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67篇“ 异搏定“的相关文章
异搏定通过抑制TXNIP介导的细胞凋亡和炎症减轻高脂喂养小鼠的糖尿病前期神经病变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究异搏定对糖尿病小鼠前期神经病变的影响及机制。方法30只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异搏定组,模型组和异搏定组高脂喂养构建糖尿病前期神经病变模型,给药治疗30天,给药期间监测血糖变化;给药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HE染色观察坐骨神经组织病理变化;Elisa和RT-qPCR分别检测小鼠血清和坐骨神经组织中TNF-α、IL-1β、IL-6表达水平;原位缺口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检测各组小鼠坐骨神经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坐骨神经组织TXNIP和NLRP3表达水平。结果相比于模型组,异搏定组小鼠给药期间血糖水平显著下降(P<0.05),坐骨神经组织病变显著改善,血清和坐骨神经组织中TNF-α、IL-1β、IL-6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TXNIP和NLRP3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异搏定能够缓解高脂喂养小鼠的糖尿病前期神经病变,其机制为抑制TXNIP的表达而调控炎性反应及细胞凋亡。
叶婷阿克拜尔·乌普岳薇薇马丽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病变炎症细胞凋亡
西地兰联合异搏定对冠心病快速房颤合并急性心衰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究评价西地兰联合异搏定对冠心病快速房颤合并急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快速房颤合并急性心衰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采用西地兰进行治疗,观察组48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异搏定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和血压的变化情况以及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改善率、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血清NT-proBNP、cTn-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地兰联合异搏定治疗冠心病快速房颤合并急性心衰,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血压以及血清NT-proBNP和cTn-I含量。
王延军
关键词:西地兰异搏定房颤急性心衰
选择性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及异搏定对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术中无复流现象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治疗的关键是尽早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尽快恢复心肌有效再灌注,挽救濒死心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是最有效的抢救手段。然而,急诊PCI中无复流现象发生率较高,影响急诊PCI患者的近期或远期预后,已成为急诊介入治疗一个重要临床问题。
陈国雄王红娜房兆飞方波袁晓旭邹金林邬小花
关键词: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冠脉介入治疗术无复流现象替罗非班异搏定冠脉内
西地兰联合异搏定治疗冠心病快速房颤合并急性心衰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分析冠心病快速房颤合并急性心衰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快速房颤合并急性心衰患者86例使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参照组予以单纯的西地兰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添加异搏定。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压、HR、LVEF与治疗前相比均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快速房颤合并急性心衰的治疗中应用西地兰联合异搏定可快速地改善患者的症状,降低患者的心室率,改善心肌供血,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张飞龙贾凯妮刘军昌李立娟刘海蓉
关键词:冠心病快速房颤急性心衰
异搏定和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异搏定和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阵发性上性心动过速患儿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与观察组(n=44)。对照组采用异搏定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相应药物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6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搏定和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均具有显著治疗效果,但相较异搏定,胺碘酮的不良反应更少,因此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葛敏
关键词:异搏定胺碘酮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律失常应用异搏定后致心源性休克一例
2016年
1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67岁,退休职工,因"反复发作心悸3年,再发伴胸闷、气急1 h"于2015-10-05 14:30分入院。近3年来患者反复出现阵发性心悸发作,但未伴有胸闷、气急症状,每次发作数分钟后自行缓解,缓解后因无特殊不适,故未就诊作进一步检查。
李斌
关键词:心律失常异搏定心源性休克
异搏定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56例疗效观察
2014年
目的:评价异搏定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6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静脉注射异搏定,观察转复窦性心律情况。结果:静脉注射异搏定起效时间为(3.4±15)min,治疗有效率为92.8%。结论:异搏定不仅能有效地转复室上性心动过速,而且不良反应小。
马玉梅
关键词:异搏定转复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律平与异搏定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对比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心律平与异搏定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对比。方法:本研究选择的对象为2010年5月∽2014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根据对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药物的不同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心律平50 mg加50%葡萄糖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异搏定5 mg加50%葡萄糖静脉注射治疗,观察2组患者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有效率为88%,观察组患者疗有效率为90%,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观察组为10.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心律平与异搏定均可以作为临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一线药物,但应注意异搏定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王小宁鱼友武
关键词:心律平异搏定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应用异搏定和心律平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2014年
目的探讨异搏定及心律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8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予心律平注射治疗;B组予异搏定治疗。观察两组有效转复率、复率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A组患者成功转复37例(90.2%),高于B组(36例,8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复率时间1.0-27 min,平均(14.2±2.5)min,高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94,P〈0.05)。结论心律平和异搏定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均能取得理想的转复效果,在应用时应注意异搏定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冷静胡雪梅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异搏定心律平
异搏定和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48例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异搏定和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2月-2013年8月收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48例,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异搏定组,各24例,分别给予静注胺碘酮、异搏定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及心血管不良反应。结果:胺碘酮组治疗有效22例,无效2例,有效率91.7%;异搏定组治疗有效21例,无效3例,有效率87.5%,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33,P>0.05)。胺碘酮组心血管不良反应包括窦性心动过缓1例、窦性停搏1例、低血压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异搏定组心血管不良反应包括窦性心动过缓3例、窦性停搏2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2例、低血压4例、休克1例、心功能恶化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58.33%;胺碘酮组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异搏定组(χ2=8.8889,P<0.01)。结论: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兰银花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胺碘酮异搏定

相关作者

周新泽
作品数:62被引量:216H指数:8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胰腺炎 胰腺炎 梗阻性黄疸 急性胰腺炎大鼠 氧自由基
徐兆发
作品数:213被引量:639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镉 汞 锰 甲基汞 对甲基
陈玉泉
作品数:206被引量:547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胰腺炎 外科手术 免疫组织化学 胆道镜 急性胰腺炎
徐斌
作品数:113被引量:292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锰 汞 甲基汞 镉 对甲基
于国忠
作品数:6被引量:16H指数:1
供职机构:佳木斯医学院
研究主题:异搏定 糖尿病 四氧嘧啶 胰岛素 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