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14篇“ 左半结肠切除“的相关文章
- 【评论】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脾曲癌过程中被忽视血管的识别和处理
- 2025年
- 背景在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手术中,胃结肠韧带靠近脾门区域存在一条常被忽视的较粗血管,可能引发术后出血等并发症。本研究旨在探索这一条血管的识别与处理方法。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在中国国家级胃肠外科中心进行的回顾性、描述性研究,纳入了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间接受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治疗34例结肠脾曲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手术均采用我们提出的“五步法”进行。结果采用“五步法”能够有效地暴露这条血管。研究发现,这条血管在所有患者中恒定出现,其实际上是胃网膜左动脉和静脉的网膜分支。结论本研究明确了这条被忽视血管的来源,并推荐了一种安全的手术处理方法。这可能对进行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以治疗结肠脾曲癌的结直肠外科医师有所助益。
- 王枭杰
- 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的团队配合
- 2024年
- 左半结肠解剖层次复杂,毗邻胰腺、脾脏和肾脏等重要器官,其血管和淋巴回流多变,因此,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操作难度较大,不仅对术者的要求较高,也要求助手和扶镜手对左半结肠的解剖层次有一定了解,具备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巧。本文以降结肠癌为例,结合文献资料和笔者团队的临床实践经验,对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的团队配合经验进行阐述,以期与同道交流。
- 葛新斌庄颖张佳宇谢忠士
- 关键词:左半结肠癌降结肠乙状结肠
- 机器人辅助左半结肠切除、Soave吻合术治疗儿童巨结肠同源病
- 2024年
-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左半结肠切除、Soave吻合术治疗巨结肠同源病的经验与优势。方法2015年6月~2022年11月间采用左半结肠切除、Soave吻合术治疗巨结肠同源病19例,总结1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手术采用四孔法,先行普通腹腔镜游离结肠脾曲至直肠腹膜返折,对接机器人后游离直肠至齿状线附近。手术转至会阴部,齿状线上0.5 cm处开始游离直肠黏膜进入游离腹腔,无张力拖出结肠予以切除,行结肠直肠Soave吻合。同期普通腹腔镜辅助左半结肠切除、Soave吻合术21例。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近期并发症。结果所有患儿均在机器人辅助下一期完成左半结肠切除、Soave吻合术,与普通腹腔镜辅助下左半结肠切除、Soave吻合术组相比较,手术时间明显延长(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11%vs.43%,P<0.05)。无大出血、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机器人辅助下左半结肠切除、Soave吻合术治疗巨结肠同源病安全可行,术后并发症少,可获满意的临床疗效。
- 唐凌毛永忠江凌普佳睿杨德华汤绍涛
- 关键词:巨结肠同源病机器人手术
- “翻页式”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翻页式”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23年1月至2023年11月施行“翻页式”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左半结肠游离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肿瘤大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分型、肿瘤分期等相关指标。结果: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术中左半结肠游离时间平均(66.7±3.4)min,术中出血量10~100 mL,中位出血量50 mL。术后第1天均进流质饮食,术后住院8~12 d,中位数8 d。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肺炎2例,肺炎伴发热1例,下腹部切口愈合不良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康复,未出现吻合口出血、吻合口漏、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病理结果均为腺癌,淋巴结清扫数量平均(21.0±1.5)枚,肿瘤最大直径3~17 cm,中位数5.25 cm,肿瘤分期Ⅱ_(A)期2例、Ⅱ_(B)期7例、Ⅲ_(B)期7例、Ⅲ_(C)期2例。结论:“翻页式”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安全、可行,具有步骤清晰、操作简便、学习简单的特点,更利于初学者。
- 吕凯袭祥鹏张永波郝大磊王浩然董龙展王潇陈景波
- 关键词:结肠肿瘤左半结肠切除术腹腔镜检查
- 达·芬奇机器人全腔镜下分层手工缝合在左半结肠切除术后肠道吻合中的应用
- 2024年
- 回顾性分析96例左半结肠癌患者在左半结肠切除术后肠道吻合的临床资料,分为机器人全腔镜下分层手工缝合组30例和腹腔镜辅助组66例,机器人全腔镜下分层手工缝合组在术后恢复方面均优于腹腔镜辅助组,术后并发症较少。机器人全腹腔镜下分层手工缝合技术安全可行。
- 胡诗雨严嘉宁黄万博杨佳宾殷永芳丁海翔谢建明严志龙
- 关键词:左半结肠切除术左半结肠癌肠道吻合全腹腔镜
- 腹腔镜辅助下左半结肠切除术中切除肠系膜下动脉主干的手术效果及对炎性应激指标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左半结肠切除术中切除肠系膜下动脉主干的手术效果及对炎性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江陵县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辅助下左半结肠切除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切除组(n=43)和对照(n=43),均行腹腔镜辅助下左半结肠切除术。