙酰甲胆碱组23729例;儿童(4~17岁)例数:氯醋甲胆碱组365例,乙酰甲胆碱组5330例。将成年和儿童分别用倾向性匹配法按照氯醋甲胆碱∶乙酰甲胆碱为1∶2匹配,匹配后成人分别为2196例、4392例,儿童分别为365例、730例。比较匹配后2组的阳性率、气道高反应性分级、阳性后舒张用药及恢复时间,以及匹配前的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匹配后的氯醋甲胆碱组和乙酰甲胆碱组在成人的阳性率分别为25.77%(566/2196)、27.62%(1213/4391);儿童的阳性率分别为81.64%(298/365)、80.82%(590/730)。2组激发试剂间在成人及儿童的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成人2组间的气道高反应性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1),儿童2组间的阳性后舒张用药及舒张后恢复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匹配前氯醋甲胆碱组中有6例出现极轻、轻度不良反应;乙酰甲胆碱组中有57例极轻、轻度和1例中度不良反应。结论:与乙酰甲胆碱对比,临床诊断试剂氯醋甲胆碱BPT阳性率、激发后恢复时间没有明显差异,且安全性良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刘舒怡谢燕清李允王柱锋叶培韬谭论芳高怡郑劲平
关键词:哮喘支气管激发试验乙酰甲胆碱

相关作者

郑劲平
作品数:472被引量:3,558H指数:33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激发试验 支气管哮喘
谢燕清
作品数:163被引量:404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支气管激发试验 哮喘患者 白三烯D4 气道反应性 变应性鼻炎
高怡
作品数:192被引量:557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 支气管激发试验 白三烯D4 乙酰甲胆碱
周明娟
作品数:48被引量:193H指数:8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支气管激发试验 支气管哮喘 呼吸功能试验 肺功能 哮喘
安嘉颖
作品数:132被引量:526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支气管激发试验 肺功能 白三烯D4 哮喘患者 肺功能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