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58 篇“ 护理标准 “的相关文章
产教融合与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职护理 标准 化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以“基础护理 技术”课程为例 2024年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而数字化通过数字技术全面赋能职业教育。标准 化是经过培训,能恒定、逼真复制的过程,标准 化已被广泛用于国内外的医学教育和护理 教育中。基于以上背景,对高职护理 专业核心课程“基础护理 技术”进行改革与创新,通过学情分析,构建“三域三阶四贯穿”教学模式,即“虚拟-模拟-真实”病房学习场+“自学熟悉-助学熟练-活学应用”+“职场-任务-思政-评价”贯穿,改革成果获省级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和职教金课,课程改革模式具有推广价值。 刘萍关键词:教育数字化 高职护理专业 基础护理技术 中西医结合护理 标准 化体系在急诊科的构建与应用 2024年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护理 标准 化体系在急诊科的构建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医院急诊科于2022年1月构建中西医结合护理 标准 化体系,将2021年设为实施前,将2022年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急诊科在基础护理 、分级护理 、安全护理 、健康教育、环境管理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急诊科的不良护理 事件发生率为2.00%,显著低于实施前的11.00%(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 服务的满意度为100.00%,显著高于实施前的92.00%(P<0.05)。结论:构建急诊科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标准 化体系能够显著提升护理 管理质量,减少了急诊科不良护理 事件的发生率,改善了患者对急诊科护理 服务的满意度评价。 余旭明关键词:急诊科 护理管理 中西医结合 护理质量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核心护理 标准 化语言的构建 2024年 目的构建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核心护理 标准 化语言,为规范临床护理 记录提供参考。方法聚焦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护理 ,通过文献检索、回顾医院护理 记录及专家咨询确定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核心护理 诊断,通过“国际北美护理 诊断协会分类(North American Nursing Diagnosis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NANDA-Ⅰ)、护理 措施分类(Nursing Interventions Classification,NIC)、护理 结局分类(Nursing Outcomes Classification,NOC)”(简称NNN链接)初步筛选核心护理 诊断所匹配的核心护理 结局、护理 指标及核心护理 措施、护理 活动,邀请21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进行修订完善,最终形成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核心护理 标准 化语言。结果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核心护理 标准 化语言包括6项护理 诊断、11项护理 结局(52项护理 指标)、15项护理 措施(126项护理 活动)。结论本研究构建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核心护理 标准 化语言符合我国国情、文化背景、语言理解及临床实践,具有专业性、科学性,有利于实现护理 语言的标准 化,提升糖尿病专科护理 质量。 靳荣秀 郭晶晶 刘素琼 彭卫群关键词:糖尿病 护理诊断 基于CiteSpace V中国护理 标准 作业流程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中国护理 标准 作业流程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 以期为临床护理 工作提供借鉴。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网、维普期刊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 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0月20日。借助CiteSpace V及VOS viewer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年度发文量、作者、期刊、机构、关键词进行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744篇文献, 发表年限为2001~2022年。2001~2020年年度发文量呈上升趋势, 2020年达到峰值为122篇, 随后年度发文量有所下降。发文量排名前19位的研究机构多为高校的附属医疗机构。作者机构合作图谱的网络密度大小为0.004, 机构间合作关系不明显。研究热点围绕急诊科、消毒供应中心、重症监护室等科室展开, 近年来并发症护理 及慢性病的护理 也受到广泛关注。结论中国护理 标准 作业流程(SOP)的研究逐渐成熟, 研究热点贴合临床实际, 研究力量集中在高校附属医疗机构, 机构间合作有待加强。相关学者应加强多地区、多中心合作, 对护理 SOP展开更深入的探讨。 马涛洪 王亚莉 王秋菊 刘幸 冯可欣关键词:护理 可视化分析 静脉治疗护理 标准 流程在乳腺癌护理 中的作用 2024年 探讨静脉治疗护理 标准 流程在乳腺癌护理 中的作用。方法 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50例乳腺癌静脉治疗患者,结合护理 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 为对照组,静脉治疗护理 标准 流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 前后不良情绪、睡眠质量、疼痛评分、满意度、并发症率。结果 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 静脉治疗护理 标准 流程用于乳腺癌静脉治疗临床护理 效果确切。 庄旭 孙清彬关键词:静脉治疗 经典原位肝移植手术护理 标准 作业程序的构建及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经典原位肝移植手术护理 标准 作业程序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12月在我院行经典原位肝移植手术的1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22年8月—2023年4月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手术期间为其实施常规手术护理 ;将2023年5—12月4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手术期间为其实施护理 标准 作业程序。