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35篇“ 慢性泪囊炎“的相关文章
慢性术后复发原因的分析及处理
2024年
目的:分析慢性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贵阳爱尔眼科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间科室收治的复发性慢性病例21例,其中17例行鼻外径路鼻腔吻合术,4例行鼻内镜下鼻腔吻合术,距上次手术时间3个月至4年。对21例鼻腔吻合术术后复发慢性的患者,通过鼻内镜下再次手术的探查,总结分析慢性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对全部21例复发的慢性患者,行鼻内镜下再次手术,术中向上扩大骨窗及鼻腔吻合口、去除原吻合口瘢痕、肉芽组织。术后每月定期随访,连续6个月及以上,治愈18例(85.71%);好转3例(14.29%);无效0例。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有效率达100%。结论:鼻腔吻合或造孔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是骨窗过低、过小,鼻腔造孔口瘢痕闭塞、粘连等。术中向上扩大骨窗及鼻腔吻合口,去除原吻合口瘢痕、肉芽组织,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阳文凤刘忠华
关键词:泪囊鼻腔吻合术慢性泪囊炎术后复发
布地奈德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
2024年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的效果。方法将慢性患者80例(80眼)纳入前瞻性单盲研究,随机分为布地奈德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鼻内镜下鼻腔吻合术。布地奈德组应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喷鼻3个月,对照组应用生理性海水喷鼻3个月。比较2组手术疗效、Lund-Kenndey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时,布地奈德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时,2组Lund-Kenndey评分低于术前,布地奈德组Lund-Kenndey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布地奈德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vs.20%,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腔吻合术后应用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慢性安全有效,手术成功率更高、术后出现吻合口粘连、肉芽肿的概率更小,且不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
齐智伟谭小波袁玉洁关利莹封莉苏锐锋
关键词:泪囊炎布地奈德泪囊鼻腔吻合术
慢性鼻腔吻合术的围术期护理分析
2024年
探究在慢性患者行鼻腔吻合术的围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01-2023.03收治的96例慢性患者展开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48)常规护理,观察组(n=48)行鼻腔吻合术的围术期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95.83%比对照组81.25%更高(P<0.05)。两组(观察组97.92%;对照组83.33%)护理满意度相比,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综合护理用于慢性患者围术期护理中效果突出,有助于改善患者遵医行为,增强患者对医护工作的认可。
成敏张溶荣
关键词:慢性泪囊炎综合护理
新型鼻腔吻合术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慢性
2024年
目的:探讨新型鼻腔吻合术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慢性患者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21-01/2022-12我院收治的慢性患者100例100眼,依据患者入院顺序编号分为对照组50眼(行新型鼻腔吻合术治疗)和观察组50眼(行新型鼻腔吻合术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术后6 mo随访,观察组患者术后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98%vs 84%,P=0.001),手术前后BCVA比较无差异(P>0.05)。术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6 mo,对照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比观察组低(均P<0.001)。术后6 mo,对照组复发9眼(18%),观察组复发1眼(2%),两组比较有差异(χ^(2)=-2.739,P=0.001)。结论:新型鼻腔吻合术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慢性患者效果佳,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秦牧戴振华冯少颖雷世奇雷冠雄易佳胜
关键词:丙酸氟替卡松慢性泪囊炎视力生活质量复发率
慢性患者经鼻内镜下鼻腔吻合术治疗效果的体会
2024年
目的:分析慢性患者经鼻内镜下鼻腔吻合术治疗效果的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88例的慢性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一组予以经鼻内镜下鼻腔吻合术,另一组予鼻外路径传统的鼻腔吻合术治疗,分别作为研究组和普通组,两组患者均给与围术期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三个月后,均未见溢、疼痛和道不通畅情况,疗效较好,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95.45%(42例),高于普通组的72.73%(32例)(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27%(1例),低于普通组的15.91%(7例)(P<0.05)。结论:慢性患者经鼻内镜下鼻腔吻合术的治疗并予以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疗效较好,其临床治疗效果与传统鼻外径路鼻腔吻合术相当,但患者满意度更高,术后并发症更少。
龚江凤
关键词:慢性泪囊炎
激光道成形术联合道置管对慢性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激光道成形术联合道置管对慢性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慢性患者8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单纯道置管治疗,观察组采取激光道成形术联合道置管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前及术后12个月眼表状态、河宽度、视力、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术前、术后两组患者液分泌量及膜破裂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河宽度及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术后两组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3例(6.98%)并发症,对照组出现4例(9.30%)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独置管治疗,激光道成形术联合道置管可提高慢性疗效、河宽度和患者生活质量。
