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0篇“ 抑肝散“的相关文章
联合揿针治疗脾虚亢型儿童多动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分析脾虚亢型儿童多动综合征使用联合揿针治疗的效果。方法120例脾虚亢型儿童多动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使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组患儿使用联合揿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斯诺佩评估量表(SNAP-Ⅳ)评分、多动症康纳氏(Conne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用药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NAP-Ⅳ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SNAP-Ⅳ评分(14.53±5.2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20±6.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onner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Conners评分(9.32±1.8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43±2.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14.83±3.13)分低于对照组的(18.65±3.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0。结论对脾虚亢型儿童多动综合征患儿采取联合揿针治疗,疗效显著,并可较好地帮助患儿改善临床症状,整体用药安全性高,可以推广应用。
卢菲菲魏晓建
关键词:儿童多动综合征抑肝散揿针症状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2024年
目的探究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治疗作用,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其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以D-半乳糖诱导AD小鼠模型,通过水迷宫和八臂迷宫实验考察(400、800 mg·kg^(-1))对AD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分析AD小鼠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的mRNA表达变化。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分析平台(TCMSP)对的组方药材柴胡、甘草、川芎、当归、白术、茯苓和钩藤进行活性成分筛选,采用GeneCards等数据库获取AD疾病靶点,筛选其核心靶点,并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分别获取核心靶点涉及的生物过程(BP)、分子功能(MF)和细胞组分(CC)以及KEGG信号通路。小鼠神经母细胞瘤Neuro-2a细胞和RAW264.7巨噬细胞分别与H_(2)O_(2)和(3、6μg·mL^(-1))共培养,观察对Neuro-2a细胞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对Neuro-2a细胞Caspase-3和Caspase-8活性、活性氧(ROS)、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线粒体膜电位(MMP)的影响;观察对RAW264.7细胞TNF-α和IL-1β、IL-2、IL-6表达的影响,对网络药理学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可缓解AD小鼠学习记忆功能损伤,通过网络药理学技术筛选得到治疗AD的活性成分159个,度值前10位的化合物分别是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β-谷甾醇、豆甾醇、7-甲氧基异黄酮、芒柄花素、柚皮素、美迪紫檀素和甘草查尔酮A,筛选得到核心靶点227个,度值排名前10的核心靶点为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蛋白P53(TP53)、白细胞介素1β(IL1B)、雌激素受体1(ESR1)、原癌基因(JUN)、前列腺素氧化环化酶2(PTGS2)、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3)和信�
张然焦扬邹爱英李睿张秋阳商倩
关键词:抑肝散阿尔茨海默病网络药理学炎症因子
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小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与作用机制
2024年
目的探究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小鼠行为学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并从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CREB)/脑源性神经影响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信号通路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58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不造模+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n=12)、模型组(PTSD造模+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n=10),低剂量组[PTSD造模+0.5 g/(kg·d)灌胃,n=12]、高剂量组[PTSD造模+1.0 g/(kg·d)灌胃,n=12]、盐酸舍曲林组[PTSD造模+0.01 g/(kg·d)盐酸舍曲林灌胃,n=12]。采用旷场实验、创伤线索回避实验、情景恐惧实验评价小鼠的行为学变化;尼式染色法观察小鼠海马细胞病理变化;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原位切口末端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TUNEL)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BDNF、磷酸化CREB(phosphorylated CREB,p-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B,TrkB)的蛋白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旷场实验的中心区域运动距离百分比、探索物体时间明显减少,僵直时间明显增加(P均<0.05);海马组织细胞存在结构异常、坏死情况;海马神经元凋亡数量增加(P<0.05);海马组织中TrkB、BDNF、p-CREB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均<0.01)。给药后,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盐酸舍曲林组小鼠旷场实验的中心区域运动距离百分比均增加(P均<0.05),低剂量组小鼠探索物体时间增加(P<0.05),高剂量组小鼠僵直时间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盐酸舍曲林组小鼠海马组织细胞结构异常、坏死情况缓解;高剂量组与盐酸舍曲�
周桐宇李德顺曹秋实孙雅琴卢绮萍何东初刘哲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抑肝散海马神经元凋亡
加味治疗脾虚旺型TS共患ADHD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方治疗儿童Tourette综合征(TS)共患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脾虚旺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辨证及用药思路,以期为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借鉴。  方法:  收集2022.1~20...
