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篇“ 推类逻辑“的相关文章
我国司法裁判中的逻辑
从历史上看,作为一种逻辑理理论的研究一般仅限于某一时期或某一学派的思想家,涉及的主要是逻辑理论,作简单介绍和理解,没有对思想进行深入分析,更没有把逻辑从实践中运用,特别是到司法实践方面进行考查。很多学者认为...
于涵
关键词:司法裁判推类逻辑法律规范自由裁量权
文献传递
中国逻辑对中国古代科学之影响
本书分六章,内容包括:逻辑与中国逻辑;中国逻辑与中国古代数学;中国逻辑与中国古代农学;中国逻辑与中国古代医学;中国逻辑与中国古代天文学等。
刘邦凡著
关键词:逻辑自然科学史
数字归、阴阳归和八卦归——易学逻辑的基本前提被引量:1
2014年
易学""逻辑的基本前提是归。归包括数字归、阴阳归、八卦归等。数字归思想的萌芽体现于数占文化。阴阳归的思想源远流长。远古时代的先民将逝者葬于地下,生死异处,即体现了先民的阴阳各归其的观念。曾侯乙墓墓主男性居东室,陪葬女性居西室,东为阳,西为阴,同样反映了易学阴阳各归其的思想。《清华简》第四辑《筮法》中的八卦人身图是反映八卦归思想的文物考古资料,与《周易·说卦》中所记载的八卦万物象基本相合。其图与凌家滩玉版上的图案和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太乙式盘都十分相似,可视为后世易学逻辑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式盘的早期形式。
杨效雷张金平
中国古代逻辑研究
本书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中国古代逻辑的奠基;逻辑的形成:知“”阶段(先秦时期);逻辑的发展:求“故”阶段(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等。
刘明明著
逻辑与中国古代医学被引量:6
2008年
逻辑就是基于""的中国古代逻辑。易数为中医科学提供了一个有效工具,提供了一个有效地认识自然、机体(肌体)、疾病的方法。取象比是中医思维的核心,是中国古代医学辨证论治的基本方法。具有很强的具象性,并以比为基础。
刘邦凡
关键词:推类推类逻辑中国古代医学取象比类
逻辑与中国古代科学被引量:7
2007年
刘邦凡
关键词:中国古代科学墨家逻辑推类古代逻辑论证逻辑
逻辑与中国古代科学
逻辑就是基于""的中国古代逻辑。一方面,逻辑对中国古代数学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甚至可以说逻辑的""思想与方法动了中国古代数学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以""为主导理范式的自身逻...
刘邦凡
关键词:推类逻辑中国古代数学中医科学
文献传递
《周易》:中国古代逻辑的源头
2007年
本文从中国文化的源头《周易》考察了中国古代逻辑的起源问题。《周易》确立了华夏民族的逻辑理方式——,形成了的基本方法和孕育了的法则,从理论上奠定了逻辑的传统。据此,可以确认:《周易》就是逻辑的源头活水。
刘明明
关键词:推类
论《墨经》的逻辑
《墨经》是一部科学、系统的逻辑学著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关于“”的思想。“”作为中国古代逻辑范畴之一开始于《周易》,成熟于《墨经》。先秦文化具有多元性,不同思想派别具有各异的探索思维方式的途径。其中,墨家将研究视角伸到...
曹泓涛
关键词:《墨经》逻辑学先秦文化墨家思维方式推类逻辑
文献传递
逻辑:中国古代逻辑的原型(上)被引量:14
2006年
从古文献考察,中国古代的型是“”。的内在机制是“同理同”,在此约束条件下,其逻辑性质是“必然得出”的。逻辑有两个传统,一个是以墨家逻辑为代表的论辩传统;另一个是以易学逻辑为代表的预测、知传统。逻辑是华夏文明的结晶和科学求知的方法,是人思维宝库中的璀璨瑰宝和人思维方式创新的宝贵资源,在发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今天,应当对它予以关注和发掘。
刘明明
关键词:推类推类逻辑

相关作者

刘明明
作品数:14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推类 推类逻辑 中国古代逻辑 归纳法 经济逻辑
吴克峰
作品数:36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推类 《周易》 马克思主义 民主 政党
刘邦凡
作品数:781被引量:1,048H指数:14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研究主题:电子信息产业 制造业 电子政务 逻辑 休闲
刘明明
作品数:9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
研究主题:逻辑 推类 传统思维方式 逻辑学 逻辑推理
刘川
作品数:8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哲学院
研究主题:企业 外派员工 归纳逻辑 推类逻辑 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