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37篇“ 抗脑缺血“的相关文章
转录组测序分析黄连总碱脑缺血的作用机制
2025年
背景: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连及其成分对脑缺血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基于网络药理学和转录组测序探究黄连总碱脑缺血的作用机制。目的:在明确黄连总碱对脑缺血大鼠保护作用的基础上,基于网络药理学和转录组测序技术探讨黄连总碱干预脑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阳性药物组和黄连总碱组,后3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中动脉阻塞的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不插入线栓,其余手术操作相同。通过TTC染色、Longa 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苏木精-伊红染色、尼氏染色评价黄连总碱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对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黄连总碱组大鼠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基因本体论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分析以及转录组学与网络药理学关联分析,阐明黄连总碱干预脑缺血的作用特点,最后通过ELISA检测及免疫荧光染色对黄连总碱干预脑缺血的关键靶点进行验证。结果与结论:①黄连总碱可降低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Longa 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梗死面积,增加神经元、尼氏小体数目;②黄连总碱治疗后差异表达基因的基因本体论功能富集分析包括炎症反应、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级联的正调控等生物学过程;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主要涉及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环磷腺苷信号通路等通路;③转录组分析发现黄连总碱主要调控的基因有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瞬间受体电位A1等;④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黄连总碱中9个成分可能通过87个成分靶点关联到过氧化物合酶2、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瞬间受体电位A1而发挥作用;⑤ELISA检测及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进一步证实,黄连总碱调控缺�
田良良周瑞曹光昭张晶晶
关键词:黄连总碱脑缺血转录组测序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丹参-红花配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进展
2024年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是指当脑缺血一定时间再恢复血液供应后,其功能未恢复,反而导致更加严重的功能障碍。CIRI是缺血卒中的共同特征和病理生理机制,其主要通过神经元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增强、氧自由基损伤、钙超载、炎症反应以及细胞凋亡等途径造成神经细胞损伤。当前,现代医学防治CIRI的重要手段是静脉溶栓。然而,CIRI具有发病急、治疗时间窗短、预后差的特点,治疗手段具有局限性。中药丹参-红花配伍具有CIRI的作用,临床疗效较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促进血管新生、细胞凋亡等效应。本综述以血管稳态为切入点,总结了中药丹参-红花配伍CIRI的生物学机制,为后续相关实验及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李文武徐青云雷烨苗琦张怡敏朱慧渊
关键词:丹参红花配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阿伐曲泊帕用于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阿伐曲泊帕用于制备治疗或预防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的应用。本发明研究发现阿伐曲泊帕可提高N2a细胞H/R损伤后的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率、降低细胞内活性氧生成、维持线粒体膜电位以及降低乳酸脱氢酶的释放;阿伐曲泊帕具...
田晔杨阳牛晓晨邱珍烨姚煜杨雯雯李宁赵爱珍
杜鹃素在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及血管疾病治疗领域。具体是一种化合物杜鹃素在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方面的应用,杜鹃素能够促进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的存活并抑制炎症反应;开发了杜鹃素的一种新用途,能够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低毒...
崔玉赵睿徐锐周欣张照龙
香青藤或其提取物在制备脑缺血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香青藤或其提取物在制备脑缺血药物中的应用,所述香青藤(Illigera aromaticfa S.Z.Huang et S.L.Mo)为莲叶桐科青藤属香青藤的干燥藤茎,对香青藤进行水提得到香青藤的水提物或采...
