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84篇“ 强降水分析“的相关文章
- 登陆北上台风结构变化及其引发的辽东半岛强降水分析
- 2024年
- 登陆北上进入渤海的热带气旋多能引发辽东半岛强降水。利用《热带气旋年鉴》、云顶亮温和ERA-Interim全球再分析资料,对北上过程中引发辽东半岛强降水的7个台风进行动态合成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台风登陆北上过程中靠近中纬度高空槽,变性为半冷半暖结构,非对称结构明显;环境风垂直切变明显增大,台风垂直结构发生明显倾斜,其北侧中尺度对流活动发展旺盛,强降水主要分布在顺垂直切变方向的左侧。台风北上过程中与偏南风低空急流相连接,强度衰减缓慢,对流活动持续维持并有所加强。台风北上靠近槽前偏西风高空急流入口区,对流层高层辐散增强,有利于台风低压环流的维持及强降水的产生。槽后冷空气自台风西北侧对流层中高层倾斜下沉,向东南楔入低层,触发台风的东北侧、东南侧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深厚的上升运动发展。辽东半岛处于台风北侧强对流区,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
- 梁军张胜军贾旭轩冯呈呈李婷婷李思绪
- 关键词:强降水辽东半岛
- GPS/PWV与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的短时强降水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针对全球升温、极端天气增加、我国西北短时暴雨增多等现象,该文结合ERA5降水数据和气象站采集的实际降水量,利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GPS观测数据反演的GPS/PWV对一次短时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GPS/PWV的积累和变化与实际降水发生时刻及降水量具有密切联系,特别是GPS/PWV在陡升陡降及高位震荡与降水实际发生具有较强的对应关系,对GPS/PWV应用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短时强降水预报及防灾减灾等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②ERA5数据记录的降水事件与气象站记录的实际降水的发生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但降水发生时刻及降水量与实际降水相比准确性较差。该研究对于增强数值同化和机器学习在短时暴雨及极端天气等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 窦世标付乃锋涂宏京谷守周李博李博
- 关键词:强降水降水预报灾害防治
- MJO背景下文山州区域强降水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文山州近40年降水和MJO指数数据分析表明:文山州强降水过程年均6次;强降水过程主要出现在6月~8月,7月最多,2月和4月最少。强降水主要发生在夏季,其次是秋季。冷锋切变型和两高辐合型是最重要的强降水影响系统,其次是台风型和西风槽切变型。春季,秋季和冬季都是以冷锋型的强降水为多,夏季以两高辐合系统影响下强降水出现最频繁。MJO位于第1和第6位相时发生强降水最多,其次是第2和第3位相,位于第7位相时强降水最少。冷锋切变型影响下,MJO位于位于第6和第8位相时强降水次数最多;西风槽切变型强降水位于第4和第5位相时发生次数最多;台风型强降水位于第7位相时发生次数最多。各个系统影响下无论MJO强弱均有强降水发生,总体上MJO平均强度大于1。
- 冯德花吴佳麟
- 关键词:MJO强降水
- 中国区域逐小时地面—雷达—卫星三源降水融合实况产品在阜新地区短时强降水分析中的应用
- 2022年
- 利用了2017-2020年5-9月份逐小时阜新地区融合和站点资料,分析了两种资料在阜新地区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上的异同点。结果表明:①空间分布特征相近,局地特征融合资料更加细致。②出现最多的地区主要是在阜新县西北部、彰武县西北部和东南部,站点资料在阜新县西南部短时强降水发生也比较多,而融合资料并没有表现。③月和日分特征较为一致。月分布6-8月最多,呈夏季多发性。日分布呈单峰型,17-18时最多,呈傍晚多发性。
- 张丹梅赵振宇万楠楠谭婷婷
- 关键词:短时强降水
- 基于卫星融合降水资料的河北省暖季短时强降水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1998-2018年6-9月0.1°×0.1°分辨率的逐小时卫星融合降水资料,分析河北省暖季短时强降水(1 h降水量≥20 mm)的空间分布、日变化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短时强降水过程的平均小时降水量、降水频次、降水强度、峰值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其中东部沿海降水量最大,太行山和燕山的迎风坡附近存在降水大值中心,此分布特征与地形高度的走向基本一致。河北省短时强降水过程存在明显日变化,短时强降水多发时间与降水量大值出现时间集中分布在15-21时,其中18-19时强降水发生频率高、强度大、范围广。强降水日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有两个:一是扰动风场对河北省西北山区和西南平原的惯性震荡动力辐合作用,二是扰动风场对南部水汽输送的增强作用。太行山东部的坡度结构、非地转风垂直切变以及山地-平原螺线管(MPS)环流日变化是太行山东麓强降水集中爆发的主要原因。
- 李国翠刘伟邓德钰李艳李艳
- 关键词:短时强降水地形暖季
