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88篇“ 抒情性“的相关文章
- 苏童小说抒情性研究
- 抒情性是文学的一大特质,也是苏童小说审美艺术的核心部分,在苏童的小说中有着相当突出的表现。其独特的抒情性创作实现了情感与叙事的融合,呈现出广阔的抒情空间。基于此,本文以抒情性作为研究切口,借用文本细读法对苏童小说进行剖析...
- 孙裕翔
- 关键词:抒情性审美研究
- 论《文心雕龙》的抒情性
- 2024年
-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学批评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本文以南京大学张伯伟教授提出的中国文学批评抒情性传统的理论为基础,分析刘勰对“情”的理解和重视以及在《文心雕龙》中具体表现出的抒情性创作实践。刘勰对“情”十分重视,“情”贯穿其文章始终,并且他认为,“情”既指创作主体的生理情感,也包含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刘勰的抒情性实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般意义上的抒情性实践,体现的是刘勰对作家作品的褒贬爱恶之情;二是情志合一的抒情性实践,主要凸显的是刘勰强调政治价值和德行修养两个方面的情志思想倾向。刘勰以心灵去剖析和感受各种文体和文学作品,认识各样的文学创作,具有以心灵把握时代、表达思想的文学批评特征,这也正是《文心雕龙》岁历绵暧而英华日新之所在。
- 刘玉玲
- 关键词:《文心雕龙》抒情性中国文学批评
- 论柔石小说的抒情性
- 2024年
- “左联”作家柔石的创作,除了启蒙性和革命性外,还具有明显的抒情意味。从抒情这一角度出发整体考察柔石的创作可以发现,他的早期作品《疯人》小说集,充满了个人主义思潮的颓废抒情;中期作品《二月》,反映了一种在“缺乏现代味”与尝试“革命”之间徘徊的矛盾抒情;后期作品《为奴隶的母亲》,标志着其抒情从个人走向阶级,在感时忧国中彰显革命抒情。
- 李毅琳廖美琳
- 关键词:抒情性《二月》《为奴隶的母亲》
- 情与诗:约恩·福瑟《吉他男》的抒情性建构
- 2024年
- 约恩·福瑟是挪威著名的剧作家,也是当代最重要的文学人物之一。他创作了大量小说、诗歌、戏剧、儿童文学和散文。2023年,福瑟因其“创新戏剧和散文为不可言说的事物发声”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福瑟的作品自20世纪90年代起便在欧美学界引发关注,至今依然热度不减。学者们从诗学、宗教学、比较文学和接受美学等多个角度探讨其作品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 周旋
- 关键词:比较文学抒情性接受美学不可言说宗教学
- 互文性·抒情性·似真性——《民谣》先锋历史叙事的独特性探析
- 2024年
- 《民谣》是一部典型的先锋历史叙事作品,既有乡村历史故事的重述,又有先锋叙事形式的探索,还有片断、琐碎的温情怀旧,呈现出互文性、抒情性与似真性交杂并呈的独特艺术景观。这使得作品超越以往的再现型、抒情型、表现型及其自反性历史叙事,成为它们的综合,刷新了以往先锋历史叙事的创作路数,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现实、人性及知识分子精神复杂性的思考与探究。
- 陈娇华
- 关键词:互文性抒情性
- 抒情性散文文本核心解读及教学启示——以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昆明的雨》教学为例
- 2024年
- 散文类文本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主导文类,其人文内涵丰富,文质兼美,类型多样,凸显浓郁的文学性及美育价值。本文以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中的《昆明的雨》一课为例,紧扣抒情散文的特点及汪曾祺的写作风格,结合课标理念及课堂教学设计,对文本进行了深度解读,并总结、反思了课堂教学的价值。
- 张旭辉
- 关键词:散文教学读写结合
- 论《边城》与《陌上》抒情性的异同
- 2024年
- 作为相隔近一个世纪的两部作品,《边城》与《陌上》都构建了理想的乡土空间,寄托作家的乡土情怀。这两部作品延续着自先秦以来的抒情传统,用风俗画的书写方式呈现个体的城乡生存体验、知识分子的主体性思考,加之以抒情性的主体精神书写方式,完成了对乡村历史图景的建构。即便面临着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两者呈现出极大的差异,但是两部作品都十分自觉地继承与发展着抒情传统,在个体情感的抒发中透露出浓厚的时代关怀。通过对两部作品的对比,观照抒情传统的发展脉络,能够更好地延续与发展抒情传统。
- 曹文昕
- 关键词:《边城》抒情传统风俗画
- “城”与“乡”的抒情性和解——评《羊群入城》
- 2024年
- 中篇小说《羊群入城》是新西部乡土小说中的创新之作。叶舟超越了城乡对立的传统写作心理,通过刻画在城乡两种异质的社会与文化环境影响下的人物形象平娃、周大世与老板在身份、心理与价值观念上的特点,揭示了城乡之间在客观上存在的矛盾与冲突。在此基础上,以来自乡土的平娃和来自城市的周大世各自体现出的典型性与含混性,阐释了城乡关系本身的共通性与互渗性。叶舟最终将凝结了对美好理想追求的生命信仰作为化解城乡间客观矛盾的抒情性途径,并以此传达了自己对现实与理想关系的态度与理解。作品体现的独特价值内涵与精神向度,对西部乡土文学的纵深与多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林静声
- 关键词:生命信仰
- 当代工笔花鸟画色彩抒情性的探究与创作实践
- 王泽雯
- 小学语文抒情性作品朗读教学须“以声悟情,以声传情”
- 2024年
- 抒情性作品的语言是诗性的,抒情性作品的独特性是“抒情”。因而,对抒情性作品的阅读与鉴赏,需要“共情”,继而达到共鸣。声音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从“声”的角度入手,“因声求气,因气悟文”,最后“得他滋味”。声,即朗读。因此,基于“以声悟情,以声传情”视角,提出小学语文抒情性作品朗读教学策略:明确所品之情,以品悟情感为教学主目标,从提高朗读能力的角度设计主问题,以朗读为主要教学手段,落实各个教学环节。
- 黄群娇
-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相关作者
- 徐磊

- 作品数:14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施光南 咏叹调 抒情性特征 声乐作品 抒情性
- 王珂

- 作品数:337被引量:281H指数:7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
- 研究主题:新诗 诗体 现代汉诗 新诗革命 文体
- 罗时东

- 作品数:7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音乐学院管弦系
- 研究主题:抒情性 交响诗 浪漫主义音乐 浪漫主义时期 文化特质
- 孟晓东

- 作品数:320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淮北市天一中学
- 研究主题:碰撞 素材 VS 备考指导 高考
- 房伟

- 作品数:222被引量:278H指数:7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小说 长篇小说 文学 当代文学史 小说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