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14篇“ 抗性机理“的相关文章
黑龙江省稻田稗草HL31种群对氰氟草酯的抗性水平及抗性机理分析
2025年
[目的]为明确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HL31种群对氰氟草酯的抗性水平及抗性机理。[方法]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探究稗草HL31对氰氟草酯抗性水平以及对其他常用除稗剂的多抗性或交互抗性,并研究非靶标酶抑制剂对抗性的影响;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定靶标酶ACCase基因序列和表达量。[结果]稗草种群HL31对氰氟草酯产生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14.45;对唑酰草胺、敌稗、五氟磺草胺、二氯喹啉酸产生不同程度多抗性或交互抗性,对嘧啶肟草醚敏感;对已报道的7个ACCase CT功能区域位点进行对比,抗性种群HL31和敏感种群HL33未发生氨基酸改变;施药后2者之间靶标酶相对基因表达量达到极显著性差异;P450和GST抑制剂显著降低抗性种群对氰氟草酯的抗性水平。[结论]稗草种群HL31对氰氟草酯产生高水平抗性,可能与靶标酶过量表达、P450及GST介导的非靶标抗性有关,与靶标酶基因位点突变无关。
李广雨黄元炬张苏新王春王芊
关键词:稗草氰氟草酯ACCASE抗性机理
稻田稗草种群对氰氟草酯的抗性水平和抗性机理初探被引量:1
2024年
为明确来自湖南和江西省稻田稗草种群对氰氟草酯的抗性水平和抗性机理,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基因测序、代谢酶抑制剂联用试验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R1、R2、R3种群对氰氟草酯的抗性指数分别为3.08、2.19、3.83,均为中抗水平;R4种群抗性指数为1.45,为低抗水平。与敏感种群相比,R1种群存在Ile-2041-Val突变,R2种群中存在Ile-2041-Val、Asp-2078-Gly突变,且细胞色素P450酶抑制剂马拉硫磷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抑制剂NBD-Cl均能提高R1和R2种群对氰氟草酯的敏感性;R3种群中存在Trp-2027-Arg突变,且NBD-Cl可以提高其对氰氟草酯的敏感性;R4种群中存在Cys-2088-Tyr突变,马拉硫磷和NBD-Cl不能逆转其对氰氟草酯的抗性。研究表明,稗草种群R1、R2、R3对氰氟草酯的中等水平抗性是由靶标抗性和非靶标抗性共同介导,种群R4对氰氟草酯的低水平抗性主要是由靶标抗性介导。
张思思刘敏方宇航齐家乐潘浪
关键词:氰氟草酯抗性水平抗性机理稗草CYP450
杂草对除草剂抗性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4年
随着除草剂持续、广泛地使用,杂草的抗性不断增强,新的抗性机理不断被发现。本文总结了近10年来杂草在靶标抗性(target-site resistance,TSR)和非靶标抗性(non-target-site resistance,NTSR)机理方面的重要研究进展。TSR机理主要包括乙酰乳酸合成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和5-烯醇丙酮酰莽酸-3-磷酸合酶等多个除草剂靶标酶上发生的新抗性突变,以及应对更强除草剂选择压力的靶标酶多位点突变和多靶标同工酶突变等。此外,本文也针对细胞色素P450(CYP81)酶、醛酮还原酶和ABC转运蛋白(EcABCC8)等NTSR机理在对草甘膦抗性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描述。本文不仅有助于全面、深入理解杂草抗性分子机理抗性进化规律,在科学使用除草剂和创制新作用机理的除草剂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张玲玲徐凡李嘉文陈芷莹郑明奇
关键词:杂草除草剂细胞色素P450
大豆田反枝苋对除草剂多抗性及靶标抗性机理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黑龙江省大豆田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对ALS、PPO抑制剂类除草剂产生了严重抗性,为明确化学防除失败的反枝苋对咪唑乙烟酸、氟磺胺草醚的抗性机理,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了反枝苋抗性及敏感种群对除草剂的敏感性,克隆了抗性和敏感种群的ALS、PPO基因(质体型PPX1及线粒体型PPX2),查找突变位点,将突变基因转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验证其功能,明确抗性机理。结果显示:反枝苋抗性种群对咪唑乙烟酸、氟磺胺草醚抗性倍数分别为55.29倍和17.51倍,抗性植株ALS存在Ala205Val或Ser653Asn突变,PPX2存在Arg128Gly突变。将抗性种群的PPX2转入拟南芥,可导致拟南芥对氟磺胺草醚产生高水平抗性(10.3倍)。综上,东北大豆田反枝苋对咪唑乙烟酸、氟磺胺草醚产生了高水平多抗性,ALS、PPO基因突变是导致此类抗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杜龙李宁尚素琴李丹李晓曲明静
关键词:反枝苋氟磺胺草醚咪唑乙烟酸
不同苹果品种对二斑叶螨的抗性鉴定及抗性机理初步研究
张继龙
稻田稗属杂草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抗性机理研究
稗属(Echinochloa spp.)为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是我国稻田最主要的恶性杂草之一,严重制约水稻高产稳产。稗草种类繁多,苗期难以区分,关于稗属杂草间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比较滞后,且不同稗草对水稻的危害程度不同,这种差...
胡旭利
关键词:稗草生物学特性除草剂抗性LOX转录组学
抗丁醚脲二斑叶螨种群筛选及生化抗性机理初探
2024年
【目的】探究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对丁醚脲的抗性发展情况及生化抗性机理,以期为二斑叶螨的抗药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用丁醚脲对二斑叶螨进行持续抗性选育33代;用生化分析方法,每隔6代测定二斑叶螨丁醚脲抗性种群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arEs)、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s)、多功能氧化酶(Mixed-function oxidases,MFOs)和几丁质酶(Chitinases)的活力变化情况。【结果】二斑叶螨经丁醚脲汰选至33代时,抗性指数达到18.610倍;抗性种群体内CarEs、GSTs和MFOs活性较敏感种群显著提高(P<0.05),其相对倍数分别为1.909、2.119和7.436倍,同时几丁质酶的活性较敏感种群无显著差异(P>0.05),其相对倍数为0.594。【结论】二斑叶螨对丁醚脲的抗性主要与MFOs活性升高和几丁质酶活性降低有关,其次,GSTs和CarEs活性升高也参与了丁醚脲抗性的形成。
叶调琴杨顺义李文平
关键词:二斑叶螨丁醚脲解毒酶几丁质酶
荣县水稻主栽品种对胡麻叶斑病抗病性鉴定、抗性机理及防控研究
罗秀梅
狗牙根应答盐胁迫蔗糖代谢及抗性机理研究
崔心雨
抗Ⅱ型糖尿病大豆异黄酮的筛选及其抗性机理的研究
熊加艳

相关作者

王开运
作品数:362被引量:2,300H指数:30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研究主题:杀虫剂 抗药性 农药 组合物 毒力
韩召军
作品数:191被引量:1,397H指数:24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研究主题:抗药性 褐飞虱 二化螟 灰飞虱 杀虫剂
唐振华
作品数:80被引量:1,076H指数:21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
研究主题:抗药性 杀虫剂 小菜蛾 乙酰胆碱酯酶 昆虫
尹飞
作品数:98被引量:271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小菜蛾 氯虫苯甲酰胺 黄曲条跳甲 抗药性 虫害
李振宇
作品数:128被引量:514H指数:14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小菜蛾 氯虫苯甲酰胺 抗药性 黄曲条跳甲 杀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