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0篇“ 心功能状态“的相关文章
- 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衰竭改善心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的疗效分析
- 2024年
- 对于在患有冠心病并伴随左心衰竭的病人,评估介入性治疗对改善心脏功能和提高生活品质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方法 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抽取82例冠心病合并左心衰竭患者,随机抽签法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实验组(介入治疗)和对照组(常规内科治疗)。结果 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心功能指标、血脂水平和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合并左心衰竭患者实施介入治疗,能够更好改善患者心功能状态,优化生活质量。
- 李康
- 关键词:冠心病左心衰竭介入治疗心功能状态生活质量疗效
- 心脏磁共振下早期矛盾运动可多角度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心功能状态
- 2024年
-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MR)早期矛盾运动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特征、危险分层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2022年6月~2024年4月在我科住院并确诊的首发AMI患者77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24例,年龄61.75±11.92岁。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行罪犯血管血运重建术,并在术后平均1周内行CMR检查。根据心肌应变是否出现矛盾运动,将其分为矛盾运动组(n=47)和非矛盾运动组(n=30)。所有患者平均随访7月,统计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的发生。结果矛盾运动组患者的脑钠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高于非矛盾运动组,淋巴细胞计数低于非矛盾运动组(P<0.05)。两组病变支数、罪犯血管、Gensin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R结果显示,矛盾运动组患者的梗死面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微循环障碍容积高于非矛盾运动组(P<0.05),而左房射血分数、左室射血分数、梗死节段径向应变、梗死节段周向应变、梗死节段纵向应变、整体径向应变、整体周向应变、整体纵向应变均低于非矛盾运动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梗死节段周向应变、整体纵向应变可以独立预测患者是否出现心肌矛盾运动。在矛盾运动组患者中,MACEs事件发生率高于非矛盾运动组(P<0.05),其中矛盾运动是AMI患者在接受成功血运重建后发生MACEs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HR=2.551)。结论CMR可以多角度评估AMI术后心功能状态,为患者个体化治疗、改善临床预后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 丁斌王钧宋禧龙李尧丁丝雨王月燕宋宏伟李妙男王洪巨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磁共振心功能状态不良心血管事件
-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基础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心功能状态及运动耐力的影响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基础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液流变学、心功能状态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3年4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4例CHF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CHF基础治疗用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效果,包括心功能状态[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DI)]、运动耐力[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和峰值摄氧量]。记录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4.2%(48/57)比68.4%(3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治疗6个月后,2组心功能状态LVEDV和LVESV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222±4)ml比(226±5)ml、(100±4)ml比(102±5)ml](均P<0.05)。治疗6个月后,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3.1±1.0)mPa·s比(3.7±1.1)mPa·s、(1.2±1.0)mPa·s比(1.9±1.1)mPa·s],DI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0.51±0.23)比(0.41±0.24)](均P<0.05)。治疗6个月后,2组运动耐力中6MWT距离和峰值摄氧量长于/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长于/高于对照组[(509±6)m比(501±6)m、(22.4±2.9)ml/(kg·min)比(20.7±3.8)ml/(kg·min)](均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7)。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基础治疗CHF效果显著,使患者血液流变学趋于正常,对心功能状态和运动耐力具有积极改善作用。
- 吴茜何春杨徐超然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血液流变学心功能状态
- TTM视角下的匹配护理模式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身心功能状态及行为依从性的影响
- 目的:探讨跨理论(TTM)视角下的匹配护理模式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身心功能状态及行为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70例AML患者进行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每组例数相等。一组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方案,可设为对照组;一组...
