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7篇“ 心下痞“的相关文章
《伤寒论》“”浅析
2024年
后世医家对“”的认识与《伤寒论》中“”存在较大差异。通过整理《伤寒论》中“”相关内容,分析“”的临床特征,并与相似症状进行鉴别,总结其治疗法则。
汪民民胡子毅
关键词:伤寒论心下痞
李秀云用泻汤治疗消化道肿瘤术后经验
2023年
消化道肿瘤术后胃肠功能麻痹属中医“满”等范畴[1]。术后“金刃所伤”,损伤脾胃,脉络损伤,瘀血停滞,脾胃升降失调,中焦气机不利,腑气不通[2],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纳差、恶欲呕等,影响患者术后康复[3]。《伤寒论》首次提出“”的概念,指出其症状主要为“但满而不痛”,是由外邪侵内、热邪伤中、痰气交阻等所致[4]。
植俊华戴子晴李秀云
关键词:心下痞泻心汤腑气不通热邪
陶海燕治疗经验浅析
2022年
此文介绍陶海燕治疗的经验。陶海燕根据居民生活饮食习惯总结出的治疗经验,临床疗效显著。陶海燕认为:病如无赖,赶不走,还打不走,缠绵反复,难以治愈。主要因胃脘部受凉和生大气所致。总病机是中焦脾胃气机不畅,升降失职。虽在胃,还与肝、脾密切相关。临床可分为3型:肝气犯胃型、脾胃虚寒型和湿热阻胃型。急性期以疏肝健脾为主。慢性期需辨寒热。寒证温中健脾,疏肝化;湿热证清热化湿,和胃消
马慧谭超
关键词:心下痞胃脘部肝气犯胃脾胃虚寒名医经验
《伤寒论》论治“”的思路与方法被引量:11
2022年
《伤寒论》首次明确“”的病名,指出“”的病位乃胃脘部,其症候特征是胃脘部满闷不适,按之柔软而不痛。食饮不节、误误汗伤中、水饮内停、寒热错杂是《伤寒论》“”主要病因病机,而中焦枢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调是其基本病机特点。《伤寒论》论治“”,指出应遵“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基本原则,还需分清寒热与虚实、表里之有无,分别提出了先表后里的桂枝汤和大黄黄连泻汤,表里同治的桂枝人参汤,泻热和胃的大黄黄连泻汤,平调寒热法的半夏、生姜、甘草泻汤,扶阳泄热消的附子泻汤,温阳化气行水的五苓散及和胃化痰降逆的旋覆代赭汤证治,临证充分体现《伤寒论》治疗“”集理法方药于一体和辨证论治的诊疗思路。
胡建鹏李佩佩
关键词:《伤寒论》心下痞辨证论治
基于中焦为枢理论运用调肝理脾法治疗被引量:1
2022年
此文从中焦为枢理论出发,阐述中焦枢机和脾胃枢机对人体五脏六腑的重要作用,以及枢机不利致使水湿痰瘀百病皆生的机理。而乃枢机不利,气机郁滞所致的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也是其他疾病常见的伴随症状,通过采用调肝理脾法运转枢机,使脾气得升,胃气得降,气机得开,气得消,从而有效地控制的进一步发展,降低其复发几率。
王玉红杨琳王健(指导)
关键词:调肝理脾法心下痞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牛学恩教授运用腹诊诊治用药经验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对牛学恩教授治疗的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牛学恩教授治疗用药经验及学术思想,完善名老中医经验总结,为临床运用腹诊治疗提供思路与方法。方法:收集牛学恩教授于201...
李倩倩
关键词:心下痞腹诊经方用药经验
《伤寒论》“”论治方法臆度被引量:1
2021年
《伤寒论》中有关“”的论述条文,现今教材、讲稿多视其为太阳病变证,仅择部分进行讲解。尤其对于十枣汤证、五苓散证、赤石脂禹余粮汤证、桂枝人参汤证、大柴胡汤证,或将其归属“其他证”“证类证”等未作详解,或置于它篇不予统观,而临床医家亦常避而不谈。笔者认为,张仲景“”相关论述虽条文散落,然综合视之则因机证治齐全、理法方药俱备,行文完整,结构紧密,集之可独立成篇。若行筛选断取,虽摘释精当,亦不免割裂之嫌。进而提出,若解“否卦”之意而依八纲辨证之法、方剂对偶之术,以观张仲景行文法要,则《伤寒论》“”相关条文所论,理法完备,方药精当,不可仅以太阳病变证而忽视之,更不宜随意截取,失其全貌。
张厂
关键词:伤寒论心下痞对偶
牛学恩教授运用腹诊诊治经验探析被引量:3
2021年
腹诊是一种具有传统中医特征的诊治方法。是发生于部位的满,又可称为胃,包括自觉症状和他觉症状。牛学恩教授运用腹诊诊治,简单实用、客观,易于掌握,且临床疗效显著,可为临床医生尤其是基层医生提供一种简单直接的临床方法和新思维。同时,继承发展腹诊也是新时代中医学者守正中医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迫切要求。
李倩倩牛学恩娄方敏耿晓星
关键词:腹诊心下痞经方
《伤寒论》治疗之角药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角药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以辨证论治为前提,利用中药的基本特性,将三味中药以互成犄角之势配伍。满,以胃脘部满闷不舒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主要病机为胃中空虚、寒逆热陷,以脾胃亏虚为本,气机升降失调、寒热错杂为标。张仲景创立了诸泻汤为主的多首方剂治疗,方中蕴含了多个角药,包括半夏泻汤之黄连、干姜、人参;大黄黄连泻汤之大黄、黄芩、黄连;附子泻汤之附子、大黄、黄连;五苓散之茯苓、桂枝、白术;四逆散之柴胡、枳实、芍药;理中丸之人参、干姜、白术;补虚扶正之人参、大枣、甘草;黄连汤之半夏、干姜、人参等。
何丹郭龙龙张家林裴瑞霞
关键词:角药心下痞《伤寒论》
从气机角度看的消化身观被引量:3
2020年
满指以自觉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其中满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在胃脘部出现的症状,又多称为胃。《伤寒论》中对有较为全面的论述,包括热、寒热错杂及其他相关证。消化身疾病指精神理、社会、环境等因素在消化系统疾病发生、发展、防治与预后过程中密切相关的器质性病理改变和(或)功能障碍[1]。常包含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等西医学疾病,治疗时应融入消化身理念。的核病机为中焦气机塞,情志因素也与气机相互作用,因而以此为桥梁,可从气机角度探讨的消化身观。
李梦缘刘汶
关键词:气机心下痞情志中焦

相关作者

陈萌
作品数:112被引量:491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伤寒论》 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 拆方 胃电节律失常
赵一娜
作品数:23被引量:138H指数:8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化湿汤 临床疗效 临床疗效观察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
李倩倩
作品数:12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腹诊 心下痞 经方 诊治 大学生
罗伟生
作品数:214被引量:996H指数:16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肝纤维化 荔枝核总黄酮 肝星状细胞 大鼠肝纤维化 中医药
刘斌
作品数:38被引量:106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转移酶活性 酵素 辅治 颈动脉易损斑块 靶向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