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79篇“ 总大肠菌群“的相关文章
- 水中总大肠菌群滤膜检测法影响因素
- 2024年
- 总大肠菌群作为水体受粪便污染的指示菌,其检出情况可以反映水体被粪便污染的程度,是评价饮用水水质安全的重要指标。滤膜法操作简便、价格相对较低,是检测总大肠菌群的常用方法。本文依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 5750.12—2023)总大肠菌群滤膜法进行检测,探讨了检测试剂和耗材对总大肠菌群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使用品牌C培养基和混合纤维素滤膜可以获得菌落形态清晰、计数结果较好的结果,杭州某品牌的滤膜检测结果有较好的稳定性。对比后选择品牌C培养基、孔径为0.45μm的杭州某品牌混合纤维素滤膜进行检测,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0.0%~107.5%,适用于总大肠菌群的检测,可以获得易于观察、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 张琦曹新垲尹宝国张宝华张明明
- 关键词:总大肠菌群滤膜法培养基
- 对生活饮用水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的检测
- 2024年
- 为了提高生活饮用水细菌总数检测和总大肠菌群生化鉴别水平,并顺利通过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组织的能力验证考核,上海建科检验微生物实验室从人、机、料、法、环、测几个方面着手,制定了相应的检测实施方案。不同的检测员根据考核盲样各自独立操作,并在细菌总数结果统计时进行互相验证计数;在总大肠菌群生化鉴别时,使用两种不同的生化试验来验证。实践证明:采用此方案能够准确检测生活饮用水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并达到能力验证考核要求。
- 吴丽萍
- 关键词:实验室间比对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
- 新型水中总大肠菌群与大肠埃希氏菌检测方法的应用分析
- 2024年
- 为应对水质突发情况,减少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文章对全自动微生物检测分析仪法的检测准确度、检测时间做了针对性的研究,并与国标中检测方法(酶底物法、滤膜法)检测实际样品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利用全自动微生物检测分析仪法分别检测高、低两种浓度的质控样品发现,所有检测结果均符合质控真值要求,检测结果可靠。利用梯度稀释并记录检测结果与时间发现,当样品浓度为0~1.0×10^(8)CFU/(100 mL)时,检测时间为2~18 h,样品浓度越高,检测时间越短。实际水样检测对比发现,全自动微生物检测分析仪法分别与国标中检测方法(滤膜法、酶底物法)检测结果配对t检验,总大肠菌群的配对t检验结果为P=0.122(>0.05)与P=0.351(>0.05),无显著性差异;大肠埃希氏菌的配对t检验结果为P=0.086(>0.05)与P=0.082(>0.05),无显著差异性。在保证数据准确性的前提下,利用全自动微生物检测分析仪法检测可以大幅缩短检测时间,适宜检测各类应急水质情况。
- 曹新垲张琦张明明尹宝国张宝华
- 关键词: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滤膜法酶底物法
- 生活饮用水总大肠菌群两种不同检验策略的应用有效性比照观察
- 2024年
- 比照观察两种不同检验策略(策略一:纸片法;策略二:多管发酵法)用于生活饮用水总大肠菌群的有效性。方法 对200份生活饮用水样本进行研究,时间为2023年1月-2024年1月。根据检验策略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有100份生活饮用水样本且接受纸片法,B组也有100份生活饮用水样本且接受多管发酵法。比较不同时期(其一,枯水期;其二,丰水期)、不同水样类型(其一,末梢水;其二,二次供水;其三,直饮水)的生活饮用水总大肠菌群的检出合格率、检出值。结果 最终统计结果表明,2组生活饮用水总大肠菌群的检出合格率、检出值为P>0.05。结论 检验生活饮用水总大肠菌群时,不管采用纸片法检验策略还是多管发酵法检验策略均可获得较高效果。
- 刘文华
-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总大肠菌群
- 一种基于实时荧光检测仪的大肠埃希氏菌和总大肠菌群同步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时荧光检测仪的大肠埃希氏菌和总大肠菌群同步检测方法。采用固定底物技术酶底物法,根据大肠埃希氏菌代谢产生葡萄糖醛酸苷酶作用于MUG,使其水解后释放的4‑甲基伞形酮在366nm紫外灯下产生蓝白色荧光和总...
- 吴昆玮 于浩然 雷瑾楠 汤璟珩 王诺嫣 叶雨舟 孙浩 黄娇媚
- 煌绿乳糖胆盐法改良饮用水中总大肠菌群常规检测的应用研究
- 2024年
- 探究煌绿乳糖胆盐法改良饮用水中总大肠菌群的常规检测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的研究过程中主要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上犹县城乡饮用水监测样本200份为研究对象,对200份城乡饮用水采用常规和改良后的煌绿乳糖胆盐法进行总大肠菌群检测,通过对上述常规和改良后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效率及灵敏度。同进采用标准菌株进行核对,比较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煌绿乳糖胆盐法用一步复发酵替代水质常规检测中的分离培养、涂片染色和复发酵等多个步骤,从而简化了实验步骤,缩短了检测时间,且灵敏度高。结论 煌绿乳糖胆盐法能更好的适应突发公共卫生快速检测的要求,值得在实际工作开展中进行大量的推广和应用。
