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篇“ 德性幸福观“的相关文章
寻孔颜乐处——周敦颐德性幸福观的衍化进路被引量:1
2024年
孔颜之乐是儒家德性幸福的典范,孟子以“君子有三乐”承续发展。周敦颐教诲程颢、程颐“寻仲尼颜子乐处,所乐何事”,开创宋明理学的重大课题--寻孔颜乐处。周敦颐不仅明确地将“孔颜之乐”作为儒家德性幸福的核心标识,而且在德性幸福的本原、结构和境界等方面作出诸多新阐发。《太极图说》由“太极”而“立人极”,将宇宙本体论与人生道德论相结合,凸显儒家德性幸福的本原;“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鲜明展示了“内圣外王”式的现实德性幸福,儒家幸福观在德行与事业、本体与工夫的结构平衡中得以巩固;“吟风弄月”“阿童乐趣”带有佛道思想中自然、超然的色彩,升华了孔子所谓“吾与点也”之意,从而使儒家德性幸福越发呈现出一种圣贤气象或精神境界。“寻孔颜乐处”意味着儒家德性幸福的崭新图景,对德性幸福的现代转型具有启示意义。
张方玉
关键词:周敦颐孔颜乐处太极
以德为先,感受教师职业幸福——基于“德性幸福观”的理性思考被引量:1
2015年
德性幸福观就是将德性作为幸福的重要内容的一种幸福观。基于传统德性幸福观的思考笔者发现,德性幸福应该是生理层面、心理层面和伦理层面的和谐统一。但是生理层面的满足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层在于心理层面和伦理层面的幸福。教师做到以德为先,修以养德、炼而获能、教书育人,就能体验满足感、追求成就感,体验到职业幸福
朱露露
关键词:德性教师
制度伦理视域下的高校德育研究——以孔子德性幸福观为中心
2015年
德性幸福是孔子幸福观的主要素之一,其德性幸福的实现依托于主体理想人格内化,在这一点上孔子的德性幸福观与高校学生德育工作有着理论内核式的相通,即都强调主体对于德性规范的内化。然而,孔子德性幸福是对行为主体行为自觉的高位思考,他预设着"德福一致",这一德性实施路径具有理想性,它难以抵制美德口号下的虚伪人格以及普遍的社会道德失范。因此,孔子德性幸福缺失了保障个体美德实现的社会制度伦理上的"善",这与当前高校德育研究中所面临的困难及解决问题的路径是相同的。因此,孔子德性幸福观对高校德育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试图从制度伦理的视角来对孔子德性幸福观进行解读,并试图揭示出德性幸福观与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相同困境。
陆模兴
关键词:德性德育
亚里士多德德性幸福观启示——基于《尼各马科伦理学》
2014年
幸福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现实活动和理想追求。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幸福问题是主体性的问题,并且与善、德性等问题有紧密的逻辑关系。他认为最高的善就是幸福,幸福是灵魂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德性原则即中道,思辨活动是至上的幸福。他在其伦理学代表作《尼各马科伦理学》中告诉人们,只有按照德性生活,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他的德性幸福观启示我们在追求幸福时应当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个体幸福与集体幸福的关系,重视理智德性,提高实践智慧。
毕桂芝马金国
关键词:德性思辨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观探究 ——一种政治哲学视角的解读
近代以来,西方伦理学走向了“理论”构建,搁置甚至弃置了“实践”的一面,以功利主义与义务论为代表的近代伦理学派在确定道德原则时聚讼不已,冲突不断,而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中“理论”和“实践”是合一的,其思想无疑对近代伦理学冲...
刁建树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文献传递
康德实践理性视域中的德性幸福观被引量:1
2013年
传统伦理思想中人们对幸福的追求有感性主义幸福论、理性主义自我实现论以及宗教禁欲主义,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幸福与道德相割裂的疑难。康德坚持"道德不是幸福,但道德是配享幸福的条件"。德性幸福观,是对传统物质主义幸福观的批判,也是对传统理性主义自我实现论者道德即幸福以及宗教德福轮回思想的审视和提升。康德的幸福观与其实践理性的理念是密切结合的,知性和理性、自然和自由的区分以及形而上学的道德自由指向,构成其实践理性理解的前提;德性幸福观是其实践理性的贯彻和道德自由的体现。
杨伟涛
关键词:道德自由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观启示被引量:4
2011年
亚里士多德认为,最高的善就是幸福,幸福就是灵魂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德性即中道,思辨活动是至上的幸福。他的幸福观启发我们在追求幸福时应当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个体幸福与集体幸福的关系。
吴伦水罗金彪
关键词:灵魂德性中道思辨
义利·德性·成人--从“义利之辨”看孔子德性幸福观及理想人格的确立被引量:5
2011年
孔子的"义"内含"仁"与"礼"两大因素,在外延上展开为"义德"、"义政"、"义利"三个方面。从幸福观一般原则的意义上看,孔子的义利规定着幸福观德性基调和现实品格,表现为重公利轻私利、重精神轻物欲的整体倾向,同时也客地确认了功利的正当性。这种规定和确认是孔子在对现实生活的辩证分析中完成的。孔子的义利探讨的不仅是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而且关乎理想人格的成就,"成人"意义上的义利在内在和深层意义上确立了孔子德性幸福的基本原则。
王林
关键词:孔子义利之辨成人
再析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观
2009年
什么是幸福这个问题,在哲学中,是个极其重要的伦理学范畴。古往今来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理解,但大都认为幸福是人生生活的潜在动力和最终目标。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至善,是符合德性的现实活动并且与感快乐相协调;个人幸福与城邦幸福是一致的;幸福就是至善、符合德性、快乐、公正、完满、自足的生活。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对托马斯.阿奎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韩军
关键词:至善德性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观及其现实意义
2009年
幸福是古希腊伦理学思想的重要范畴。亚里士多德对德性幸福观进行了深刻、全面、系统的阐述,其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时至今天,他的德性幸福观对于个人的道德素质的提高从而进行道德建设,仍有很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史秋培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德性幸福观

相关作者

宋鸽
作品数:8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国际石油价格 价格波动 可持续发展 石油 鲍德里亚
马杏苗
作品数:13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究主题:亚里士多德 马克思主义 共在 伦理学 终极关怀
沈璿
作品数:23被引量:79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研究主题:教师 教师伦理 师德 师道 互联网
张乐
作品数:30被引量:89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混凝土 细观损伤 氧化钒 复合粉体 混合粉末
鲁东海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
研究主题:新闻价值 救治 电视新闻 道德冲突 亚里士多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