比较2组术前准备完善率、术中低体温发生率、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手术医生满意度。结果护理 标准 作业程序的实施提高了术前准备完善率和手术医生满意度,降低了术中低体温和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结论实施经典原位肝移植手术护理 标准 作业程序,不仅提高了手术配合的规范性、标准 化,也提高工作效率与护理 质量,对临床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杨小慧 陈金鑫 李恋 胡阳 石慧 方千惠 李莎 顾劲扬关键词:手术护理 经典原位肝移植 前列腺剜除术后持续膀胱冲洗病人护理 标准 作业程序的构建及应用 2024年 目的:构建前列腺剜除术后持续膀胱冲洗病人的标准 作业程序(SOP),将其应用于临床并评价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12月于我院泌尿外科住院的行前列腺剜除术的82例病人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 ;选取2022年7月—8月行前列腺剜除术的55例病人为试验组,采用构建的前列腺剜除术后持续膀胱冲洗病人的标准 作业程序(SOP)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膀胱冲洗液体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再次留置尿管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病人的膀胱冲洗液体量、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的再次留置导尿管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冲洗时应用SOP可改善前列腺剜除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质量,节约医疗成本,加快床位周转,提升病人满意度。 刘春香 王芳 孙红玲 李惠萍 邹丽芳 邱玲 朱玮 刘永达关键词:前列腺剜除术 膀胱冲洗 并发症 满意度 护理 伤口门诊慢性伤口护理 标准 化流程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研究伤口门诊当中对存在慢性伤口的患者实施标准 化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伤口门诊接受治疗的110例存在慢性伤口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22年4月至2022年9月期间接受常规换药流程干预的患者分为对照组(57例),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期间接受标准 化流程干预的患者分为观察组(53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 前后的伤口Bates-Jensen评分、疼痛程度评分、创面愈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创面完全愈合率、总满意度。结果护理 后,观察组的伤口Bates-Jensen评分、疼痛程度评分低于本组护理 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 后,观察组的伤口Bates-Jensen评分、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口门诊对患者实施标准 化流程护理 ,可以对伤口的愈合产生积极促进作用,减轻疼痛,减少不良反应,使伤口完全愈合率及患者满意度得到同步提升。 何琴 赵蓓 胡庆霞 胡燕 丁琳 刘雪飞 刘淑华 杨立文关键词:慢性伤口 疼痛 愈合 肺移植围手术期护理 标准 作业程序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 探讨标准 作业程序在肺移植手术配合与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手术时间将120例肺移植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手术护理 配合;观察组制定肺移植手术护理 配合标准 作业程序,对护士进行专项培训,在手术配合过程中按照肺移植手术护理 配合标准 作业程序进行手术配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医生满意度及护理 缺陷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手术医生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器械用品管理不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标准 作业程序的实施,可提高肺移植手术配合的规范性,提高手术配合护理 质量及医生满意度。 徐海英 刘筱凌 盛玲 杭洁 秦佳楠关键词:肺移植 手术室 手术配合 手术时间 护理缺陷 麻醉恢复室护理 标准 作业流程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构建麻醉恢复室护理 标准 作业流程体系,指导麻醉恢复室护士高效率、同质化进行临床护理 工作。方法:基于文献研究法、半结构化访谈法拟定麻醉恢复室护理 标准 作业流程体系初稿,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函询后确定麻醉恢复室护理 标准 作业流程体系。结果:共进行了3轮专家函询,专家积极程度分别为88.24%、100.00%、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70,0.794,0.817,专家意见的Kendall和谐系数分别为0.210,0.248,0.268(均P<0.05)。最终形成的麻醉恢复室护理 标准 作业流程体系包含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22项、三级指标97项。结论: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麻醉恢复室护理 标准 作业流程体系科学、可靠,可为麻醉恢复室护士连续性、同质化的实施临床护理 工作提供参考。 王亚莉 马涛洪 朱潇玲 刘幸 冯可欣关键词:麻醉恢复室 护理 德尔菲法
相关作者
金静芬 作品数:252 被引量:2,739 H指数:30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预检分诊 急诊 护士 急救 丁炎明 作品数:161 被引量:2,651 H指数:2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护士 护理 护理管理 专科护士 循证护理 高艳红 作品数:123 被引量:687 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老年 红细胞免疫 免疫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应激 刘霞 作品数:14 被引量:7 H指数:2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口腔科 撑开 功能块 口唇 漱口水 冯素文 作品数:156 被引量:1,270 H指数:19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妇科 化疗 妇科肿瘤 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