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73篇“ 广泛子宫切除“的相关文章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广泛子宫切除术在早期宫颈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不同治疗方法对早期宫颈癌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于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早期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LRH)者为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LNSRH)者为观察组,各31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术后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6个月复发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阴道切除、淋巴结清扫以及宫旁切除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92.36±27.86)min,长于对照组(262.77±26.74)min,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10.28±1.74)d,短于对照组(14.73±2.04)d,P<0.05。观察组术后膀胱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无死亡情况,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为3.23%与对照组6.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LRH来说,采用LNSRH治疗早期宫颈癌患者的效果更为理想。
吴圆琼唐禹馨陈艳洁
关键词:腹腔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早期宫颈癌
艾司氯胺酮对宫颈癌经腹广泛子宫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esk)对宫颈癌经腹广泛子宫切除术(ARH)患者应激反应、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将80例宫颈癌患者依据是否应用esk分为esk组(n=43)和参照组(n=37)。比较不同时间点[麻醉诱导前(T0)、术后苏醒即刻(T1)、术后1天(T2)、术后3天(T3)]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血糖(Glu)、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免疫反应指标[CD4^(+)、CD8^(+)、CD3+、自然杀伤(NK)细胞、CD4^(+)/CD8^(+)]及炎症反应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T0~T3时间段,两组患者Cor、Glu、ACTH、TNF-α、IL-8、IL-1β水平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T1~T3时间段,esk组患者Cor、Glu、ACTH、TNF-α、IL-8、IL-1β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3时间段,两组患者CD3+、CD4^(+)、NK细胞水平及CD4^(+)/CD8^(+)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T1~T3时间段,esk组患者CD3+、CD4^(+)、NK细胞水平及CD4^(+)/CD8^(+)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k应用于行ARH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可有效缓解机体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减轻机体免疫抑制,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李善快张芳林国雄张美兰周丹
关键词:宫颈癌应激反应免疫反应
经脐单孔腹腔镜盆腔淋巴结切除联合经阴道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 评价经脐单孔腹腔镜盆腔淋巴结切除联合经阴道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150早期宫颈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75)与观察组(n=75)。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盆腔淋巴结切除联合经阴道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术后恢复指标(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盆腔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3个月的生活功能[癌症治疗功能评估(FACT-G)量表评分]、性功能[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量表评分],手术后3个月的盆底肌肌力情况,并随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35.21±13.58)min,长于对照组[(219.38±10.73)min],术中出血量为(175.38±24.76)mL,少于对照组[(262.49±25.87)mL],淋巴结切除数目为(22.35±1.74)个,多于对照组[(21.61±1.64)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盆腔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8.38±4.25) h、(43.25±3.25) h、(3.21±0.63)d、(7.37±1.24)d,均短于对照组[(40.22±4.73) h、(56.42±4.26) h、(4.21±0.74)d、(11.38±1.6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FACT-G、FSFI评分分别为(85.13±4.92)、(30.13±1.9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4.15±4.46)、(25.15±1.46)分],盆底肌肌力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33%,低于对照组(1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盆腔淋巴结切除联合经阴道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可改善患者生活功能、性功能及盆底肌肌力,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王红利王导利林换弟
关键词:盆底肌功能
广泛子宫切除术全身麻醉患者实施手术室保温护理干预对其体温维持、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4年
本文主要研究并深入探讨了对于接受广泛子宫切除术且采用全身麻醉的患者,在手术室实施保温护理干预措施对其体温维持、术后恢复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本次随机抽取我院84例广泛子宫切除术全身麻醉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的42例命名为参照组,实施手术室保温护理干预模式的42例命名为研讨组,分析研究两组患者实施两种不同干预模式后的体温维持情况(进入手术室至手术结束期间)、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讨组手术30min后至手术结束体温均高于参照组,且术后恢复情况相对优势,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P<0.05,有研究价值。结论 对于接受广泛子宫切除术且需进行全身麻醉的患者,通过实施手术室保温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有效地预防术中低温现象的发生,不仅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风险,还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值得运用。
侯佳佳
关键词:并发症全身麻醉广泛子宫切除术保温护理
经阴道单孔腹腔镜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探讨1例(附手术视频)
2024年
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其早期手术治疗的标准术式是子宫广泛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路径主要包括开放手术、微创手术和经阴道手术等[1]。随着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创手术被广泛应用于早期宫颈癌的治疗。
