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5篇“ 成份输血“的相关文章
- 成份输血在儿童白血病和再障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 2023年
- 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成份输血在儿童白血病和再障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儿童白血病和再障患儿共计有8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分别是普通治疗组(36例)和特殊治疗组(50例),普通治疗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特殊治疗组采用成份输血治疗,比较治疗结果。结果 特殊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0%,普通治疗组为77.78%,特殊治疗组总有效率比普通治疗组高;特殊治疗组血红蛋白水平为(76.19±10.28)60g/L,血小板为(75.39±9.63)×109/L;普通治疗组血红蛋白水平为(45.60±11.47)60g/L,血小板为(13.59±6.24)×109/L;特殊治疗组患儿血红蛋白、血小板指标比普通治疗组高,特殊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普通治疗组,相关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将成份输血运用儿童白血病和再障治疗中可以获得显著的效果,对调节患儿的生化指标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可促进患儿生活质量的提高,运用意义重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何薇
- 关键词:成份输血儿童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
- 成份输血在儿童白血病和再障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成份输血在儿童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5年6月在该院接受成份输血治疗的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儿童分别为28例、24例,对比成份输血治疗前后患儿的临床表现、检验指标等。结果治疗后患儿贫血得以纠正,精神状态好转;出血、气促、虚弱无力、面色苍白、感染等症状均明显改善;患儿食欲也增加,病情趋于稳定;患儿血红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分别治疗前的(45.62±11.5)g/L、(10.53±0.26)×109/L、(0.22±0.19)×109/L、(13.6±6.3)×109/L升高到治疗后的(76.2±10.3)g/L、(2.61±0.53)×109/L、(0.75±0.24)×109/L、(75.4±9.6)×109/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成份血具有较高的浓度和纯度,可有效提高儿童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降低风险。
- 张咏芳
- 关键词:成份输血儿童白血病再障
- 成份输血不良反应结果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 了解成份输血发生不良反应的来源及特点,为临床医生选择输血成份及不良反应处理提高意见参考。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汨罗市人民医院各科室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244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这些患者的输血报告回执单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 在这2446例行输血治疗的患者中,有27例患者出现了输血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0%,对这些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进一步分析发现,成份血输注中,输注血浆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2.15%(2/93);输注浓缩红细胞不良反应发生率次之,为1.09%(24/2188);输血血小板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为1.05%(1/95)。在不良反应发生上,主要为发热和过敏,发生率分别为59.3%、33.3%。结论 输注成份血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浓缩红细胞次之,血小板最低;输注血浆和血小板主要引起过敏反应,浓缩红细胞主要引起发热反应;临床上需要严格掌握成份输血适应证,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 巢敏
- 关键词:成份输血自体输血输血不良反应
- 成份输血的临床应用及重要性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成份输血的临床应用及重要性。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成分输血138例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成分输血的效果以及重要性进行研究。结果本次研究中的138例患者进行成分输血后,对患者病情控制均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同时无1例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结论成分输血在临床中应用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输血不良反应,而且能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
- 庞良锦李淑英
- 关键词:输全血成分输血输血不良反应
- 急性失血患者成份输血的指征探讨被引量:2
- 2014年
- 本次研究从急性失血输血必要性出发,阐述急性失血评估方法,随后论证输注成份、输注量的选择的必要性,最后论述3种成份输注法的输注指征、适应症、输注量评估方法,总结急性失血患者成份输血经验。
- 李佳棋
- 关键词:急性失血成份输血输血指征
- 浅谈开展成份输血的价值与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成份输血就是根据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提供所需血液成份,以此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成份输血相比于传统的全血输血,其能够避免患者因为输血而出现不良反应,从而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达到一血多用,节约血液资源,减少血液浪费的目的,所以开展成份输血是非常必要的,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 关瑞郭大军关汉禹
- 关键词:成分输血
- 我院10年成份输血情况统计与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我院10年来临床成份输血的开展情况。方法通过2002年至2011年10年来对我院全部用血进行统计,分析全血、成分血各年份所占比。结果 2002年至2011年10年成分输血分别为23.40%、33.08%、66.52%、97.76%、99.16%、98.65%、100.00%、100.00%、100.00%、100.00%。全血使用量逐年呈明显下降趋势,成分输血的输注量逐年上升到100%。结论善用临床用血统计分析与总结经验,能使临床输血更安全、科学、合理、有效,更便于推广临床成分输血。
- 曾劲罗树荣李哲华王强
- 关键词:成份输血合理用血
- 成份输血在儿童白血病和再障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成份输血在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本研究选取了内蒙古扎兰屯市医院儿科最近十几年来收治的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中,曾经接受成份输血治疗的病例12例,其中白血病9例,再生障碍贫血3例,对这些病例在输成份前后的临床表现、化验结果,疗效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情均获得缓解,贫血改善、出血停止,为进一步治疗或转往上一级医院继续治疗奠定了基础。结论成份血经过提纯、浓缩,其容量很小,而浓度和纯度很高,更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风险。对于病情严重,有严重贫血的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选择成份输血是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 马桂云葛帅
- 关键词:成份输血儿科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
- 成份输血中护士的重要作用
- 2011年
- 近年来成份输血已在临床广泛使用,成分输血节约了血源,也减少了由输注全血引起的不良反应。输血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较常用的一项技术操作。成分输血具有针对性强,制品浓度高,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可使一人献血,多人受益等优点,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但在输注过程中,临床护士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各种成分血的特点,才能保证成分输血的安全和有效。
- 余德珍申雪琴高文香
- 关键词:成分输血护理
- 成份输血不良反应药物预防必要性的对照观察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了解地塞米松是否能够预防输血反应。方法对2 000例次成份输血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238例共输血1 056例次,发生输血反应66例次,发生率6.25%,其中:发热反应56例次,占反应人次的84.84%,过敏反应10例次,占15.16%。预防组231例共输血944例次,发生输血反应55例次,发生率5.82%,其中:发热反应45例次,占反应人次的81.81%,过敏反应10例次,占18.19%。结论两组输血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说明成份输血前使用地塞米松预防用药无意义。
- 唐庆华展昭民梁红赵东陆于洋李思杨秀丽靳明华王来慈
- 关键词:输血反应地塞米松
相关作者
- 钱克俭

- 作品数:174被引量:854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肺泡巨噬细胞 脂多糖诱导 吸入性损伤 炎症反应 肺泡巨噬
- 杜庆田

- 作品数:16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医院
- 研究主题:输血反应 临床输血 成份输血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UBI
- 程会平

- 作品数:17被引量:120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回收血 血浆代用品 苏醒期躁动 成份输血 病人术后
- 赵砚丽

- 作品数:175被引量:723H指数:13
-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体外循环 缺血后处理 异丙酚 再灌注损伤 红细胞
- 杨宾侠

- 作品数:49被引量:200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异丙酚 细胞凋亡 麻醉 T淋巴细胞亚群 自然杀伤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