夏鹏
关键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提取物的色谱指纹图谱及活性成分甘草酸的含量测定
2023年
目的建立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探究其主要活性成分甘草酸的最佳提取条件并建立其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方法指纹图谱测定采用ODS柱(250 mm×4.6 mm,5μm),以0.025%磷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此基础上建立其中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并采用正交试验筛选了最佳的甘草酸样品前处理条件。结果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共确立11个共有特征峰,并对特征色谱峰进行归属;比较了11批样品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0.9。方法学验证表明,甘草酸在50~500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平均回收率为103.7%,RSD为2.46%(n=9)。结论建立的HPLC方法可用于提取物色谱指纹图谱建立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甘草酸的含量测定。
朱泓檀董振环马潇韩凌飞陈建荣柳文媛
关键词:指纹图谱甘草酸正交试验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理念优化提取物中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2023年
目的运用质量源于设计理念开发提取物中生物碱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利用响应面设计法和Drylab软件优化提取物中生物碱含量测定色谱条件,并通过单因素影响实验验证方法可靠性。结果采用Hanbon Megre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A)∶15 mmol/L乙酸铵(B)=45∶55进行等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5 nm,柱温35℃,钩藤碱和异钩藤碱在1~50μg/ml内的线性关系良好,数据均符合要求。结论基于QbD理念进行药物分析方法的开发和完善,有效提高了实验效率,有利于分析方法的转移。
吕令蕊马潇董振环韩凌飞柳文媛
关键词:生物碱
提取物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神经毒性的制作用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考察提取物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s)双酚A(BPA)和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神经毒性的作用并分析其机制。方法: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Neuro-2a细胞经BPA(0.1 mmol/L)+DEHP(0.1 mmol/L)与3 mg/mL(低剂量组)和6 mg/mL(高剂量组)乙醇/氯仿提取物共培养72 h,观察细胞凋亡和氧化损伤(活性氧簇,ROS)的变化。按照暴露剂量为25μg/(kg·d)BPA和50μg/(kg·d)DEHP给予初断乳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BPA连续灌胃暴露90 d,同时将乙醇/氯仿提取物按300 mg/kg(低剂量组)和600 mg/kg(高剂量组)给大鼠灌胃给药,通过Y迷宫实验观察大鼠短期记忆能力(自发交替正确率)的变化。取大鼠海马组织后,检测海马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游离脂肪酸(FFAs)葡萄糖含量和线粒体膜电位(MMP)的变化,分析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状酸性蛋白(GFAP)和巢蛋白(nestin)、caspase-3以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活性的变化。结果:Neuro-2a细胞经BPA+DEHP暴露后,24、48、72 h细胞增殖均受到制(t=3.951、8.823、7.060,均P<0.05),早期和晚期凋亡率均上调(t=14.072、6.590,均P<0.05),提取物可促进细胞增殖(与暴露组相比,低剂量组t=2.963、5.814、2.101,均P<0.05,高剂量组t=3.796、10.370、5.311,均P<0.05),制早期和晚期细胞凋亡(与暴露组相比,低剂量组t=0.770、1.475,均P<0.05,高剂量组t=6.187、4.368,均P<0.05)。大鼠经BPA+DEHP暴露后,短期记忆能力显著下降(t=2.123,P<0.05),其海马组织氧化应激、GFAP表达和caspase-3活性上调(t=3.634、5.043、8.914,均P<0.05),nestin表达、线粒体膜电位、MDA、GSH、T-AOC和mTOR磷酸化水平下调(t=8.398、9.979、3.754、9.621、7.193、25.982,均P<0.05),提取物可缓解BPA+DEHP暴露后大鼠短期记忆能力损伤(与暴露组相比,低剂量组t=1.339,P>0.05,高剂量组t=2.293,P<0.05)以及海马组织的上述表型改变(�
穆轶朱彧
关键词:抑肝散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神经毒性
活性成分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发郁障碍的网络药理学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发郁障碍的可能药效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力学分析平台(TCMSP)筛选中药活性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进行反向靶点预测,通过GeneCards、OMIM及PharmGKB数据库收集疾病靶标,利用R语言对交集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获取蛋白相互作用数据,运用Cytoscape软件进行成分、靶点网络分析及可视化,使用AutoDock Vina及PyM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经筛选得到活性成分125种,预测靶点953个,85个靶点与阿尔茨海默病伴发郁相关,的药效作用靶点与阿尔茨海默病及郁症的多个信号通路和生物学过程高度富集,PPI网络结果显示APP、MAPK1、STAT3等靶蛋白可能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发郁的重要作用靶点。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活性成分与重要靶点结合活性较好。结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发郁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可以通过改善神经递质代谢、调节神经突触传递、减轻神经炎症等多个方面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发郁障碍。
赵驰郭蓉娟任非非于姚李俊男李阳
关键词:抑肝散阿尔茨海默病抑郁障碍网络药理学
郑亮效方治验——加味被引量:2
2022年
2020年5月29日,江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表彰江苏省名中医的决定”,授予100名同志江苏省名中医称号。此称号是省内中医界最高荣誉,受表彰人员是行业医德医风的楷模、学术医术的精英,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为了弘扬名医精神,传承名医经验,《江苏中医药》编辑部策划了“百名名医效方集验”选题,荟萃名医效方(效法)。此选题得到了百位省名中医的大力支持,专此志谢!本刊从2021年第1期开始,重启《名医长廊》栏目,以姓氏笔画为序,刊登一百位名医的效方(效法)及验案,供读者学习参考。
郑亮
关键词:腹痛肠易激综合征验方名医经验
加味治疗胃不和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33例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观察加味治疗胃不和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给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33例)给予加味治疗,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郁自评量表评分(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9%(31/33),对照组为82.7%(2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症状积分、次要症状积分、总分以及SAS和SDS评分治疗后两组均下降,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3.0%(1/33),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3.8%(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治疗胃不和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焦虑、郁情绪。
李彤郑亮姜正艳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非糜烂性肝胃不和型

相关作者

柳文媛
作品数:232被引量:818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
研究主题:藤黄酸 化学成分 黄芩素 指纹图谱 抑制剂
黄进
作品数:6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抑肝散 治疗三叉神经痛 血性恶露 腹带 泌乳量
王敏
作品数:32被引量:14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
研究主题:抑制剂 色谱-质谱 体外抗肿瘤活性 化学成分 色谱-质谱联用
冯锋
作品数:251被引量:1,105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藤黄酸 丁酰胆碱酯酶 化学成分研究 抑制剂
代素梅
作品数:12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唐山工人医院
研究主题:羟基喜树碱 联合热疗 同步化疗 三维适形 放射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