张慧林丁宁丁兰芳李娟张蕾沈宇飞
关键词:广泛性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广泛子宫切除对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性功能及血清Leptin、Hcy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广泛子宫切除术(LNSRH)对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性功能及血清瘦素(Leptin)、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20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110)和观察组(n=110),对照组实施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LRH),观察组实施LNSRH,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膀胱功能,以及性功能、血清Leptin、Hcy水平,统计两组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更长,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术中出血量、阴道切除长度对比未见明显差异;两组尿失禁、尿潴留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拔尿管时间、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率、腹压排尿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两组患者血清Leptin、Hcy水平较术前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性欲望、性唤起及性高潮、阴道润滑及性交痛、性生活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死亡病例,观察组复发率(2.73%)略低于对照组(6.36%),但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LNSRH术可促进宫颈癌患者术后恢复,改善术后膀胱功能及性功能,有效降低血清Leptin、Hcy水平,且术后安全性良好。
李雯慧方诚闫枫尚徐明娟
关键词:宫颈癌膀胱功能
术中护理配合对于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2024年
针对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在常规护理操作中,对术中护理措施进行强化,观察联合干预的实践成效。方法 选择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在观察期间,经差异分组、确定4项对照指标,就其反馈表现进行梳理与评价。结果 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记录干预后疼痛指标(以3d为参照),分值表现为观察组1.28±0.45分,对照组1.96±0.53分,(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69%、护理满意度96.15%,对照组分别为30.76%、76.92%,(x21=4.4571、x22=4.1270,P<0.05)。结论 对术中措施进行强化,应用于观察对象中,其在疼痛度减轻表现,促进康复反馈,保障恢复安全上,均具有显著效用。
于雅俪
关键词:术中护理配合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并发症发生率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广泛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护理配合分析
2024年
对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广泛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护理配合进行分析。方法 选入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病人64例,均接受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广泛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时间为2021年7月到2023年7月。分组执行奇偶分组法,各组32人。参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综合性护理。评估2组护理情况。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自我效能、心理健康水平、手术相关指标、康复质量均比参照组优异,P<0.05。结论 以达芬奇机器人为辅助的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围术期,应用有效的护理配合手段,对改善患者心态、健康状况意义显著。
朱雪荣杨晓雪
关键词:达芬奇机器人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护理
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围术期护理
2024年
探讨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将80例宫颈癌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围手术期护理,比较效果。结果 从手术指标、预后改善等方面来看,研究组护理效果较高,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手术治疗为首选救治的方法,比如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扫描方案,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手术影响,促进康复。
陆娟陈蕊
关键词:宫颈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切除治疗早期宫颈癌的预后效果及对盆底肌功能的影响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切除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治疗方案的差异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n=40)实施开腹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切除治疗(下文以开腹手术代指),观察组(n=40)实施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切除(下文以腹腔镜手术代指).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案的手术常规指标、预后效果、并发症情况、盆底肌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引流管拔管时间、排气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为87.50%(35/40),对照组ORR为90.00%(36/40),两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性功能障碍、淋巴囊肿、尿瘘等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盆底肌肌力异常发生率25.00%(10/40),对照组盆底肌肌力异常发生率47.50%(19/4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基本与开腹手术相当,但手术主要指标、并发症风险控制、盆底肌功能受损等表现均优于后者,因此认为腹腔镜手术有更宽广的应用前景.
苏伟段德敏樊桂梅
关键词:宫颈癌盆底肌功能

相关作者

梁志清
作品数:540被引量:2,827H指数:25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腹腔镜手术 妇科恶性肿瘤 避孕疫苗 宫颈癌
徐惠成
作品数:216被引量:1,324H指数:20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宫颈癌 广泛子宫切除术 压力性尿失禁 腹腔镜手术
陈勇
作品数:142被引量:830H指数:17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广泛子宫切除术 宫颈癌 淋巴结切除术 子宫内膜癌
王延洲
作品数:90被引量:471H指数:11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压力性尿失禁 引导管 宫颈癌 子宫
王丹
作品数:118被引量:424H指数:12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宫颈癌 卵巢肿瘤 ENDOGLIN 卵巢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