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70篇“ 心肌应变“的相关文章
人工智能辅助测量心肌应变的研究进展
2024年
心肌应变是反映应力作用下整体或局部心肌形变程度的无量纲参数,可以量化检测心肌损伤,指导心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干预与预后评估。心脏超声、心脏CT、心脏磁共振均可被用来进行应变成像与分析,其中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是当下应用最为广泛的心肌应变检测手段。但由于人工分析心肌应变存在观察者间差异且所使用的成像系统和分析软件各有不同,测得的应变值在不同供应商中一致性和可重复性欠佳,限制了心肌应变参数的临床应用。而人工智能可以通过自动应变计算和图像质量评估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应变测量的缺陷,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该文重点介绍人工智能在超声、磁共振等影像学手段中辅助测量心肌应变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疾病诊断与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希望助力于提高应变测量的效率和一致性,推动心肌应变常规应用于临床,在心肌损伤及心功能评估中发挥增量作用。然而,目前大部分研究涉及的样本量较小,并且缺乏外部验证,其结果的可靠性还需进一步证实。
李昕欣边懿泽赵航姜萌
关键词:心肌应变人工智能心肌损伤
心脏MR组织追踪技术定量评估心肌淀粉样变性患者心肌应变
2024年
目的观察利用心脏MR组织追踪(CMR-TT)技术定量评估心肌淀粉样变性(CA)患者心肌应变的可行性。方法对20例免疫球蛋白轻链型心肌淀粉样变性(AL-CA,A组)、20例转甲状腺素蛋白型CA(ATTR-CA,B组)患者及20名健康受试者(C组)采集心脏MRI,以CMR-TT技术获得心肌应变参数;比较3组间左心室心功能参数差异,以及左心室各节段及整体心肌应变参数的差异,包括3D纵向应变(LS)、3D径向应变(RS)及3D圆周应变(CS)。结果A、B组左心室心功能参数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A与B组间左心室心功能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除心尖段RS(P=0.81)外,A、B组应变参数均低于C组(P均<0.01),而A与B组间应变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MR-TT技术可用于定量评估CA患者左心室心肌应变
何江凯崔晨马为王智刘佳李玮赵凯奈日乐徐莎莎邱建星
关键词:心肌淀粉样变性磁共振成像
自动心肌运动定量技术评估代谢异常肥胖者的左心室心肌应变功能
2024年
本研究旨在评估代谢异常肥胖者左心室心肌应变功能,以了解代谢异常对肥胖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9月该院招募了体检或住院人群118例,肥胖代谢异常组(n=48)、肥胖代谢正常组(n=40)和对照组(n=30)的参与者,所有参与者都接受了自动心肌运动定量技术的评估。比较三组的超声相关参数情况。结果 肥胖代谢异常组的AP4LS、AP3LS、AP2LS、LVGLS及LVEF均显著低于肥胖代谢正常组和对照组(P<0.05)。肥胖代谢异常组的LVMI、LVEDV、LVESV和LVEDD均显著高于肥胖代谢正常组和对照组(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是肥胖代谢正常组及对照组的LVMI、LVEDV、LVEDD没有差异(P>0.05)。结论 代谢异常肥胖者会出现体积增大,心肌增厚,心腔扩大,而自动心肌运动定量技术有助于早期发现LVEF保留的代谢异常肥胖者的心肌应变下降,为临床提供依据。
黄志强郑红韦馨
关键词:代谢异常肥胖心肌应变
心脏MR特征追踪技术定量评估梗阻与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左室心肌应变
2024年
目的:探讨心脏MR(CMR)特征追踪技术在评价梗阻与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左室心肌应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20年9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65例,其中梗阻性HCM(HOCM组)18例,非梗阻性HCM(NOHCM组)47例,再收集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组28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行CMR检查,扫描序列包括左室长轴位、短轴位电影序列和钆延迟强化(LGE)序列。通过后处理软件CVI42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左室最大室壁厚度(LVMWT)和LGE质量分数(LGE%)及左室心肌应变指标,包括整体长轴、径向、周向应变(GLS、GRS、GCS),整体舒张期长轴、径向、周向峰值应变率(GL-PDSR、GR-PDSR、GC-PDSR),收缩期长轴、径向、周向峰值应变率(GL-PSSR、GR-PSSR、GC-PSSR)。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卡方检验比较三组间连续变量和分类变量之间的差异,进行连续变量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HOCM组和NOHCM组LVMI、LVMWT、LGE%以及所有应变参数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亚组间比较,NOHCM组LVMWT、LGE%以及GLS、GC-PDSR均低于HOC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LVMI、LVMWT、LGE%与GLS呈中等程度正相关(P均<0.001),与GC-PDSR存在中等程度负相关(P均<0.001)。结论:HOCM和NOHCM患者存在相同的心肌力学改变,左心室GLS和GC-PDSR是评价HOCM和NOHCM患者早期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变化的重要指标,有助于指导疾病的管理和治疗。
