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804篇“ 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相关文章
从“忌食生冷”探析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调护被引量:1
2022年
生冷饮食与多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运用中医学“忌食生冷”观点,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方面探讨该观点的中医学内涵,并从忌食生冷与能量的关系、与脾升胃降的动态联系、与机体生理活动平衡的联系三个方面探析忌食生冷对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调护意义。认为过食生冷可导致脾胃阳气受损、机体能量不足,脾升胃降失调、气机升降动态失衡,阴阳失和、生理活动失衡,进而导致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
王欣李敏邱润苓苏晓兰杨洋张涛陈格格魏玮
关键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饮食禁忌中医养生
乌梅丸“异病同治”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研究被引量:13
2022年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糖尿病肠病(diabetic enteropathy,DE)和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异病同治”的物质基础和潜在机制。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和筛选乌梅丸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借助UniProt数据库将靶点名称标准化;检索GeneCards、DisGeNET、DrugBank和OMIM数据库获取UC、DE和IBS的相关疾病靶点。利用Venny 2.1在线分析工具构建韦恩图,获得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绘制“药物-活性成分-共同靶点”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ene Oncology(GO)功能分析和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利用AutoDock软件将主要的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乌梅丸的治疗机制可能与调节癌症途径、TN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等有关。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关键活性成分分别与核心靶点结合并展现出较稳定的构象。乌梅丸治疗3种疾病涉及复方中黄酮类、甾醇类及生物碱类等多种化合物,通过多脏器作用于关键靶点,参与细胞凋亡、免疫炎症等多条信号通路,从而发挥对3种疾病“异病同治”的作用。该研究阐释了中药复方乌梅丸“异病同治”的可能机制,并将为深入了解乌梅丸效应机制、探索其新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丁瑾郑攀孙营营王笑冉封俨宸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乌梅丸糖尿病肠病异病同治分子对接
中药复方在宠物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通过整理临床上应用中药复方治疗犬猫慢性消化疾病的临床病例相关文献,并收集兽医临床中常应用于治疗宠物慢性消化疾病的中药方剂,主要包括附子理中丸、四君子汤、平胃散、香砂六君子汤、半夏泻心汤、补中益气丸等。从中兽医角度介绍动物机体脾胃的主要生理功能与常见病证,对中药方剂的组成方解、主治病证进行分析总结,以探讨中药复方在兽医临床上治疗宠物慢性消化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林仁钊陈嘉欣唐超吴景恩林飞石达友
关键词:中药宠物消化道
三伏贴治疗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疗效观察
2020年
目的:观察应用三伏贴治疗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疗效,并探讨不同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及不同中医证型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8月于湖北省中医院脾胃科门诊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147例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根据证型将患者分为脾胃虚寒组、脾虚湿蕴组及脾胃虚弱组,分别予以健脾温胃暖肠贴、健脾和胃化湿贴及健脾益胃固元贴穴位敷贴治疗,观察治疗前与初伏、二伏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及临床疗效差异,比较不同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之间的临床疗效,分析证型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初伏治疗后有效率为48.30%,二伏治疗后有效率为57.1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初伏、二伏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且初伏治疗后与二伏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在初伏及二伏治疗后均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不同疾病之间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脾胃虚寒组、脾虚湿蕴组、脾胃虚弱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伏贴在治疗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上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且症状改善明显,但不同疾病、不同证型与临床疗效之间无明显关系。
董明灿胡霞漆文杰甘爱萍周毅苏国阳黄鹤刘洋
关键词:三伏贴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慢性消化系统疾病
雷正权教授治疗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临证经验
雷正权教授致力于推广中医针灸疗法三十余载,擅治各种慢性病及疑难杂症,具有丰富的临证经验。治疗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时,雷教授常从调理中焦气机入手,针刺足三里、胆囊穴、腹痛穴来理气止痛以治标,温针灸中脘、天枢来补益胃气以治本,根...