韦洁李冬梅方伟蓉何俊慧韦桂宁韦冬梅李懿
淫羊藿苷调控NLRP3炎症小体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调控NLRP3炎症小体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术后24 h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丁苯酞组(70 mg/kg),ICA低剂量组(20 mg/kg)、ICA中剂量组(40 mg/kg)、ICA高剂量组(80 mg/kg),灌胃相应药物10 mL/kg,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13 d。末次给药1 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对大鼠大皮层进行病理学观察,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大皮层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8(IL-18)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大鼠大皮层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增加;缺血周围区大皮层可见神经元不同程度坏死或胶质细胞增生,完整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IL-1β、IL-18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升高;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P<0.05)。经淫羊藿苷治疗后,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缺血周围区神经元坏死程度明显减轻,完整神经元数量显著增加;IL-1β、IL-18阳性细胞表达明显降低;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P<0.05)。结论淫羊藿苷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调控NLRP3炎症小体有关。
曾奇吴雅晨胡茂华笪小云刘杨杨欣邓颖刘明
关键词:淫羊藿苷脑缺血再灌注大脑皮层
姜黄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及与JAK1/STAT3相关的机制研究
孟祥慧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实验验证探究黑果腺肋花楸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
2024年
目的探索黑果腺肋花楸脑缺血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SwissTargetPrediction和GeneCards等数据库筛选黑果腺肋花楸入血成分关联靶点与脑缺血相关靶点。使用Metascape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e软件构建并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基于分子对接对重要成分和靶点间相互作用进行验证。进一步通过大鼠永久性中动脉阻塞(pMCAO)的在体模型和氧糖剥夺(OGD)处理的体外培养的小胶质细胞模型验证黑果腺肋花楸活性成分花青素的脑缺血作用。结果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表明花青素可能是黑果腺肋花楸发挥脑缺血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GO及KEGG富集分析显示,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可能为黑果腺肋花楸脑缺血作用的主要机制;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与花青素的结合活性较高。整体实验结果表明,连续7 d ig给予花青素(100、200 mg·kg^(-1))能够显著缓解pMCAO模型大鼠缺血24 h后的血屏障损伤,并显著降低MMP-2表达、显著增加VE-cadherin和occludin的表达,显著降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TNF-α、IL-6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体外实验结果表明,花青素(20、60μg·mL^(-1))能够显著降低OGD后BV2小胶质细胞的亚硝酸盐含量及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及iNOs的表达。结论花青素可能是黑果腺肋花楸提取物脑缺血的主要活性成分。花青素能够显著缓解大鼠永久性脑缺血后的血屏障损伤并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
刘雨佳付荣杨宇周明生刘月阳贾辉
关键词:黑果腺肋花楸花青素脑缺血血脑屏障网络药理学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实验验证探讨益气通脉散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2024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实验验证探讨益气通脉散(人参、丹参、三七、水蛭、土鳖虫、大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作用机制。方法(1)通过TCMSP、TCMID、ETCM数据库筛选益气通脉散各中药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TTD疾病数据库筛选CIRI疾病相关靶点;通过Venny 2.1在线平台获得上述靶点的交集靶点,即益气通脉散治疗CIRI的潜在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并筛选出益气通脉散治疗CIRI的潜在活性成分。通过STRING 11.0数据库进行潜在作用靶点的蛋白互作(PPI)分析,筛选核心靶点。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Tools 1.5.7软件对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2)采用大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O/R)术建立CIRI大鼠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通脉散低剂量组(0.27 g·kg^(-1))、益气通脉散高剂量组(1.08 g·kg^(-1))、尼莫地平组(30 mg·kg^(-1)),每组10只。造模前3 d开始预给药,每日1次,连续7 d。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mNSS)法对MCAO/R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估;TTC染色法检测梗死体积;尼氏染色法观察组织神经元受损情况;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TUNEL染色法检测组织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组织中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共得到益气通脉散的46个有效活性成分,178个益气通脉散治疗CIRI的潜在作用靶点。分析出槲皮素、毛地黄黄酮、山柰酚、缬氨酸、尿嘧啶等关键活性成分;TNF、IL-6、STAT3、VEGFA、AKT1、IL-1β、CASP3、TP53、MAPK3、EGFR等核心靶点;潜在作用靶点参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凋亡等生物过程,涉及cAMP、NF-κB、PI3K-Akt等信号通路。主要活性成分槲皮素、�
宋鹏鹏郭燕可关东升马鸣崔应麟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天麻素在制备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天麻素在制备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线栓法构建SD大鼠大中动脉脑缺血(MCAO)模型,体外构建BMEC细胞的糖氧剥夺/复氧(OGD/R)模型,经不同浓度的天麻素进行...
王丹丹张孟莲张耀文韩岚刘竹青唐林峰巩仔鹏彭金咏

相关作者

赵喜庆
作品数:42被引量:180H指数:8
供职机构:唐山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保护 再灌注损伤 抗脑缺血 脑缺血 胶质母细胞瘤
万海同
作品数:408被引量:2,360H指数:22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丹红注射液 葛根素 缺血性中风 养阴通脑颗粒 川芎嗪
石文建
作品数:38被引量:177H指数:8
供职机构:唐山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再灌注损伤 抗脑缺血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 神经保护 C6胶质瘤细胞
张予阳
作品数:104被引量:461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安培华学院
研究主题:脑缺血 哮喘 药理 神经保护作用 抗脑缺血
吉训明
作品数:762被引量:6,358H指数:2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脑缺血 卒中 再灌注损伤 缺血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