高薇赵卫
关键词:心脏磁共振成像心肌应变肥厚型心肌病
伴发房颤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功能及心肌应变的磁共振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通过分析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中伴房颤(AF)或不伴房颤(N-AF)的心脏磁共振影像特点,探究房颤的发生与肥厚型心肌病磁共振影像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3年4月在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无锡明慈心血管病医院行心脏磁共振检查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85例,分成房颤组(22例)及非房颤组(63例),分析两组间临床资料及磁共振影像特征的差异。结果:房颤组较非房颤组年龄偏大(P=0.011);血清生化指标N末端B型利纳钛原(NT-ProBNP)、肌红蛋白(MYO)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09);AF组左心室形态指标左室最大室壁厚度(LVDM)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每博输出量(SV)均较N-AF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26);AF组的左心房形态指标左房前后径(LAAD)及左房最大容积(LAVM)均较N-AF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0),左心房功能指标左房射血分数(LAEF)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左心室应变结果发现两组间周向应变(CS)、径向应变(RS)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两组间左心房应变参数平均LA长轴应变(%)、平均LA AV交界应变(%)有统计学差异(P=0.005、P=0.005);两组延迟强化(LGE)阳性率及LGE定量指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回归分析中,年龄、NT-ProBNP、LAEF、LVEF、CS、LGE定量(%)为HCM发生AF的影响因素。结论:肥厚型心肌病中房颤患者的磁共振影像具有一定的特征。
李琼陈蒙刘雨蒙朱静芬吴帆王希明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房颤心脏磁共振影像学特征
基于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的心肌应变评估心肌淀粉样变性患者的预后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CMR?FT)技术的左心室心肌应变评估心肌淀粉样变性(CA)患者预后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并行CMR检查的33例轻链型CA患者,使用CVI42软件测量左心室整体和各节段(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水平的3D径向应变(RS)、周向应变(CS)、纵向应变(LS),通过随访生存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结果: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RS_(Basal)、RS_(Mid)、CS_(Basal)绝对值降低,患者预后较差(χ^(2)=8.177,8.386,8.386;P=0.004,0.004,0.003)。结论:CMR-FT技术用于左心室的心肌应变,特别是RS_(Basal)、RS_(Mid)、CS_(Basal)对于评估CA患者的预后存在临床价值。
刘佳李玮马为王智奈日乐赵凯何江凯徐莎莎连健秀邱建星
关键词:心脏磁共振心肌应变心肌淀粉样变性预后
基于CT获得的心肌应变参数在肥厚型心肌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 探讨基于CT获得的心肌应变(MS)参数在评估肥厚型心肌病(HCM)和高血压性心脏病(HHD)早期左室功能的可行性,以及该参数区分这两种疾病的能力。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2021年12月~2023年1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接受心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结果呈阴性的205例成年受试者。依据各组纳入及排除标准将受试者分为HCM组(n=70)、HHD组(n=65)和健康对照组(n=70)。采用后处理软件对3组的左室形态学特征、传统心功能参数以及MS参数进行了量化,比较参数的差异,以及对这两种疾病的鉴别能力。结果 相较于健康对照组,HCM与HHD组的左室壁最大厚度、左室质量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增高(9.25±1.68 vs 15.32±1.67 vs 18.01±2.24;56.64±19.57 vs 86.90±12.31 vs 106.27±19.56,P<0.001),而MS绝对值则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心肌整体周向应变,-25.80±3.74 vs-23.00±4.49 vs-21.03±4.97;心内膜下整体周向应变,-40.95±8.13vs-35.86±7.90 vs-31.85±9.16;心肌整体径向应变,81.26±37.76 vs 66.99±18.37 vs 55.31±23.19,P<0.001),其中以纵向应变降低最为显著(心肌整体纵向应变,-23.03±3.84 vs-19.86±2.22 vs-15.47±4.28;心内膜下整体纵向应变,-30.35±5.35 vs-25.01±3.62vs-21.92±8.16,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室壁最大厚度、左室质量指数和心肌整体纵向应变组合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30(敏感度为97%,特异性为83%)。结论 基于CT所获得的MS参数可以用于精确评估HCM和HHD患者的早期左室功能损伤,其中以纵向应变的损伤最为显著。所得参数中左室壁最大厚度、左室质量指数和心肌整体纵向应变的组合模型在区分这两种疾病时效果最佳。
