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7篇“ 弯孢霉叶斑病“的相关文章
玉米叶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2024年
玉米叶斑病又称黑、黄斑等。近年来,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玉米叶斑病发生呈上升趋势,其主要分布于东北、黄淮海等玉米主产区,在其他玉米产区也有局部发生,是一种危害较大的菌。株叶片自上而下相继枯死,果穗瘦小。
刘祾悦孙平立程子航林志忠周娜高金玲赵文欣张书斌
关键词:玉米主产区黑霉病黄斑病玉米弯孢霉叶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治
一种防治水稻穗腐叶斑病的复配剂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水稻穗腐叶斑病的复配剂。该防治水稻穗腐叶斑病的复配剂,杆状杆菌制剂:4%‑5%、大蒜提取物:2%‑3%、氟环唑:0.3%‑0.5%、硫的水悬浮剂:1.5%‑2%、乳化剂:1%‑3%分...
胡铭阴长发兰波康美花段灵涛杨迎青
香蕉叶斑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及抗药性突变体的生物学特性被引量:1
2022年
戊唑醇是防治香蕉叶斑病的常用药剂,为评价香蕉叶斑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及抗药性风险,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来自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5个省(区)168株香蕉叶斑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并采用药剂和紫外线诱导戊唑醇的香蕉叶斑病菌抗性菌株,测定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168株香蕉叶斑病菌对戊唑醇仍敏感,平均EC;为(4.517 3±1.270 6) mg/L,菌株频率呈连续单峰分布,未出现敏感性下降的群体。因此,将该EC;作为香蕉叶斑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基线,根据FAO抗性分级标准,未发现抗性菌株。通过药剂逐代诱导获得抗性菌株6株,抗性倍数介于5.64~10.13之间,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干质量均低于亲本菌株,仅有1株抗性菌株抗性可以稳定遗传。紫外线诱导获得8株抗性菌株,抗性倍数介于5.88~15.60之间,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干质量均低于亲本菌株,仅有3株菌株抗性可以稳定性遗传。说明香蕉叶斑病菌对戊唑醇仍敏感,抗药性风险低,生产上可继续使用戊唑醇防治香蕉叶斑病
刘桂芹周宇烨李鑫
关键词:戊唑醇敏感性EC抗药性
玉米叶斑病品系及有效药剂筛选
玉米属于禾本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和中美洲,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及经济作物,每年种植面积为3000-3067万hm2,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已近报道的玉米害有40余种,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
游朋朋
关键词:玉米弯孢霉叶斑病抗病品系药剂防治
文献传递
黑龙江省玉米叶斑病原鉴定被引量:9
2017年
玉米叶斑病是近年我国玉米生产中发生的一种叶部害,在黑龙江省已演变为主要害。通过采集黑龙江省哈尔滨、绥化、大庆、齐齐哈尔和牡丹江等玉米产区叶标样,经原菌分离培养、致性测定、形态鉴定和rDNA-ITS序列分析,明确黑龙江省玉米叶斑病可由新月Curvularia lunata、棒状Curvularia clavata、不等Curvularia inaequalis、苍白Curvularia pallescens 4种引起,且对玉米叶片均具有致性,其中新月为优势种,致力最强。
张艳菊赵珊杨森周莹莹赵伟
关键词: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病原鉴定
黑龙江省玉米叶斑病原种类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玉米叶斑病是一种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害,在黑龙江省已由曾经的次要害上升为主要害。为明确玉米叶斑病在黑龙江省的分布、菌种类、毒性分化及遗传多态性,本试验于2014年、2015年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绥...
赵珊
关键词: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病原鉴定
一种防治水稻穗腐叶斑病的复配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水稻穗腐叶斑病的复配剂,其特征在于,以氟硅唑、咪酰胺、丙环唑、多菌灵四种原药作为复配剂有效成分,所述复配剂有效成分包括以下成分按重量份组成:氟硅唑原药30~50重量份、咪酰胺原药20~30重...
罗道宏陈会柱李孝勇胡长安檀根甲张德海熊延文杜桂丽王建武王邦龙
文献传递
召陵区夏玉米叶斑病发生规律与综合对策
召陵区地处中原腹地,玉米是主要秋季粮食作物.近年来,玉米叶斑病又称黄斑,农民叫黄叶,是召陵区玉米上继大斑、小斑、褐斑、锈之后的又一重要害,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已成为本地玉米上的主要害.据调查,该害...
朱富春
关键词:夏玉米弯孢霉叶斑病抗病品种栽培管理化学防治
玉米自交系齐319对叶斑病抗性的遗传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以玉米自交系齐319(抗)×昌7-2(感)组合的P1、P2、F1、F24个世代为材料,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了该组合苗期及成株期抗遗传特点,揭示了齐319对玉米叶斑病的抗性遗传规律。结果表明:齐319苗期抗性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成株期抗性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控制F2群体苗期与成株期抗性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5.14%和83.98%,表明齐319对叶斑病的抗性是两对主基因起主要作用。
刘翠娜代君丽吴刘记邢小萍李洪连袁虹霞
关键词:玉米齐319弯孢霉叶斑病抗性
海滨雀稗叶斑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2015年
叶斑病是高尔夫草坪养护管理中的一种重要害,为明确该害的致原及相关特性,对海滨雀稗叶斑病原进行了种类鉴定、致性测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海滨雀稗叶斑病菌为新月[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ijn];该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30℃,pH为7,不同光照对菌丝生长无明显影响,以麦芽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比较适合菌丝的生长。
林江王红星赵庆杰张一恒
关键词:海滨雀稗生物学特性

相关作者

陈捷
作品数:576被引量:2,527H指数:2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木霉菌 玉米 木霉 生物防治 玉米弯孢叶斑病菌
高士刚
作品数:64被引量:124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 玉米弯孢叶斑病菌 致病性变异 引物 蛋白质组学
刘铜
作品数:64被引量:136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弯孢叶斑病菌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 毒素 玉米 功能分析
刘力行
作品数:68被引量:119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研究主题:木霉菌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 木霉 玉米弯孢叶斑病菌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
周斐红
作品数:18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 功能分析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 基因敲除 CDNA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