张仪雯雷正权
关键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临证经验针刺艾灸
慢性消化系统疾病147例食物特异性IgG检测结果分析
2015年
目的分析患儿食物特异性Ig G检测结果与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儿147例,采用酶联法检测患儿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 G水平。结果 147例患儿中,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 G升高144例,总阳性率为97.96%;蛋白质类食物过敏91例(61.90%),海鲜、菌类食物过敏34例(23.13%);其它食物过敏14例(9.52%);肉类食物过敏8例(5.44%)。结论分析食物特异性Ig G检测结果对诊治小儿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有重要指导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钟志远丁蓉芳
关键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食物过敏原
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引起Wernicke脑病31例临床分析
2015年
目的:提高对慢性消化疾病导致神经系统Wernicke脑病的重视。方法:回顾分析31例Wernicke脑病临床资料,重点观察发病病因和临床疗效。结果:本组病例大部分为严重的消化系统良、恶性疾病(87.1%),4例(12.9%)为妇产科疾病继发严重进食不良。患者从禁食至发病时间为(27±8)d。诊断明确后及时补充维生素B1和营养支持,取得明显效果。31例中18例(58.1%)恢复良好,5例(16.1%)遗留严重后遗症,8例(25.8%)死于原发病。结论:由各种病因所致长期进食不良导致维生素B1缺乏是Wernicke脑病主要病因,Vit B1对该病疗效良好,应及时补充预防该病的发生。
邵义泽陈秀菊杨松琪鲍晨汝
关键词:WERNICKE脑病肠外营养维生素B1缺乏
心理干预对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评价心理干预对改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症状及行为方式的影响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SAS、SDS评分,治疗依从性。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SAS、SDS评分、治疗依从性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观察组SAS、SDS评分、治疗依从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
韦鸿雁
关键词:心理干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抑郁焦虑
食物不耐受检测在婴儿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索本地区婴儿食物不耐受的主要致敏源,为婴儿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实验室参考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06例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患儿和46例健康婴儿血清食物不耐受IgG抗体。结果 106例患儿中,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检测阳性者89例,占84%。46例健康婴儿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检测阳性者28例,占60.87%。结论牛奶、鸡蛋、小麦是本地区婴儿食物不耐受的主要致敏源,通过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对婴儿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鄂建飞刘利洪孙家祥徐开渝曾燕
关键词:食物不耐受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婴儿
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儿童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儿童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比较106例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儿(观察组)和106例消化系统正常(对照组)患儿14种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检测阳性率以及出生后4 mo内喂养方式.结果:两组患儿14种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较高的均为鸡蛋(61.32%,18.87%)和牛奶(43.40%,11.32%);观察组患儿牛奶、鸡蛋和大豆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3.40%v11.32%)、(61.32%vs 18.87%)、(11.32%v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2种食物阳性、3种及以上食物阳性以及总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4.91%v13.21%)、(15.09%vs 4.72%)、(85.85%v49.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出生后4 mo内母乳喂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3.40%vs 76.42%),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49%vs 1.89%)、(48.11%v s 21.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能够发现由食物不良反应所致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牛奶和鸡蛋为常见食物特异性IgG阳性食物,早期喂养方式是导致食物不耐受的重要因素.
章幽芳黄清选
关键词:儿童慢性消化系统疾病食物特异性IGG

相关作者

武庆斌
作品数:132被引量:975H指数:18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肠道菌群 婴幼儿 小儿 益生菌
丁云芳
作品数:150被引量:1,112H指数:18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肺炎链球菌 呼吸道感染 耐药性 耐药
叶建新
作品数:56被引量:202H指数:7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沙利度胺 慢性消化系统疾病 梗阻性黄疸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胰腺癌
张芳
作品数:75被引量:201H指数:7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丝素蛋白 水凝胶 循证护理 营养风险筛查
万崇华
作品数:302被引量:6,436H指数:37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生命质量 生命质量测定量表 量表 影响因素 慢性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