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03篇“ 抗阻力训练“的相关文章
- 有氧运动联合抗阻力训练对中年男性健身效果影响分析以加壹合健身俱乐部为例
- 2024年
- 在健康中国、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本文以加壹合健身俱乐部40名35-45岁中年男性为调查和研究对象,将抗阻训练、有氧运动、有氧联合抗阻三种训练方法运用到为期三个月的一对一私教训练中,并对受试者训练前和训练后的体重、体脂、臂围、腰围、臀围、腿围等形态学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安静心率等心肺机能指标,以及卧推、深蹲肌肉力量与耐力、站立体前屈柔韧等素质指标进行测试。在此数据采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比较与论证。结果表明:三种不同方式中,有氧运动联合抗阻力训练方法对中年男性健身效果的影响最佳。该结果可为健身俱乐部采用不同训练方式实现最佳健身效果提供参考。
- 王聪唐文杰
- 关键词:抗阻力训练有氧运动中年男性
- 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托举技能的抗阻力训练研究
- 2024年
- 托举动作作为技巧啦啦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表演的整体得分和观赏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探究抗阻力训练对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托举动作的影响,选取某职业学院40名啦啦操底座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2周的抗阻力训练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卧推尖子和肋木推尖子力量显著提高,分别增长15.17%和15.14%,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5.47%和7.56%).在核心力量方面,实验组的提升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显著.
- 周航
- 关键词:技巧啦啦操抗阻力训练
- 抗阻力训练联合CCT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抗阻力训练联合计算机化认知训练(CCT)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MCI)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5月~2023年5月深圳市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MCI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CCT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抗阻力训练,对比两组认知功能、神经营养因子、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oCA评分、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SE、BDN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阻力训练联合CCT治疗能够改善脑卒中MCI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 李爱东黄敏温镇辉张钰何淑桢毛海灵
- 关键词:抗阻力训练脑卒中
- 早期抗阻力训练对冠脉搭桥术患者术后康复进程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早期抗阻力训练对冠脉搭桥术患者术后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行冠脉搭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运动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抗阻力训练干预,两组均持续干预7 d。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6 min内步行距离]、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机体功能状态[机体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及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6 min内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LVEF、SAQ评分、SF-36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抗阻力训练可促进冠脉搭桥术患者术后恢复,加速患者康复,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康磊陈蓉蓉
- 关键词:抗阻力训练冠脉搭桥术
- 针刺联合颈部抗阻力训练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颈部抗阻力训练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骨伤科及门诊收治的颈型颈椎病患者7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颈部抗阻力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加颈椎牵引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疼痛、临床症状评分、复发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临床控制率明显低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4 d及6个月疼痛、临床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6个月随访,两组复发率相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颈部抗阻力训练治疗对减轻颈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疼痛,改善临床症状效果较好,且安全性高,疗效稳定,复发率低,值得重视及推广。
- 宋雪李辉杨大伟
- 关键词:颈型颈椎病针刺颈椎牵引
- 易筋经和离心性抗阻力训练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对比研究
- 1目的2型糖尿病是一种与生活方式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运动在这一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然而,由于不同运动干预方式疗效的不同,尚不清楚这些运动方式效果的具体差异,尤其是易筋经和离心性抗阻力训练的区别。本研究采用传统健身功法...
- 刘超
- 关键词:易筋经
- 抗阻力训练个性化护理对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探讨
- 2024年
- 探讨抗阻力训练个性化护理对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 时间设置为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实验样本制定为70例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70例乳腺癌患者分组,其中35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组成常规组,另外3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抗阻力训练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患者组成研究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差异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效果更佳(p<0.05),其中包括: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疼痛感等。结论 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而言,应给予其抗阻力训练个性化护理干预,这有助于改善其睡眠质量以及心理状态,对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及减轻疼痛具有积极影响。
- 杨英
- 关键词:抗阻力训练个性化护理乳腺癌
- 抗阻力训练+阶段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及上肢功能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研究抗阻力训练联合阶段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以及上肢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院内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40)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40)实施抗阻力训练联合阶段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上肢淋巴水肿程度、上肢功能优良率、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后心理资本状态评分、上肢感染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上肢淋巴水肿程度、生活质量评分、心理资本状态评分对比(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肢淋巴水肿程度、生活质量评分、心理资本状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上肢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上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通过抗阻力训练联合阶段性护理,可改善上肢淋巴水肿,提升患者上肢功能。
- 罗帆汪曲兴陈超
- 关键词:抗阻力训练阶段性护理乳腺癌上肢淋巴水肿上肢功能
- 切脉针刺联合下颏抗阻力训练对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切脉针刺联合下颏抗阻力(CTAR)训练对鼻咽癌(NPC)放疗后吞咽障碍(SD)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NPC放疗后SD患者随机分为CTAR训练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训练,在此基础上,CTAR训练组患者给予CTAR训练干预,联合组患者给予切脉针刺联合CTAR训练干预,两组干预周期均为4周。干预前后,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WST)分级情况和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分;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水平,评价患者的营养状况;比较两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采用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1)干预后,两组患者的WST分级情况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联合组患者的WST分级情况优于CTAR训练组(P<0.05)。(2)干预后,两组患者的VFSS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联合组患者的评分高于CTAR训练组(P<0.05)。(3)干预后,两组患者的ALB、PA水平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联合组患者的ALB、PA水平高于CTAR训练组(P<0.05)。(4)在干预4周内,联合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为3.33%,CTAR训练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为26.67%,联合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明显低于CTAR训练组(P<0.05)。(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WAL-QOL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联合组患者的评分高于CTAR训练组(P<0.05)。结论:切脉针刺联合CTAR训练干预NPC放疗后SD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和营养状况,有效降低误吸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胡志伟谷晓娟王一平蒋玥段腾迟福荣柏丽丽
- 关键词:鼻咽癌放疗吞咽障碍吞咽功能
- 观察在老年男性肌少症治疗中采取膳食营养干预+抗阻力训练服务对营养水平的影响
- 2024年
- 分析针对老年肌少症患者,联合应用膳食营养干预+抗阻力训练服务的临床有效机制。方法 限定时间:2023.01-2023.12;限定对象:老年肌少症患者;研究方法:常规护理、膳食营养干预+抗阻力训练服务。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分析组干预后活动相关指标及心室相关指标水平均较参比组佳(P<0.05)。分析组干预后机体营养指标水平(TRF、 ALB、 PAB)较参比组佳(P<0.05)。分析组干预后效果较参比组佳(P<0.05)。结论 针对老年肌少症患者,联合应用抗阻力训练服务+膳食营养干预利于其营养指标、心室相关指标及日常活动能力指标的改善,可推广。
- 陈倩
- 关键词:日常生活能力营养指标
相关作者
- 梁成军

- 作品数:34被引量:102H指数:6
-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抗阻力训练 数据挖掘 技战术 肌肉 冰雪
- 马继政

- 作品数:89被引量:383H指数:17
- 供职机构:南京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生理性适应 骨骼肌 超声心动图 运动性 血小板反应素
- 彭莉

- 作品数:113被引量:538H指数:14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营养状况 META分析 肠道菌群 青少年
- 唐量

- 作品数:69被引量:337H指数:12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自由基代谢 芦荟 跑台 小鼠 MYOSTATIN
- 王梅香

- 作品数:57被引量:203H指数:9
- 供职机构:江苏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生活质量 淋巴水肿 乳腺癌患者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