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2篇“ 强迫性障碍“的相关文章
- 强迫性障碍患者伴发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临床特征和影响因素
- 2024年
- 背景强迫型人格障碍和强迫性障碍(OCD)是常见的心理疾病,其临床症状相似,但二者之间的区别有待进一步明确。目的探讨OCD患者伴发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临床特征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强迫性障碍诊断标准的195例OC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分类量表(Y-BOCS)、人格诊断问卷(第四版)(PDQ-4+)、强迫症状分类量表修订版(OCI-R)、贝克抑郁量表(BDI)、贝克焦虑量表(BAI)以及席汉残疾量表(SDS)进行评定。根据PDQ-4+中的强迫型人格障碍分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伴强迫型人格障碍组(n=58)和不伴强迫型人格障碍组(n=137)。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考查患者临床特征与强迫型人格障碍分量表评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OCD患者伴发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伴和不伴强迫型人格障碍的OCD患者的年龄、精神疾病家族史、未治疗时间、OCI-R囤积维度评分、排序维度评分、总评分、PDQ-4+中的强迫型人格障碍分量表评分、BD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伴强迫型人格障碍的OCD患者未治疗时间、OCI-R总评分、囤积维度评分、排序维度评分和BDI评分与强迫型人格障碍分量表评分均呈正相关(r=0.120、0.526、0.364、0.492、0.414,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未治疗时间(β=0.132、P<0.05)、OCI-R囤积维度评分(β=0.283、P<0.05)、排序维度评分(β=0.418、P<0.05)是OCD患者伴发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影响因素。结论伴强迫型人格障碍的OCD患者未治疗时间可能更长,在囤积和排序方面的功能障碍可能更明显,抑郁症状可能更严重。未治疗时间、囤积症状和排序症状可能是OCD患者伴发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影响�
- 姜文静汪旭回徐之涵张雪迪王钟琪周萍柳娜
- 关键词:强迫性障碍影响因素
- 改良电休克疗法治疗Tourette综合征共病强迫性障碍1例并文献复习
- 2024年
- Tourette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是一类以突然的、反复的、非节律性的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为特征的精神障碍,常起病于儿童青少年时期,临床表现复杂而严重。超过80%的TS患者共患其他精神疾病,给患者造成明显的痛苦和损害,是抽动障碍最严重的亚型^([1-2])。然而,目前TS的治疗仍相对困难,其中药物治疗仍以氟哌啶醇、硫必利、阿立哌唑等抗精神病药物为主,而心理及行为治疗耗时长且对重度患者疗效有限^([3-5]),神经调控治疗方面尚缺乏大样本的临床试验验证其疗效与最佳刺激参数^([6])。改良电休克疗法(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作为疗效确切的物理治疗方式,往往用于难治性精神疾病的治疗。
- 田璐迟勇
- 关键词:强迫性障碍TOURETTE综合征共患病
- 缓解期强迫性障碍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比较及相关因素分析
- 目的:通过与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比较以探索缓解期强迫性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患者是否存在社会认知损害。探索缓解期强迫性障碍与精神分裂症(S...
- 王佳圆
- 关键词:社会认知强迫性障碍精神分裂症
- 一组用于儿童青少年强迫性障碍诊断的标记性粪便菌属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组用于儿童青少年强迫性障碍诊断的标记性粪便菌属及其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医学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对强迫性障碍患者和健康对照肠道微生物的比较和分析,得到两组之间的差异菌群,结合高质量的强迫性障碍患者和健康对照差异...
- 朱刚代佳利夏丽芳段莉李敏邵小骏朱晓彤刘璐孟明何娟赵德丰
- 认知行为治疗强迫性障碍伴焦虑患者的效果
- 2022年
-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伴有焦虑症状的强迫性障碍患者疗效的改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伴焦虑症状的强迫性障碍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干预组15例,实验包括基线、干预、恢复3个阶段。对照组常规采用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药物治疗,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治疗。采用耶鲁布朗(Y-BOCS)强迫性障碍量表、五因素量表(FFMQ)、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干预前、干预中、干预后的追踪评价。结果干预8周后,干预组Y-BOCS各项评分和总评分均分12.4±4.4明显低于干预前25.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Y-BOC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FFMQ在观察、感知行动、不判断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治疗改变了个体对待事物的想法,从而使强迫行为、强迫观念、焦虑症状有所改善。
- 蔡晖鹿永坤王瑞
- 关键词:强迫性障碍焦虑症状认知行为治疗