何泽明郑敏文赵宏亮韩冬于楠张喜荣贺太平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计算机断层成像心肌应变
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评估肥厚型心肌心肌应变的meta分析
黄天虎
CT心肌应变在心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在心脏疾病的进展过程中, 早期确诊和对疾病进行监测尤为重要。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已被广泛应用于评估心脏整体射血功能, 然而LVEF仅代表左心室心腔容积变化百分比, 无法准确评估心肌局部收缩功能。CT心肌应变是一种量化心肌形变, 评估心脏整体和局部收缩功能的新方法。本文将重点阐述CT心肌应变的理论基础及其研究进展。
李娜李玉敏张凯璐史河水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心脏疾病心肌应变
心血管MRI特征追踪技术评估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心室心肌应变
2024年
目的:应用心血管磁共振成像特征追踪(cMRI-FT)技术评估长期马拉松运动对双侧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1名跑龄大于2年的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年龄(40.94±4.90)岁,跑龄(5.97±0.76年)]和16名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年龄(41.94±5.31)岁]进行cMRI检查,获得左室长轴位两腔心、三腔心、四腔心及心室短轴位电影序列图像,采用CVI42后处理软件分析和测量心脏结构和功能等相关参数,包括左、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舒张末期容积指数(EDVi)、收缩末期容积(ESV)、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SVi)、心输出量(CO)、心输出量指数(COi)、每搏输出量(SV)、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采用FT技术分析双侧心室的心肌应变参数,包括左、右心室整体及节段(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的纵向应变(LS)、周向应变(CS)和径向应变(RS)。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获得马拉松运动的相关参数(跑步年限、每周跑步时长及每周跑步距离)及临床参数[静息心率和体表面积(BSA)等]。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等方法比较2组间各项心脏定量参数的差异,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运动员组的心功能及跑步参数与心肌应变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马拉松组的静息心率和BS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马拉松组的左室质量分数(LVM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R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RVESVi)均显著升高(P<0.001);左心室整体径向应变(LV-GRS)、左心室整体周向应变(LV-GCS)和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RV-GLS)均显著减低(P<0.05);左心室基底段及中间段的径向应变,左心室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的周向应变均显著减低(P<0.05);但左心室整体及各节段的纵向应变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LVEF无显�
伍琪张恒锐孙娟弟陈云兵田鑫兰红琳
关键词:心血管磁共振成像心肌应变

相关作者

邓又斌
作品数:636被引量:2,241H指数:21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图 肥厚型心肌病 超声
卜军
作品数:268被引量:799H指数:1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主题:心肌 心脏磁共振 核受体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 急性心肌梗死
史河水
作品数:245被引量:1,782H指数:17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CT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CT诊断
陈明
作品数:1,043被引量:3,434H指数:2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研究主题:放射疗法 左心室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成像 非小细胞肺癌
李智勇
作品数:165被引量:787H指数:15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肺肿瘤 CT 体层摄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