- 台风“潭美”(1312)倒槽影响江汉平原强降水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利用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GFS(Globle Forecast System)0.5°×0.5°再分析资料以及FY⁃2E卫星TBB资料等分析2013年8月23-24日发生在湖北江汉平原的强降水机理。结果表明:23日傍晚登陆的热带低压“潭美”(1312)南北走向850 hPa倒槽在江汉平原上空停滞,江汉平原西部宜昌站与东部武汉站低层都是暖平流,但高层只在武汉出现冷平流,江汉平原先后受到两个α深对流云团影响,短时强降水站次较少、降水量较小。24日傍晚冷空气从黄河下游南侵,850 hPa倒槽在江汉平原顺时针旋转为西南至东北走向,豫鄂之间925 hPa相当位温锋区加强。宜昌、武汉都是低层暖平流、高层冷平流。宜昌静力不稳定与可降水量加大,武汉维持静力不稳定与大值可降水量,两站风的垂直切变减小,这些促使江汉平原湿对流发展。江汉平原β尺度对流云团多次合并形成一个α深对流云团,短时强降水站次较多、降水量较大。短时强降水落区与850 hPa倒槽位置关系密切。定量诊断结果表明,纬向风地转偏差科氏力促进850 hPa鄂西南24日20时以后由偏北风转为偏南风,倒槽向西移出湖北;但南北风的平流项与对流项却一直不利于鄂西南地区南风增加,它们是“潭美”低层倒槽滞留江汉平原的主要原因。
- 张端禹王晓芳崔春光闵爱荣向芬
- 关键词:短时强降水
- 1804号台风“艾云尼”引发的广州两段强降水分析被引量:6
- 2021年
- 1804号台风“艾云尼”给广州带来了近10年最强的台风降水,对期间主要出现的两次强度明显不同的强降水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第1段强降水主要是受“艾云尼”外围环流影响,第2段转受其本体环流影响,深厚的低空急流为强降水的产生提供了较好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条件;(2)第2段强降水过程高低空辐散辐合强度均增大到第1段过程的1.5倍以上,为第2段强降水的增强提供了更好的动力条件;(3)第2段强降水过程水汽通量及辐合强度较第1段明显增强,为降水的增强提供了更好的水汽条件;(4)强的θ_(se)平流输送及其随高度的减弱是不稳定能量维持的重要原因。
- 周芯玉胡东明梁巧倩肖婷谌志刚
- 关键词:天气学强降水低空急流
- 基于卫星资料的西北地区高原涡强降水分析被引量:13
- 2021年
- GPM(Global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卫星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对流系统的研究中,但受限于卫星轨道扫描方式,在中纬度青藏高原东部区域,GPM轨道观测数据捕获完整的强对流系统较为困难。本文利用全球降雨观测GPM卫星资料、FY-4A卫星资料、NCEP-FNL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结合地面观测资料,研究了2018年7月1日发生在高原东坡的一次暴雨强降水系统结构。结果表明:层云降水和对流性降水组成的混合性降水云团中,对流云样本数只有层云的1/5,但平均降水率是层云的14倍,对总降水的贡献达到75%,对流性降水贡献远高于南方强降水系统;强降水质心离地高度约2 km,具有比我国南方同类强对流系统更明显的低质心特征;对流云内云滴谱较宽,云粒子半径差异较大,2~5 km高度出现明显的粒子累积带,与层云系统具有显著差异。在副高外围西南气流的引导下,来自孟加拉湾的水汽通道打通,甘肃省南部700 hPa比湿可达16 g·kg^(-1),大气可降水量普遍达到40 kg·m^(-2)以上,加之大气不稳定能量较高,高原涡和700 hPa切变线合并触发了此次对流性强降水。受云团前侧高压脊阻挡,暴雨云团从高原东部初生至发展旺盛阶段用时接近4 h,自西向东移动约3个经度,属于准静止型暴雨云团,暴雨云团移速缓慢是导致此次局地极端强降水的重要原因。
- 魏栋刘丽伟田文寿王瑞杨晓军李晨蕊张君霞
- 关键词:暴雨云团降水率
- 2018年8月石家庄市两次强降水分析
- 2020年
- 基于高时空分辨率的地面自动气象站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VDRAS反演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等,采用中尺度分析和动力学论断方法对2018年8月11、12日两次强降水进行触发机制和中尺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8.11强降水"与"8.12强降水"均发生在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南暖湿气流中,"8.12强降水"伴有蒙古国分裂南下冷空气。强降水对应的雷达反射率因子回波为一条40dBz及以上回波带,回波移动方向与回波带轴向一致,形成"列车效应",径向速度图中风向辐合及"逆风区"与强降雨时段配合较好。强降水触发机制为地面辐合线、露点锋和低压系统;大气层结表现为低抬升凝结高度和自由对流高度、较强对流有效位能和深厚的暖云层;低空急流利于水汽和能量的输送。
- 李禧亮于占江武姗姗钤伟妙李国翠
- 关键词:副热带高压强降水辐合线低空急流
- 闽东北一次边界层锋生造成的局地强降水分析
- 文中基于地面观测资料和欧洲中心FNL资料分析了闽东北在1813号热带低压影响下形成的特大暴雨。结果表明:热带低压移动速度缓慢,造成降雨持续时间长;第一强降水时段是闽东北冷平流和偏东加强的边界层急流交汇形成中尺度锋区,锋区...
- 韩美郭弘刘通易蒋滔林小红
- 关键词:强降水热带低压边界层急流
相关作者
- 杨晓霞

- 作品数:130被引量:1,199H指数:22
- 供职机构:山东省气象局
- 研究主题:暴雨 气候特征 冰雹 低空急流 强降水
- 范水勇

- 作品数:56被引量:626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 研究主题:资料同化 数值预报系统 三维变分 WRF模式 高分辨率
- 郑祚芳

- 作品数:97被引量:1,050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 研究主题:城市化 数值模拟 气候变化 局地强降水 城市热岛
- 廖廓

- 作品数:29被引量:127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省气象局
- 研究主题:气候特征分析 降水 特大暴雨 大风日数 国家自然保护区
- 陈见

- 作品数:83被引量:346H指数:12
- 供职机构:广西气象局
- 研究主题:台风 暴雨 突变 0518号台风 特大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