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篇“ 强壮箭虫“的相关文章
胶州湾强壮箭虫的时空分布被引量:2
2020年
于2018年1—11月对胶州湾海域进行了春、夏、秋、冬4个航次的调查,研究了该海域强壮箭虫的水平分布和季节变化,并运用聚集度指标法分析其聚集特征。结果显示,浅水Ⅰ型浮游生物网中强壮箭虫年平均丰度值为17.92 ind/m^3,呈现冬季>夏季>春季>秋季的变化规律;浅水Ⅱ型浮游生物网中强壮箭虫年平均丰度值为41.17 ind/m^3,呈现夏季>冬季>秋季>春季的变化规律。在水平分布上,2种网型中的强壮箭虫都在近岸和河流入海口附近有高丰度值。强壮箭虫在胶州湾海域呈聚集状态分布,强壮箭虫的分布与多种环境因子有关,其中温度和桡足类丰度是影响其分布的重要因素。浅水Ⅰ型网中的强壮箭虫大约是浅水Ⅱ型网中的2.3倍,对比历史资料发现,本次调查的强壮箭虫丰度较低。
沈阳孙跃戴铃灵吴月娇赵婉婷朱丽岩
关键词:强壮箭虫丰度
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强壮箭虫密度的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4
2017年
为探究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在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等因子的关系,本文依据2013—2014年在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6个航次的调查数据,采用丛生指标(I)、聚块性指标(A)和负二项分布参数的倒数(CA)等聚集指标,分析了强壮箭虫的空间分布特征;应用广义可加模型(GAM)研究了强壮箭虫密度的时空分布和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强壮箭虫平均密度为21.85ind/m3,春、秋季高,冬、夏季低;其密度的空间分布以黄河入海口附近水域为密集中心,向远岸水域逐渐降低;强壮箭虫在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的聚集特征随密度的变化存在两次聚集和两次扩散;水深、表层水温和浮游桡足类密度是影响其密度时空分布的主要因子,总偏差解释率为55.11%,强壮箭虫密度随水深的增加而减小,随表层水温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小,随桡足类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强壮箭虫密度受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环境因子变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规律。
刘晓慧薛莹张崇良任一平徐宾铎
关键词:黄河口强壮箭虫
北黄海獐子岛海域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丰度的周年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2
2016年
强壮箭虫是我国温带海域的浮游动物优势种。本文通过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在北黄海獐子岛海域的逐月综合调查,研究了大网浮游动物中强壮箭虫丰度的周年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强壮箭虫年平均丰度为22.6ind/m3,高峰值出现在12月(47.5ind/m3),最低值出现在8月(7.8ind/m3);在水平分布上,除了夏季的8月,全年近岸海域强壮箭虫丰度均高于外海海域,且在10月及次年2月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作为肉食性浮游动物,强壮箭虫丰度时空变化除了受温度和盐度影响外,还与饵料生物(主要是桡足类)丰度有关。我们认为,这是其丰度周年变化规律在不同海域出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
尹洁慧张光涛李超伦王世伟万艾勇
关键词:强壮箭虫丰度环境因子
3种浮游生物网对强壮箭虫捕获效率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为了比较大型浮游生物网(网孔505μm)、WP-2型浮游生物网(网孔200μm)和小型浮游生物网(网孔77μm)对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的捕获效率,利用2012年11月在渤海中部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小网的捕获效率最高,分别为大网的2.9倍、WP-2网的1.3倍;大网对体长9mm以下个体有明显漏采,WP-2网对体长4mm以下和部分4~5mm个体有明显漏采,小网对体长9mm以上个体的捕获效率略低于大网和WP-2网。不同网具的捕获效率与箭虫个体大小密切相关,个体越小,网具间捕获效率的差异越明显,随着体长增大,差异缩小。建议今后在强壮箭虫的繁殖季节采集小网样品,作为其他网具样品的必要补充,为毛颚动物的种群动力学研究提供更全面、准确的基础数据。
于浩刘光兴陈洪举
关键词:强壮箭虫
山东半岛黄海沿岸强壮箭虫丰度的季节变化和分布特征被引量:5
2014年
于2006年8月~2007年11月对山东半岛黄海沿岸海域进行的春、夏、秋、冬4个航次的调查,根据强壮箭虫的个体丰度分析其季节变化、水平分布、垂直分布特征,并运用聚集度指标法分析其聚集特征。结果表明,山东半岛黄海沿岸海域4个季节强壮箭虫的平均丰度为63.2ind·m^3,呈现秋季〉冬季〉夏季〉春季的变化规律。水平分布上,春夏两季形成的丰度密集中心多于秋冬两季,但高丰度区分布范围小于秋冬两季;春夏两季丰度密集中心主要分布于近岸海域,而秋冬两季则以远岸海域为主。垂直分布上,春夏季强壮箭虫表层平均丰度高于底层,而秋冬季表层平均丰度则低于底层;强壮箭虫存在一昼夜内2次上升和2次下沉的垂直移动现象,其上升和下沉的时间随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强壮箭虫在山东半岛黄海沿岸海域呈现聚集分布。强壮箭虫的分布与多种环境因子变化有关,其中温度、盐度、桡足类分布是影响强壮箭虫分布的重要因素。
徐风风朱丽岩徐潇峰薛泽卢梦雪
关键词:强壮箭虫丰度
