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721篇“ 接受美学“的相关文章
接受美学
本书内容包括:导论、文学本体论、文学作品论、文学认识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价值论、文学效果论、文学批评观、文学历史观。
朱立元著
关键词: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被引量:1
1988年
19世纪的实证主义代表传统的文学批评的主流,它以作者和作品本文为批评焦点,用解剖学的方法分析和考证人物和作者的关系以及故事和历史的关系。传统文学批评普遍认为,作品的完成就是文学活动的终点,读者的任务仅仅是去领会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欣赏作品的美学形式,读者是不能介入文学创作的。进入20世纪以后。
利斌
关键词:文学生产文学接受批评范式姚斯
接受美学视域下《冰渊》(节选)汉译实践报告
此次翻译实践报告的材料取自英国作家威尔基·柯林斯(Wilkie Collins)的悬疑小说《冰渊》(The Frozen Deep)中的第一至七章,约1万字。该小说具有鲜明特色,情节跌宕起伏,注重文学性与娱乐性兼备,吸引...
魏文渊
关键词:悬疑小说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观照下的声乐表演艺术及其美学特征
2024年
深入分析声乐表演艺术,并对其美学特征进行研究,这对于更加全面地理解声乐表演艺术的“美”有积极意义,对声乐表演艺术的创新等也有显著价值。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接受美学的核心观点,结合声乐表演艺术实践,揭示了观众在声乐表演中的主体性、表演文本的开放性和接受过程的互动性。同时,还探讨了声乐表演艺术在声音、情感和技术方面的美学特征,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探索,展示了接受美学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实际应用。
于添琪
关键词:接受美学声乐表演艺术美学特征
接受美学对批评和指导景观美学评价的运用
2024年
目前,量化景观美学评价(以下简称“景观评价”)具有许多的突出问题长期未被指出,接受美学方法论能对其进行有效批判与修正。首先,“景观”的含义应强调主体日常的审美经验,而不应局限于园林、公园、广场这类人为设计的景园;其次,景观评价常存在根本立场问题:生物还原论和形式主义,其脱离文本、脱离内容,是一种目的论。接受美学审美过程观和发生论强调人的主体性和意义的重要性,能为景观评价找准立场;再次,景观评价缺乏把握客体的统一标准,测试者常主观赋予评价项目,接受美学文本论为此提出了把握景观文本的参考系;最后,接受美学效果论补充了景观评价所缺乏的对主体审美情感及其性质的把握,用精神道德的尺度把握住了审美情感。
曹杨牧语
关键词:景观美学接受美学SD法
基于接受美学理论的鲁迅作品教学策略
2024年
接受美学起源于阐释学,它的主要观点是读者中心、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他的基础理念是以读者为焦点,即将他们视为阅读的重要参与者,也就是把读者放在文本阅读的主要位置,这与当今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不谋而合的。鲁迅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现实性,一直是语文教材中不可或缺的篇目,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长久以来对于鲁迅作品的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从接受美学理论入手,探寻语文阅读教学中鲁迅作品教学存在的问题和策略,对语文阅读教学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张傲兰姜亭亭
关键词:接受美学鲁迅作品教学策略
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英语文学翻译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翻译活动是一个“翻译→作品→读者”的线性接受过程,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读者的接受。从接受美学理论来看,文本意义的实现在于信息接受者的期待视野。基于接受美学理论视角的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活动,应关照读者的“期待视野”,关注“未定点”,聚焦如何实现“视野融合”,如此才能有效解决翻译过程中语言和文化的接受性问题,为翻译理论和实践研究拓展空间。
游瑞娇
关键词:接受美学理论英语文学翻译策略
基于接受美学理论的大学生美育实施策略
2024年
接受美学理论强调基于观赏者阅读实践体验为中心以实现文艺作品阅读和欣赏的审美、娱乐和教化功能,这个过程既是文艺作品的内蕴得以填充并实现其生命力过程,也是读者获得审美体验而人性趋于完满的过程。本文从接受美学理论角度剖析当代高校美育实施的现状,针对其中普遍存在的共性不足,提出以大学生审美体验为中心,调整美育课程链占比,增强大学生美育主动性,创新美育开展形式,丰富美育活动内容,健全美育评价体系等实施策略,以提高审美教育的有效性。
刘浔
关键词: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理论对大学音乐鉴赏教学的启示
2024年
接受美学”理论这一概念在20世纪60年代由欧洲国家所提出,是西方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方法变革的产物。对该理论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分析与研究,会清楚地认识到接受美学理论接受主体呼应,为艺术文学创作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持。接受美学理论可以为大学开展音乐鉴赏教学活动提供真实有效的帮助,对提高大学音乐鉴赏教学水平与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此,如何将接受美学理论应用在大学音乐鉴赏教学中成为教师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基于此,本文简单阐述接受美学理论的概念和大学音乐鉴赏教学内容,总结接受该理论对大学音乐鉴赏教学的启示,以期为大学音乐鉴赏教学活动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提供借鉴。
余润爽
关键词:接受美学理论大学教学音乐鉴赏教学启示
从“乐者乐也”谈《乐记》的接受美学思想
2024年
《乐记》除审美功能外更多被赋予本体以外的特殊内涵。儒家将“乐”与人的心性、社会发展密切相连,赋予“乐”深刻的伦理道德内涵与社会教化功能,使其蕴涵了丰富的接受美学思想,并从文本、创作主体及读者之维提出了不同的审美要求与期待视野。作为音乐文本其形式应突显“和”与“简”的特性,其内容需符合“礼”与“仁”的道德标准。作为创作主体首先要“明道”,其次如“圣人”般具有至善至美的人格品质,人心和美才能创作出美妙的音乐;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应以“君子”为榜样,通过礼乐相济涵养性情,克制私欲,通达“乐者乐也”的精神审美之境,继而推己及人,实现对民众教化的目的,人心美善社会自然安定和谐,这也是《乐记》接受美学思想之根本所在。
杨阳
关键词:《乐记》接受美学审美期待

相关作者

窦可阳
作品数:50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接受美学 思维 《易传》 周易 庄子
白宪娟
作品数:24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庄子》 接受美学 《诗经》研究 《诗经》 明初
陈金莲
作品数:15被引量:70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
研究主题:接受美学 生态翻译学 多模态语篇 外语教学 翻译策略
苗宁
作品数:35被引量:172H指数:5
供职机构:南阳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接受美学 翻译 片名 美学视角 英文电影
闫娟
作品数:33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高职院校 接受美学 商务英语 高职商务英语 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