- 李一平于红娇
- 关键词:TTM急性髓系白血病
- 心脏磁共振可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心功能状态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心功能状态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2年12月在我科住院并确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24例,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55.3±11.3岁。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并在术后5~7 d行心脏磁共振检查。应用电影成像技术分析心功能状态、是否存在反向运动和室壁瘤;组织追踪技术分析心肌各节段的应变能力;延迟强化技术分析心肌梗死部位、梗死面积大小和是否存在微循环障碍。结果梗死节段心肌应变分析显示:24例患者中,21例患者径向应变下降,18例患者周向应变下降,21例患者纵向应变下降,16例患者三向应变均下降;整体心肌应变分析显示:15例患者径向应变下降,10例患者周向应变下降,20例患者纵向应变下降,9例患者三向应变均下降;梗死节段心肌平均径向应变和周向应变低于整体心肌平均径向应变和周向应变(P<0.05),梗死节段与整体心肌纵向应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例患者出现心肌反向运动;左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者10例;LVEF未下降的14例,中心肌反向运动6例,梗死节段三向心肌应变下降6例,梗死区内微循环障碍7例,NT-proBNP水平升高7例。出现反向运动组患者LVEF、梗死节段心肌和整体心肌平均周向应变、纵向应变均小于末出现反向运动组患者(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LVEF与心肌整体应变、梗死节段应变和左房射血分数呈正相关关系,与心肌梗死面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体表面积比值、NT-proBNP水平和Genisini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梗死节段纵向应变的降低可以独立预测患者是否出现心肌反向运动。结论心脏磁共振技术可以多角度评价心功能状态,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早期心功能评估、治疗和干预,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 李妙男丁丝雨姚卓亚牛奇林宋宏伟马宜传丁斌胡司淦史晓俊高大胜王洪巨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磁共振心肌应变心功能
- 替格瑞洛对STEMI患者PCI术后血小板参数、心功能状态及不良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在心电图上有典型的ST段抬高的一类心肌梗死疾病,也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最危重的一种类型[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是STEMI的主要治疗方式,可通过改善患者血流灌注使血管再通.
- 金旭李徐慧美曾慧
- 关键词:氯吡格雷心肌梗塞血小板参数心功能
-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状态的影响
- 2022年
- 通过评价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心功能状态以及对其他方面的作用来判断此种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试验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合并心功能不全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2例,按照抽签的方式将72例患者分成两个组,其中36例录入到对照组,36例录入到研究组,实施不同护理模式,即常规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心功能状态、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是两组别要进行比较的主要项目。结果:(1)两个组别进行心功能比较时主要涉及到的是心功能分级、NT-Pro-BUN(N末端-脑钠素原)、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干预前的时间,没有见到差异,P>0.05;干预后的时间,研究组与对照组未有差异的是LVEF,而有差异的是心功能分级、NT-Pro-BUN,P<0.05;(2)两个组别进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时,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精神状态、躯体疼痛、健康状况为主要的内容,显示干预后均高于干预前,尤其是研究组,其比对照组更高,P<0.05;(3)两个组别进行治疗依从性比较时,可见研究组与对照组得到的是P<0.05,提示差异显著。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功能状态、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性改善,同时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适合采纳和推广。
- 陈育娟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心功能状态综合护理干预老年
- 探讨PERMA模式心理干预对行运动康复治疗的冠心病心力衰竭并焦虑抑郁患者心功能状态及自我和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究积极情绪(P)、投入(E)、人际关系(R)、意义(M)、成就(A)模式心理干预应用于运动康复治疗的冠心病心力衰竭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8月洛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1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性干预,观察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幸福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学干预,对比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和谐水平、心功能状态及遵医行为。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灵活性、自我刻板性及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6MWT)水平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诊、饮食、运动、用药、生活方式五个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自护能力测定(ESCA)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RMA模式辅助常规性干预应用于运动康复治疗中的冠心病心力衰竭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内心矛盾状态,提高遵医行为,改善心功能。