李海涛王在凡翁晓春
关键词:激光泪道成形术泪道置管慢性泪囊炎
慢性微生物分布及其耐药性
2024年
目的了解慢性微生物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2年6月—2023年6月西安市第一医院104例慢性患者分泌物样本。采用自动化微生物鉴定药敏仪进行菌株鉴定。分别采用仪器法和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2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慢性患者细菌培养阳性率为74.04%(77/104),共分离出109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75株(68.81%)、革兰阴性菌23株(21.10%)、厌氧菌10株(9.17%)、真菌1株(0.92%)。葡萄球菌对莫西沙星、利福平和万古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80.00%、97.50%和100.00%。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MRS和MSS对左氧氟沙星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仪器法与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性试验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832,P<0.05)。结论葡萄球菌是慢性的主要致病菌,莫西沙星、利福平和万古霉素可作为治疗慢性的首选抗菌药物。
陈宇赵雅王林
关键词:慢性泪囊炎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耐药性
鼻内镜下钬激光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的疗效随访
2024年
探究鼻内镜下钬激光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我院2018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52例慢性患者,分组后对照组予以鼻腔吻合术治疗,观察组予以鼻内镜下钬激光鼻腔造孔术治疗,比较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更好,且各治疗指标情况更优(P<0.05)。同时,在术后随访阶段,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且生活质量量表得分更高(P<0.05)。结论 慢性患者采用鼻内镜下钬激光鼻腔造孔术治疗时治疗效果更为理想,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且在术后随访阶段,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也相对较低,手术治疗根治疾病的同时,对患者机体产生影响较低,患者能够在更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生活,所以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水平大幅度提升。
朱志冬毛庆杰蔡靖杨欣荣
关键词:鼻内镜钬激光泪囊鼻腔造孔术慢性泪囊炎
单眼慢性患者鼻中隔偏曲的情况观察
2024年
目的基于道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造影观察单眼慢性患者鼻中隔偏曲情况。方法纳入2019年7月—2021年2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单眼慢性患者181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道CT造影检查,观察鼻中隔偏曲情况,并测量顶部与底部到鼻中隔的垂直距离。结果(1)鼻中隔偏曲情况:有140例(77.35%)患者存在鼻中隔偏曲,其中鼻中隔偏向患侧的有113例(80.71%),鼻中隔偏向健侧的有27例(19.29%)。(2)顶部与底部到鼻中隔的垂直距离分析:患侧顶部到鼻中隔的平均垂直距离低于健侧顶部到鼻中隔的平均垂直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93,P=0.000);患侧底部到鼻中隔的平均垂直距离低于健侧底部到鼻中隔的平均垂直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38,P=0.000)。结论本研究发现单眼慢性多见于中老年女性患者,多伴有鼻中隔偏曲,且患侧到鼻中隔的垂直距离小于健侧到鼻中隔的距离。
莫亚艾贤琳姚月姣何雨香章蓉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
单纯吻合前瓣的改良式鼻腔吻合术对慢性患者溢情况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单纯吻合前瓣的改良式鼻腔吻合术对慢性患者溢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52例慢性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鼻腔吻合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单纯吻合前瓣的改良式鼻腔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3、6个月,观察组的吻合口肉芽组织形成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鼻黏膜上皮化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溢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道通畅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心理维度、社会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纯吻合前瓣的改良式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患者可防止周围肉芽组织形成,促进鼻腔黏膜上皮化,改善溢情况,也能减轻症反应,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马万琦李杰
关键词: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慢性泪囊炎

相关作者

陶海
作品数:524被引量:729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眼睛 泪道 泪道阻塞 泪小管 慢性泪囊炎
娄增新
作品数:18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邯郸市眼科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泪囊炎 KTP激光 中药 败酱草 KTP激光治疗
吴文灿
作品数:195被引量:332H指数:11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内窥镜 FDM 小鸡 形觉剥夺性近视眼 内镜
杨华
作品数:49被引量:171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安市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泪囊炎 消化内科 泪道阻塞 泪道逆行置管术 胃癌
许育新
作品数:32被引量:166H指数:9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泪囊炎 泪囊鼻腔吻合术 鼻内镜下 疗效观察 视觉诱发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