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3篇“ 微囊化肝细胞“的相关文章
微囊肝细胞移植代偿功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微囊肝细胞移植对脏功能的代偿能力。方法以D-氨基半乳糖胺(D-gal)作为脏毒剂,构建SD大鼠急性功能衰竭模型。通过腹腔移植分别植入微囊肝细胞和游离肝细胞。结合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多项血生指标以及模型动物生存率比较,评估植入细胞功能衰竭的代偿能力。结果细胞植入后12 h开始对模型动物的指标ALT、AST、TBIL、ALB产生影响,其影响力在细胞植入后24-48 h达到高峰。对比游离肝细胞,微囊肝细胞移植对各项指标的改善尤为明显,且动物的存活率最高。结论微囊肝细胞腹腔内移植有助于提高药物诱导急性功能衰竭大鼠的存活率,可明显改善急性功能衰竭模型大鼠的功能。
孙丽霞刘大伟刘芳范新娟赵国强
关键词:肝细胞微囊化肝衰竭
基于多聚鸟氨酸的海藻酸微囊肝细胞体内移植治疗衰竭大鼠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本研究探讨海藻酸钠-多聚鸟氨酸-海藻酸(A-PLO-A)和海藻酸钡-多聚鸟氨酸-海藻酸(B-PLO-A)两种新型微囊作为细胞移植载体的效果。两种微囊包裹小鼠肝细胞后,植入D-氨基半乳糖腹腔注射法制备的急性衰竭模型大鼠体内,观察大鼠死亡率,检测微囊肝细胞的生长、增殖、代谢的情况,以及能否有效改善衰大鼠的功能。实验分为A-PLO-A空微囊、B-PLO-A空微囊、移植游离的肝细胞、A-PLO-A微囊肝细胞、B-PLO-A微囊肝细胞五组。研究结果表明,单纯的空微囊衰大鼠病情无缓解作用,移植后两个空囊移植组3d死亡率均达到了100%。游离肝细胞组、A-PLO-A微囊肝细胞组和B-PLO-A微囊肝细胞组大鼠的ALT、AST、ALB水平均有所恢复,4周时微囊移植组的上述指标均优于游离肝细胞组,说明微囊肝细胞移植有效缓解了脏损伤的程度,治疗效果好于游离肝细胞组。微囊肝细胞组大鼠的存活率明显高于空囊移植组和游离肝细胞移植组;4周后回收的微囊表面光滑,无细胞包裹,无纤维。研究结果提示基于多聚鸟氨酸的海藻酸微囊物理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良好,适合作为肝细胞体内移植的载体。
王健徐丽明汤京龙王硕王春仁
关键词:微囊肝细胞肝脏
微囊肝细胞用于亚硝酸钠细胞毒性效应评价
目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水体和食品当中,进入人体的硝酸盐通过血液循环先到达唾液腺再分泌至口腔,经细菌还原为亚硝酸盐后最终摄入体内。低浓度的毒物往往存在对生物体毒物兴奋效应,低水平的亚硝酸钠暴露对细胞生物学效应实验研...
王秋艳于灵牛承辉秦朝秋
文献传递
适用于海藻酸钠-壳聚糖微囊肝细胞RNA提取的破囊方法
2013年
目的验证不同破囊液裂解载肝细胞海藻酸钠一壳聚糖(AC)微囊获取高纯度RNA的可行性。方法破囊液A基本成分为0.1mol/L二水合柠檬酸三钠;破囊液B的基本成分为0.2mol/L碳酸氢钠和0.06mol/L二水合柠檬酸三钠。将载可逆性永生肝细胞(Hepli4)的AC微囊分别用破囊液A(A组,n=5)和破囊液B(B组,n=5)处理。破囊后,Trizol法提取总RNA,RT-PCR法检测脏特异性功能基因。结果A组细胞中可见微囊碎片残留.而B组细胞中基本观察不到微囊碎片。A组和B组RNA样品的A—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260/A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RNA获得率为(8.69±0.59)μg/10。细胞,A组为(2.39+0.32)μg/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9,P〈0.05)。以B组的RNA为模板,可检测到谷氨酰胺合成酶(GS)、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IAl)、白蛋白(ALB)等脏特异性功能基因。结论以碳酸氢钠-二水合柠檬酸三钠破囊液处理载肝细胞AC微囊,能避免微囊成分污染,获得高纯度RNA。该破囊液可应用于AC微囊肝细胞的基因表达研究。
赵立夫杨英潘小平李兰娟
关键词:RNA肝细胞
解毒活血汤联合微囊肝细胞移植对急性衰竭大鼠Caspase-8、BID的影响
2012年
目的解毒活血汤联合微囊肝细胞移植对急性衰竭大鼠Caspase-8、Bid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衰动物模型随机分成模型组、裸肝细胞移植组、微囊肝细胞移植组、解毒活血汤联合微囊肝细胞移植组。造模后24 h、48 h、72 h、120 h和168 h测定ALT、AST,免疫组法检测Caspase-8、Bid表达。结果解毒活血汤联合微囊肝细胞移植组ALT、AST下降,48 h、72 h与裸组、微囊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毒活血汤联合微囊肝细胞移植组Caspase-8、Bid表达下降,48~168 h较裸组、微囊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活血汤联合微囊肝细胞移植显著改善衰大鼠功能及预后。
诸葛璐潘陈为林巍林士毅方佩佩林海龙金玲湘
关键词:急性肝功能衰竭肝细胞移植微囊化解毒活血汤CASPASE-8BID
