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69篇“ 排卵治疗“的相关文章
女性不孕促排卵治疗的效果初步观察与探讨
2024年
观察探讨女性不孕促排卵治疗中不同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0例女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均给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B组给予枸橼酸氯米芬+尿促性素治疗,对比两组促排卵治疗效果。结果 用药后,两组的卵泡发育及增长情况均有所改善,B组的优势卵泡数量、卵泡早期和晚期生长速度分别为(2.62±0.47)个/周期、(1.78±0.34)mm/d、(2.91±0.57)mm/d,整体优于A组的(2.03±0.54)个/周期、(1.32±0.26)mm/d、(2.28±0.63)mm/d;排卵成功率(82.50%)显著高于A组(52.50%),P<0.05。结论 使用药物可有效治疗女性不孕,通过枸橼酸氯米芬+尿促性素联合用药,能够显著提升卵泡发育效果,促进排卵成功,增加女性的受孕几率。
韦雅
关键词:女性不孕促排卵治疗枸橼酸氯米芬尿促性素
不同预处理方案联合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症的效果
2024年
目的:分析不同预处理方案联合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致不孕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东莞东华医院生殖医学科收治的PCOS致不孕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在促排卵治疗前,对照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二甲双胍进行预处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肌醇进行预处理。比较两组血清性激素水平、周期排卵率及妊娠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睾酮、黄体生成素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促卵泡刺激素、雌二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周期排卵率高于对照组(P=0.003)。观察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02)。结论: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肌醇预处理在PCOS所致不孕症患者中的疗效较好,相比联合二甲双胍预处理效果更佳,可降低睾酮、黄体生成素水平,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
李琼冯兰青陈翠娜王敏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促排卵肌醇二甲双胍
排卵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中的应用
2024年
探讨促排卵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以来我院收治的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2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35例,对照组接受促排卵治疗,研究组接受促排卵治疗联合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妊娠成功率、内分泌及糖代谢指标情况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生活质量较高(P<0.05);干预前两组FPG、FINS及HOMA-IR等指标水平比较并无任何区别(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研究组FINS、HOMA-IR等指标水平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妊娠成功率较高(P<0.05);干预前两组T、LH及FSH等指标水平比较并无任何区别(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研究组T、LH及FSH等指标水平较低(P<0.05)。结论 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接受促排卵治疗联合护理干预能发挥出理想效果,能促进患者糖代谢、内分泌状况改善,使妊娠成功率大幅提升,还能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可推广使用。
黄丹曾海琴刘月婷赵桂林
关键词:促排卵治疗护理干预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妊娠率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血清miR-363-3p表达与促排卵治疗后临床妊娠的关系
2024年
目的 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血清miR-363-3p表达变化,探讨其与促排卵治疗后临床妊娠的关系。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PCOS不孕患者115例为PCOS组,同期无PCOS男方因素不孕患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组入院次日血清miR-363-3p相对表达量;比较2组年龄、体质量指数、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性激素、抗米勒管激素、血脂等临床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PCOS患者miR-363-3p相对表达量与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性激素、抗米勒管激素、血脂等的相关性。115例PCOS患者均给予规范化促排卵治疗3个周期,67例临床妊娠者为妊娠组,48例受孕失败者为未妊娠组,比较妊娠组与未妊娠组年龄、体质量指数、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性激素、抗米勒管激素、血脂、miR-363-3p相对表达量等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治疗后临床妊娠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 (1)PCOS组胰岛素抵抗指数(2.86±0.58)、空腹胰岛素[(25.63±2.51)mu/L]、促黄体生成素[(14.20±3.49)u/L]、卵泡刺激素[(8.32±1.47)u/L]、睾酮[(0.75±0.21)μg/L]、催乳素[(14.85±2.69)μg/L]、孕酮[(1.21±0.41)nmol/L]和抗米勒管激素[(9.54±2.46)μ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92±0.41、(12.40±1.24)mu/L、(5.63±0.74)u/L、(5.74±1.05)u/L、(0.42±0.14)μg/L、(10.32±3.51)μg/L、(0.75±0.36)nmol/L、(3.68±1.58)μg/L](P<0.05),雌二醇[(106.41±26.47)pmol/L]水平和miR-363-3p相对表达量(0.46±0.09)均低于对照组[(163.58±32.51)pmol/L、1.00±0.18](P<0.05),年龄、体质量指数、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S不孕患者miR-363-3p相对表达量与空腹胰岛素(r=-0.753,P<0.001)、胰岛素抵抗指数(
董蕾史天云余进松王志刚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代谢紊乱促排卵治疗临床妊娠
排卵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中的应用及妊娠结局影响
2024年
分析促排卵治疗+护理干预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中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观察2023年1月1日-2024年1月25日间生殖中心收治的256例肥胖型PCOS不孕患者,随机分组,各128例。对照组行护理干预,观察组行促排卵治疗联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促排卵治疗联合护理干预的实施,使肥胖型PCOS不孕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好转,更好的促进排卵,使妊娠成功率增加,效果显著。
陆芳方倩
关键词:促排卵治疗不孕