- 神经递质相关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对强迫性障碍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强迫性障碍是一种严重损害人类生活质量的神经精神疾病。已知5-羟色胺转运体、谷氨酸转运体、单胺氧化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神经递质相关基因参与了强迫性障碍的发生发展,而与强迫性障碍有关的环境证据则包括童年创伤、压力性生活事件等因素,但强迫性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是指基因为适应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基因表达差异。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已经涉及到包括强迫性障碍在内的许多神经精神疾病的研究中,本文对神经递质相关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对强迫性障碍的影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强迫性障碍的病因学研究及治疗方向等提供证据。
- 陈雨乔冬冬
- 关键词:强迫性障碍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 TPH2基因DNA甲基化和家庭心理特征与强迫性障碍的关联研究
- 研究目的:强迫性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也称强迫症,是一类以强迫性思维和(或)行为构成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强迫性障碍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个体生活质量,也给患者的家庭...
- 陈雨
- 关键词:强迫性障碍TPH2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 TPH2基因启动子DNA甲基化修饰与强迫性障碍的关联性研究
- 目的:强迫性障碍涵盖了难以控制的强迫思维及继发的强迫行为,是一种归属于神经症范畴的精神障碍,症状发展到严重的程度时会明显影响患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诊治不及时也常常引起病情迁延不愈,是临床公认的难治性精神障碍之一。本研究旨...
- 胡诗琪
- 关键词:表观遗传修饰TPH2基因DNA甲基化强迫性障碍
- 文献传递
- 舍曲林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儿童青少年强迫性障碍的随机对照研究
- 2021年
-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儿童青少年强迫性障碍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5月于厦门市某精神病专科医院门诊就诊、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强迫性障碍诊断标准的9~16岁儿童青少年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研究组(n=32)与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舍曲林单药治疗,研究组采用舍曲林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4、8、12周末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儿童版(CY-BOCS)评定患儿的强迫症状,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治疗第2、4周末,研究组CY-BOCS强迫行为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83、-2.176,P均<0.05);治疗第2周末,研究组治疗有效率(40.63%)高于对照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17,P<0.01);截止到治疗12周末,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08,P=0.205)。结论舍曲林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可能有助于更快改善儿童青少年强迫性障碍的强迫行为,而联合用药与单用舍曲林安全性相当。
- 吴海龙张振清卢大力
- 关键词:舍曲林阿立哌唑儿童强迫性障碍
- 氟伏沙明合并利培酮治疗强迫性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氟伏沙明合并利培酮对强迫性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120例强迫性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对照组60例强迫性障碍症患者仅马来酸氟伏沙明治疗,而观察组60例强迫性障碍症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利培酮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85.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Y-BOCS和HAM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W、8W后两组患者都改善,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TES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氟伏沙明联合利培酮对强迫性障碍患者具有更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 孔惠婷肖一妙郑珺珺王晶
- 关键词:氟伏沙明利培酮强迫性障碍疗效安全性
相关作者
- 闫俊

- 作品数:59被引量:679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强迫症 强迫症患者 强迫性障碍 精神分裂症患者
- 王振

- 作品数:211被引量:1,129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强迫症 强迫症患者 人格障碍 心理治疗 强迫症状
- 崔玉华

- 作品数:61被引量:495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 研究主题:强迫症 强迫症患者 森田疗法 精神分裂症 强迫性障碍
- 李占江

- 作品数:252被引量:1,741H指数:2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 研究主题:认知行为治疗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 抑郁症 信度
- 孙伯民

- 作品数:133被引量:41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研究主题:帕金森病 脑深部电刺激 脑深部电刺激术 丘脑底核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