微囊肝细胞移植对急性功能衰竭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2011年
目的 动态分析微囊肝细胞移植对急性功能衰竭(ALF)大鼠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D-氨基半乳糖诱导建立ALF大鼠模型18 h后,分成ALF模型组、裸肝细胞移植组和微囊肝细胞移植组各50只大鼠.造模后24、36、48、72、120、168和240 h取各组大鼠组织.免疫组织学法检测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半定量RT-PCR检测VEGF mRNA表达.多组样本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与ALF模型组比较,裸肝细胞移植组和微囊肝细胞移植组大鼠组织中PCNA表达量在36 h开始即显著增高(F=26.26,P〈0.05).与ALF模型组和裸肝细胞移植组比较,微囊肝细胞移植组大鼠组织中VEGF表达量从36 h开始明显升高(F=25.44,P〈0.05),且下降也较缓慢,在240 h表达量仍显著高于ALF模型组和裸肝细胞移植组(F=220.25,P〈0.05).造模24 h,裸肝细胞移植组VEGFmRNA(56.7±9.1)开始高于ALF模型组(48.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4,P〈0.05),而微囊肝细胞移植组(100.7±1.9)在48 h开始显著高于裸肝细胞移植组(94.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82,P〈0.05),至240 h时,表达量仍显著高于裸肝细胞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70,P〈0.05).结论 微囊肝细胞移植可增加ALF大鼠组织中VEGF的表达,促进肝细胞的再生.
许烂漫黄瑜王晓东黄卡特王蓉蓉高峰陈永平
关键词:微囊化肝细胞肝再生
微囊肝细胞移植对急性功能衰竭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动态分析微囊肝细胞移植对急性功能衰竭(ALF)大鼠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D-氨基半乳糖诱导建立ALF大鼠模型18 h后,分成ALF模型组、裸肝细胞移植组和微囊肝细胞移植组。造模后...
许烂漫黄瑜王晓东黄卡特王蓉蓉高峰陈永平
关键词:急性肝功能衰竭内皮生长因子
文献传递
基于多聚鸟氨酸的海藻酸微囊肝细胞体内移植治疗衰的研究
本研究主要探讨海藻酸钠-多聚鸟氨酸-海藻酸(alginate-PLO-alginate,A-PLO-A)微囊和海藻酸钡-多聚鸟氨酸-海藻酸(Ba-alginate-PLO-alginate,B-PLO-A)两种新型微囊包...
王健邱丽媛徐丽明王春仁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肝细胞
文献传递
适用于生物人工微囊肝细胞的大规模冻存研究
在我国,由病毒性炎及药物性损害导致的急性衰竭,其病情危急,死亡率很高。生物人工可以使患者过渡到移植或自身肝细胞再生,因此一直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而生物人工的开展,需要大量的肝细胞。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肝细胞库...
张安业
关键词:微囊化肝细胞人工肝
组织Cyclin D1 mRNA在微囊肝细胞移植治疗 急性衰竭大鼠模型中的动态变及意义
目的研究探讨微囊肝细胞腹腔移植后衰竭大鼠组织中Cyclin D1 mRNA的变和意义。方法用Seglen改良二步胰酶灌注法制备微囊肝细胞。将SD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和造模组。建立急性衰竭(ALF)大鼠模型,将造...
陈均亚陈永平林海龙陈益平汪洪娇
关键词:急性肝衰竭微囊化肝细胞移植周期蛋白D1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陈永平
作品数:686被引量:1,131H指数:13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急性肝衰竭 急性肝功能衰竭 肝纤维化 大鼠肝组织 肝硬化
王晓东
作品数:168被引量:246H指数:8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肝衰竭 急性肝功能衰竭 微囊化肝细胞 肝纤维化 耐药性
许烂漫
作品数:100被引量:99H指数:6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急性肝功能衰竭 急性肝衰竭 脂多糖受体CD14 肝衰竭 微囊化肝细胞移植
林海龙
作品数:62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
研究主题:微囊化 肝细胞 急性肝功能衰竭 睾丸支持细胞 急性肝衰竭
黄瑜
作品数:66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肝功能衰竭 急性肝衰竭 变化及意义 脂多糖受体CD14 微囊化肝细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