几种保存方法对中华哲水蚤和强壮箭虫体型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选取5%的甲醛,–20℃冰冻和液氮为保存方法,以中国近海的2种优势浮游动物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和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为研究对象,以体长、体宽和面积为体型参数,研究了上述几种保存方法在2个月的时间内对浮游动物体型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中华哲水蚤,甲醛保存2个月后,体长下降为原始体长的99.4%,体宽和面积都增加为107%;冰冻和液氮保存2个月后,体长分别增加为原始体长的101%和106.8%,体宽下降为90%和81.6%,面积下降为92.2%和88.8%。对于强壮箭虫,在甲醛、冰冻和液氮3种保存条件下,保存2个月后体长有所下降,分别为原始体长的92.8%,50.7%和48.4%。体宽和面积有所增加,体宽分别变为原始体宽的139.9%,159.4%和263.8%,面积分别变为原始面积的119%,97.8%和107%。综合分析发现,胶质类浮游动物在冰冻和液氮保存条件下,身体变形严重,因此用ZooScan测得的结果误差较大,相较而言,甲醛对胶质类浮游动物体型的影响较小;中华哲水蚤比强壮箭虫在各种保存条件下体型的变化要小;保存初期,浮游动物体型的变化幅度较大,后期趋于稳定;在3种保存条件下,中华哲水蚤和强壮箭虫体长的变化最稳定,其次是面积。对浮游动物的体型进行研究时,推荐使用甲醛保存条件下的体长或面积。
冯秋园孙晓霞任琳琳
关键词:浮游动物
强壮箭虫染色体核型及形态多样性研究
2013年
采用空气干燥,热滴片法分别制备强壮箭虫典型种与内海型的染色体标本,用姬姆萨染液对染色体标本进行染色。在显微摄像仪下对清晰的分裂相拍照,计数,分析。实验结果表明:2种类型的强壮箭虫染色体数目、类型一致,都有9对染色体,其中6对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1对为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2对为端着丝粒染色体(T)。其核型公式都为2n=18=12M+2SM+4T。采用BSG法对强壮箭虫典型种与内海型染色体进行C-带显色,结果显示:典型种与内海型各条染色体都有C-带分布,C-带分布多在染色体着丝粒和端粒处,两者基本相同,区别是强壮箭虫典型种第3、4号染色体端粒部位比内海型相应部位各多出一条C-带。强壮箭虫典型种与内海型是不同水温下形成的不同世代的多型种。
刘青袁锋张默刘冰莉
关键词:强壮箭虫染色体核型
海洲湾强壮箭虫的生态学特征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根据海洲湾2006年8月—2007年11月的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调查数据,采用聚集强度指标、Iwao和Taylor模型分析了强壮箭虫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丰度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强壮箭虫在调查海域呈聚集分布;强壮箭虫平均丰度的时空变化差异显著,空间上,中、北部海域的平均丰度高于南部海域,时间上,强壮箭虫春、冬季节的平均丰度明显高于夏、秋季节。
盖建军倪金俤
关键词:强壮箭虫丰度
强壮箭虫的染色体核型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为试验材料,采用秋水仙素溶液浸泡、冷滴片、空气干燥及Giemsa染色等方法,对其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壮箭虫有9对染色体,其中6对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1对为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2对为端着丝粒染色体(T);其核型公式为2n=18=12M+2SM+4T。文中还比较了两种箭虫的染色体核型的差异。
刘青袁锋王碧雪王仁峰
关键词:强壮箭虫染色体核型
温度、盐度对强壮箭虫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影响被引量:11
2011年
研究了不同温度、盐度下强壮箭虫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温度和盐度均对强壮箭虫的耗氧率和比耗氧率有显著影响.试验温度在5℃~25℃,强壮箭虫个体耗氧率(IO)和比耗氧率(SO)开始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之后呈明显下降趋势.其回归方程分别为y=0.0058x3-0.2956x2+4.415x-8.7816(R2=0.99,P<0.05)和y=0.0011x3-0.0546x2+0.8161x-1.6232(R2=0.99,P<0.05),数值分别为6.30~11.71μg·ind-1·h-1和1.22~2.16μg·mg-1·h-1,窒息点为4.18~6.87mg·L-1.盐度10~40条件下,IO和SO随盐度的升高逐渐下降,回归方程分别为y=-0.0068x2-0.1412x+21.702(R2=0.89,P<0.05)和y=-0.0013x2-0.0261x+4.0114(R2=0.89,P<0.05),数值分别为4.98~17.73μg·ind-1·h-1和0.92~3.56μg·mg-1·h-1,窒息点为4.02~6.24mg·L-1.对强壮箭虫与其他水生动物的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比较得出,强壮箭虫是一种狭氧性浮游动物.
刘青朱海燕刘芳丁子元
关键词:强壮箭虫温度盐度窒息点

相关作者

刘青
作品数:75被引量:355H指数:11
供职机构:大连海洋大学
研究主题:盐度 轮虫 强壮箭虫 浮游生物 浮游动物
袁锋
作品数:3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大连海洋大学
研究主题:核型 染色体 强壮箭虫 染色体核型 染色体核型分析
朱丽岩
作品数:63被引量:29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研究主题:四溴双酚A 浮游动物 TBBPA 环境因子 毒性效应
刘芳
作品数:2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大连水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省省级高校水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强壮箭虫 光周期 光质 体长 摄食强度
曲晗
作品数:2被引量:36H指数:2
供职机构:大连水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省省级高校水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盐度 温度 强壮箭虫 耐受性研究 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