- 李尤曾冬梅张晶
- 关键词:饮用水大肠菌群
- 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测定:滤膜法与光度法的比较被引量:1
- 2024年
- 本文采用滤膜法和光度法对生活饮用及其水源水中总大肠菌群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通过检测高浓度标准样品与低浓度标准样品发现,滤膜法与光度法相比:光度法检测结果相对误差更小,更接近于真值,其结果更为准确(光度法相对误差为-9%~10%,滤膜法相对误差为-17%~21%);光度法相对标准偏差小于滤膜法,其稳定性优于滤膜法(光度法相对标准偏差为1%~1.3%,滤膜法相对标准偏差为2.47%~2.76%);通过选取不同类型的实际样品分别用两种方法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经计算P=0.115,大于0.05。说明两种方法在统计学中具有相关性,无显著差异。采用光度法测定总大肠菌群具有操作步骤少,测定时间短,减少了人为误差,同时避免了测定时间对其结果的影响,特别适合应急检测。
- 王静刘溪南郭林水
- 关键词:光度法滤膜法
- 水质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测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水质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测定装置,包括垂直对称设置的测定结构,测定结构包括等距设置的测定组件,所述测定组件包括上端面可拆卸安装有盖体的培养基,所述盖体的外缘面上呈环形阵列开设有弧形通气槽...
- 陈利群鲁文鑫周彬鲍春泉杨黎敏
- 水质样品的色度对酶底物法测定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为了评估水质样品的色度变化对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测定的影响,采用酶底物法对5个色度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接种总大肠菌群数或粪大肠菌群一致的情况下,随着样品色度的增加,阳性反应的可判读阳性孔数逐渐减少,最终色度达到128倍或64倍时阳性孔数开始无法判读;另外,以色度0样品的总大肠菌群或粪大肠菌群测定值为参比,色度1样品的总大肠菌群或粪大肠菌群测定值与其无显著性差异,其余3个样品(色度2、色度3和色度4)的总大肠菌群或粪大肠菌群测定值变化均较大且差异极显著。综上所述,水质样品色度变化会影响酶底物法阳性孔数判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测定有色水质样品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邝小林
- 关键词:色度酶底物法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MPN
- 酶底物法检测水中总大肠菌群影响因素的探讨被引量:1
- 2023年
- 采用酶底物法测定水中总大肠菌群。通过正交实验从样品放置室温时间、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和稀释用水等方面探讨酶底物法测定水中总大肠菌群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验表明样品放置室温时间对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测定的影响因素最大,第二为培养温度,第三为培养时间,影响最低的为稀释用水。酶底物法测定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条件为:室温放置时间在20~23 min,培养温度在35.0~38.0℃,培养时间在24~28 h,采用稀释溶液(爱德士公司)、灭菌生理盐水(自配)来稀释样品。
- 吴海鹏
- 关键词:酶底物法总大肠菌群培养温度
相关作者
- 孙宗科

- 作品数:92被引量:265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 研究主题:空气微生物 细菌 微生物 培养基 酶底物法
- 李田

- 作品数:218被引量:2,156H指数:25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排水系统 固定膜 污染负荷 光催化氧化 排水管道
- 向正华

- 作品数:36被引量:101H指数:6
- 供职机构:玉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微生物污染 生活饮用水 市中心 卫生状况 沙门氏菌
- 吕警

- 作品数:54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乌鲁木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 研究主题:农产品检测 水质 农产品 农药残留 采样装置
- 权玉玲

- 作品数:30被引量:132H指数:8
- 供职机构: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食源性致病菌 天祝白牦牛 金黄色葡萄球菌 污染 即食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