- 庆笑春
-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功能状态
- ICU急性颅脑疾病患者早期心功能状态的分析
- 2022年
-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疾病患者早期心功能参数的分布状况以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性调查了2009年1月~2014年12月共71位由于急性颅脑疾病而收住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研究对象于发病6 h内置入PICCO导管监测心功能等血流动力学参数。收集研究对象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GCS)评分、转归等一般资料,以及颅脑疾病的类别、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临床诊断资料;应用PULSION PiCCO plus容量监测仪测定心功能参数包括心功能指数(CFI)、全心射血分数(GEF)、左心室收缩力指数(dPmax)、心指数(CI)和每搏量指数(SVI)。根据患者28天转归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析急性颅脑疾病患者在发病早期各心功能参数的分布情况。结果死亡组和存活组2组GCS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2)。对2组发病后每天心功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后第2天、第3天、第4天和第7天dPmax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分别为0.012、0.016、0.025和0.029),死亡组均高于存活组;同时第3天CI水平和第7天SVI水平有显著差异(P分别为0.013和0.015)死亡组均低于存活组。进一步相关分析显示PICCO测得的心功能参数之间有着较好的相关性,但dPmax与GEF(r=0.02,P=0.750)和SVI(r=-0.02,P=0.622)之间无相关性,同时除了CI与GCS评分(r=-0.07,P=0.133)无相关性外,其余各心功能参数均与GCS评分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中CFI和dPmax与GCS评分呈负相关关系。而偏相关分析显示,无论总体患者还是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其心功能变化与发病天数均无相关性。进一步的生存分析显示第2天CFI、第3天CFI、第2天dPmax、第3天dPmax和第1天的CI对28天生存情况有影响(P分别为0.038、0.019、0.035、0.020和0.019),CFI、CI降低的患者生存率明显降低,以及dPmax正常的患者生存率明显降低。结论急性颅脑疾病患者发病后
- 王征贺春晖贺春晖骆勇贾文钗钟春妍
- 关键词:脑心综合征心功能
- 左心功能状态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运重建治疗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探讨左心功能状态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运重建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行血运重建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28例,根据血运重建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和心力衰竭情况分为LVEF>40%无心力衰竭组(美国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I级)61例,LVEF>40%合并心力衰竭组(美国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Ⅱ~Ⅳ级)42例,LVEF≤40%组25例。记录各组患者人口学特征、院内死亡情况、血运重建史、血运重建和药物治疗情况;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血运重建前检测血清肌酐和血红蛋白水平,血运重建后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记录生存情况。结果 年龄、收缩压、心率、肌酐水平、血红蛋白水平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LVEF≤40%组患者年龄、心率明显高于LVEF>40%无心力衰竭组、LVEF>40%合并心力衰竭组,LVEF>40%无心力衰竭组患者年龄、血运重建史比例水平明显高于LVEF>40%合并心力衰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VEF≤40%组患者收缩压、肌酐水平明显低于LVEF>40%无心力衰竭组、LVEF>40%合并心力衰竭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LVEF>40%无心力衰竭组、LVEF>40%合并心力衰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运重建治疗方案、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比例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LVEF≤40%组和LVEF>40%合并心力衰竭组患者PCI治疗率、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比例明显低于LVEF>40%无心力衰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VEF≤40%组患者院内死亡率和长期死亡率均明显高于LVEF>40%合并心力衰竭组和LVEF>40%无心力衰竭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VEF>40%合并心力衰竭组院内死亡率和长期死亡率高于LVEF>40%无心力衰竭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 徐以泽高新春葛恒松
- 关键词:左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血运重建预后
相关作者
- 吴伟春

- 作品数:95被引量:246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二尖瓣反流
- 徐楠

- 作品数:51被引量:9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主动脉瓣狭窄 超声评价 瓣膜置换术后
- 万琳媛

- 作品数:47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研究主题:超声评价 颈动脉 超声心动描记术 颈动脉弹性 外周动脉病变
- 张茗卉

- 作品数:28被引量:8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描记术 肺动脉高压患者 肺阻力 心室重构 机械瓣
- 李雯

- 作品数:201被引量:485H指数:13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气道炎症 气道上皮细胞 哮喘 支气管哮喘 细胞自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