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15篇“ 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文章
一氧化氮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一氧化氮(NO)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3年12月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00例PPHN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给予NO吸入治疗)和观察组(10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西地那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气指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内皮素-1水平、缺氧诱导因子-1α水平、肺动脉收缩压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舒张早期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舒张晚期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短轴缩短率、右室射血分数、左室射血分数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O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PPHN的效果良好,可改善患儿血气指标、血清学指标及心功能。
吴德龄
关键词: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一氧化氮西地那非
曲前列尼尔联合西地那非与容量保证的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观察
2025年
目的探讨曲前列尼尔联合西地那非与容量保证的高频振荡通气(HFOV-VG)对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4年5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收治的88例足月PPHN患儿,随机分为Tre组(接受曲前列尼尔治疗并进行HFOV-VG,n=44)和联合组(接受曲前列尼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的同时进行HFOV-VG,n=44),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体循环指标和循环[体循环血压(SBP)、肺动脉内径(PA)、肺动脉收缩压(SPAP)、肺动脉舒张压(DPAP)]、心功能指标[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左室舒末期内径(LVEDd)]、血清因子指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不规则趋化因子(FKN)、高迁移率组蛋白B1(HMGB1)、内皮素-1(ET-1)、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机械通气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Tre组的总有效率为79.55%,联合组的为95.45%,联合组的总有效率相对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PA、SPAP、DPAP、LVEDd均低于Tre组,EF、FS均高于Tre组;联合组的ACE2高于Tre组,FKN、HMGB1、ET-1、NT-proBNP水平低于Tre组(P<0.05);联合组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Tre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前列尼尔联合西地那非与HFOV-VG治疗儿童PPHN疗效显著,能改善患儿心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和心肌损伤。
胡娜张珂郭小婉
关键词: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儿西地那非
新生儿早发败血症合并持续性肺动脉高压风险的预测模型建立及验证
2025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早发败血症(early-onset sepsis,EOS)合并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PPHN)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疾病预测模型。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7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新生儿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新生儿早发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R语言以7∶3比例将数据集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根据是否存在PPHN分为PPHN组和无PPHN组。在训练集使用单因素分析、LASSO回归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新生儿早发败血症合并PPHN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评估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能和拟合优度,并绘制模型列线图进行可视化风险预测。结果共纳入171例新生儿早发败血症患儿。训练集120例,其中败血症合并PPHN组40例,无PPHN组80例;测试集51例,其中败血症合并PPHN组16例,无PPHN组35例。结果显示妊娠期高血压(OR=4.894,95%CI 1.022~23.437)、男(OR=5.259,95%CI 1.346~20.544)、白细胞介素6升高(OR=1.018,95%CI 1.011~1.026)、转化生长因子β1升高(OR=1.002,95%CI 1.001~1.004)是新生儿早发败血症合并PPH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及测试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5(95%CI 0.857~0.973)和0.922(95%CI 0.844~0.995)。界值为0.388时,训练集的敏感度为85.0%,特异度为88.7%;测试集的敏感度为82.4%,特异度为88.2%。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男、白细胞介素6升高、转化生长因子β1升高是新生儿早发败血症合并PPHN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有助于临床医生早期识别新生儿早发败血症发生PPHN的高危患儿。
朱巧棉张慧平王晓林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PPHN
吸入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中应用吸入一氧化氮(NO)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21年1月—2023年12月铜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PPHN患儿中选择7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接受对症处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观察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联合吸入NO治疗。对比两组氧供状态,统计两组临床治疗效率和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水平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氧疗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且肺动脉压力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PHN患儿中应用吸入NO治疗,可改善其血氧状态,加快呼吸困难症状缓解速度,降低肺动脉压力,缩短治疗和住院时间,增强治疗效果。
周明军杨丹刘涛
关键词: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吸入一氧化氮
NO应用于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4年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是新生儿期常见的危重疾病,死亡率高达20.6%。目前针对PPHN的药物治疗主要以血管扩张剂为主,一氧化氮(NO)作为选择血管扩张剂,成为治疗新生儿PPHN的首选药物,但是NO同样具有一定局限。本研究主要是针对NO治疗新生儿PPHN的优劣势,以及联合其他药物在治疗新生儿PPHN的临床效果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综述。
蔡冬霍开明
关键词: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一氧化氮联合用药
L-瓜氨酸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潜在价值
2024年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是新生儿期的一种常见急危重症,以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和低氧血症为特征,病死率较高。公认的治疗方法除呼吸机支持有效通气外,还需要应用血管扩张药物,如吸入一氧化氮、西地那非等,各有其优势。近年来,L-瓜氨酸作为一种治疗选择,在PPHN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本文旨在探讨L-瓜氨酸治疗PPHN方面的可能潜力,从治疗机制、药代动力学、研究现状和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综述。
杨星月钟隽镌许芳叶秀桢
关键词: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4年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一类恶进行血管疾病,病情持续进展引发患儿呼吸受限、低氧血症,最终导致右心衰竭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而存活的患儿也常留有其他系统的后遗症,长期影响其生活质量。现就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进展展开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及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禚月鲍霞庄贺石金虎
关键词: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病理生理机制药物治疗
肝素钠辅助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宋丽艳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
胡泽杭
D-二聚体水平升高与继发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关系探讨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与继发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6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100例诊断为肺动脉高压(PH)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心房和/或动脉导管水平血液是否存在右向左分流或双向分流,或室间隔是否向左侧凸起,分为PPHN组(33例)和PH组(67例),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法检测所有受试儿血浆D-二聚体浓度,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分析D-二聚体水平与其肺动脉收缩压(PASP)的关系,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D-二聚体水平预测PPHN的价值,并对PPHN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PPHN组患儿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PH组[5421.25(3311.23,8079.45)µg/L比2799.14(2253.28,3589.12)µ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67,P<0.001),且D-二聚体水平与PASP呈正相关(r=0.671,P<0.001)。用D-二聚体水平预测PPHN的曲线下面积为0.788(P<0.001),当约登指数最大为0.518时,D-二聚体水平截断值为3770.265µg/L,其预测PPHN发生的灵敏度为0.727,特异度为0.7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D-二聚体水平>3770µg/L、酸中毒(pH<7.2)、HCO_(3)^(-)≤18 mmol/L及血乳酸>3 mmol/L均是PPH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D-二聚体水平异常升高可能是引起或促进继发PPHN发生的重要因素。
白波陈波李广洪罗惠玲黄学良李菲
关键词: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右向左分流曲线下面积秩和检验

相关作者

谷强
作品数:114被引量:475H指数:12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
研究主题:儿童 大叶性肺炎 新生儿 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儿科
杜立中
作品数:406被引量:3,086H指数:2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早产儿 婴儿 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马克涛
作品数:225被引量:487H指数:9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平滑肌细胞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CX43 DRG神经元 背根神经节
杜岚岚
作品数:31被引量:278H指数:9
供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高流量 呼吸窘迫综合征 极低出生体重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
梁树
作品数:13被引量:155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激光光凝术 持续肺动脉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