血清lncRNA-XIST、lncRNA-MALAT1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胰岛素抵抗及促排卵治疗后妊娠结局的关联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lncRNA-XIST、lncRNA-MALAT1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胰岛素抵抗及促排卵治疗后妊娠结局的关联性。方法招募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于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促排卵治疗的125例PCOS不孕症患者(PCOS不孕症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女性125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lncRNA-XIST、lncRNA-MALAT1水平及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血清lncRNA-XIST、lncRNA-MALAT1水平与HOMA-IR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PCOS不孕症患者促排卵治疗后妊娠结局的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COS不孕症组血清lncRNA-XIST水平及HOMA-IR较高,lncRNA-MALAT1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MA-IR与血清lncRNA-XIST水平呈正相关(r=0.689,P<0.001),与血清lncRNA-MALAT1水平呈负相关(r=-0.771,P<0.001)。PCOS不孕症患者经促排卵治疗后累积临床妊娠率为43.20%(54/1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的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比值[OR(95%CI)=1.121(1.005~1.278)]和血清lncRNA-XIST水平[OR(95%CI)=1.252(1.014~1.449)]是促进PCOS不孕症患者治疗后未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较高的血清抗米勒管激素(AMH)水平[OR(95%CI)=0.518(0.348~0.771)]、lncRNA-MALAT1水平[OR(95%CI)=0.394(0.238~0.652)]是促进PCOS不孕症患者治疗后获得妊娠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PCOS不孕症患者血清lncRNA-XIST呈高表达,lncRNA-MALAT1呈低表达,且两个指标水平与胰岛素抵抗、促排卵治疗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
雷金梅冯玉环张鸥高商陈薇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胰岛素抵抗
宫腹腔镜联合药物促排卵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药物促排卵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6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采用宫腹腔镜联合尿促卵泡素治疗)、B组(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来曲唑治疗)和C组(采用宫腹腔镜治疗),每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卵巢功能指标、术后受孕时间、妊娠率、流产率、分娩率、畸形胎儿率。【结果】A组、B组、C组治疗后卵巢功能指标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A组治疗后LH、FSH、E_(2)水平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治疗后LH、FSH、E_(2)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5)。A组、B组、C组妊娠率分别为85.00%、75.00%、55.00%,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受孕时间均短于B组、C组(P<0.05);B组术后受孕时间短于C组(P<0.05)。A组、B组、C组流产率分别为5.88%、6.67%、27.27%,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分娩率分别为94.12%、93.33%、72.73%,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畸形胎儿率分别为0、0、9.09%,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药物促排卵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可有效改善卵巢功能,提高妊娠率、分娩率,降低流产率,但相对于来曲唑治疗,宫腹腔镜联合尿促卵泡素治疗方案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孙海云赵通胡玉宏孟缓缓唐琳毛宝红
关键词:宫腔镜检查
两种促排卵方案对门诊诱导排卵治疗的临床研究
2023年
目的比较两种促排卵的方案对门诊诱导排卵治疗的临床疗效,探索诱导排卵的规范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宜春市妇幼保健院门诊进行诱导排卵治疗的266例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诱导排卵方式分为固定给药组(采用固定给药诱导排卵治疗)139例(139周期)和传统给药组(采用传统给药诱导排卵治疗)127例(127周期)。比较两组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素(HCG)扳机日子宫内膜厚度、排卵效果、周期取消率、临床妊娠率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结果固定给药组患者HCG扳机日子宫内膜厚度大于传统给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给药组周期取消率低于传统给药组,排卵率高于传统给药组,直径≥1.4 cm卵泡数量多于传统给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给药组临床妊娠率高于传统给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多胎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给药方案可以降低诱导排卵的周期取消率,安全有效地提升患者排卵率和妊娠率。
彭伟李清刘珍段超群邓星韩艳
关键词:诱导排卵排卵率妊娠率
陆智义分期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经验被引量:1
2023年
陆智义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以肾虚为本,脾、肝功能失调为辅,导致水湿及脂质代谢异常,痰湿、血瘀为患。卵巢局部痰瘀集聚,气血流通受阻,肾精不能布达,卵子发育障碍,痰瘀阻滞胞宫,导致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形成。结合西药促排卵周期分期论治方法:孕前期以纠正偏颇体质,改善代谢为治疗原则,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加强运动及饮食控制改善体质,中医辨证论治以补肾健脾,祛痰化瘀为法,重视调节脾胃、调达肝木、痰瘀同治;卵泡期以输布肾精,涵养卵泡为原则;排卵期活血通络促排为原则,自创“散寒祛湿散”穴位贴敷辅助促排卵;黄体期补阳健黄促孕为原则;月经期理气排浊调经为原则;分期论治疗可以提高患者排卵率及妊娠成功率。
陆眉亚毛利云杨艳琳吴丹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不孕临证经验
排卵治疗对供精人工授精子代性别比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促排卵治疗及不同促排卵方案对供精人工授精(AID)子代性别比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AID助孕,单胎妊娠并活产新生儿的1346例患者资料。纳入研究的患者按是否接受促排卵治疗分为自然周期(NC)和促排卵周期(OI);OI组依据促排卵方案的不同进一步分为枸橼酸氯米芬(CC)组,CC联合人尿促性素(CC+hMG)组、来曲唑(LE)组和LE+hMG组。比较NC组与OI组及OI组4个亚组的子代性别比的差别。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分析促排卵治疗及促排卵方案对AID子代性别比的影响。结果:AID子代性别比为108.0。OI组(108.2)与NC组(107.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个亚组AID子代性别比(107.9、109.8、105.3、109.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促排方案对AID子代性别比无影响(OR=1.00,95%CI 0.929~1.073)。结论:AID助孕技术中促排卵治疗和促排卵方案未显示出对子代性别比的影响。
张丽曹翠娟王雪莹郭旭芳张婷张欣程蕊梁俊霞葛丽娜马静
关键词:促排卵子代性别比

相关作者

李洁
作品数:117被引量:657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降调节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曹缵孙
作品数:128被引量:723H指数:14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瘦素 宫颈粘液
任海琴
作品数:24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沈阳东方集团菁华医院
研究主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囊胚 胚胎移植 妊娠 安全性
孙淑杰
作品数:9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东方集团菁华医院
研究主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成功分娩 IVM 超促排卵治疗 临床效果观察
李艳萍
作品数:114被引量:670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
研究主题:辅助生殖技术 胚胎移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容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