对照组行术中保留肠系膜下动脉,切除组行肠系膜下动脉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除肠管长度、术中出血量、淋巴清扫数、术后排便时间、排气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和住院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分析试验(ELISA)检测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切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切除肠管长度大于对照组,淋巴清扫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切除组IL-6、CRP、MDA水平降低,SOD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切除组IL-6、CRP、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排便时间、排气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下左半结肠切除术切除肠系膜下动脉主干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改善炎性应激反应,促进术后恢复,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 黄飞夏卓娅
- 关键词:左半结肠切除术肠系膜下动脉手术效果
- 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不同手术入路的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中采用不同手术入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7月至2023年1月为92例患者行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入路分为三组:经中间入路组(n=31)、经外侧入路组(n=43)、经网膜囊入路组(n=18),对比分析三组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根治性手术并康复出院。3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中间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中间入路组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经外侧入路组发生4例,其中感染3例,吻合口漏1例;经网膜囊入路组发生感染3例;3组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中间入路行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较经外侧入路、经网膜囊入路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更少,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 孙大伟孙军席于晨井楠王昭顺张凡沛刘永光郭澎
- 关键词:结肠肿瘤左半结肠切除术腹腔镜检查中间入路
- 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技术在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 2023年
- 目的评价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显像技术在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中对肠管吻合血供情况显像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月厦门市海沧医院收治的90例行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的患者,其中术中应用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技术的患者46例(ICG组),常规行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的患者44例(对照组),分别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流质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吻合口瘘发生数量和因吻合口瘘导致的死亡数量。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患者。ICG组与对照组相比,除手术时间[(149.11±11.97)min vs(148.57±11.24)min],(P=0.82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术中失血量[(89.35±12.65)ml vs(97.84±9.82)ml]、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85±0.33)d vs(3.52±0.49)d]、术后进食流质时间[(4.62±0.45)d vs(5.34±0.44)d]、术后住院时间[(10.93±0.74)d vs(13.95±8.6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在吻合口瘘率发生上也存在明显差异(P=0.025,P<0.05)。结论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中应用ICG荧光显像技术可以实现术中对结肠血流动态显像,加快吻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以及充分保证吻合口血供,降低因血供差而导致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进而加速术后康复,保障手术安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郭东来蔡哲臻程强潘梓荣
- 关键词:吻合口瘘
- 腹腔镜下左半结肠切除术中切除肠系膜下动脉主干的近期疗效观察
- 2023年
-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左半结肠切除术中切除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IMA)主干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1年2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94例行腹腔镜下左半结肠切除术的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7例)。观察组在行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时,保留左结肠动脉(left colic artery,LCA)以及两支左右的乙状结肠动脉(sigmoid artery,SA),于远端离断肠系膜下动脉主干;对照组则解剖IMA主干,并清扫其周围淋巴结,分离出LCA与一支SA之后,于根部闭合离断LCA以及该SA。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除肠管长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65、7.174、2.436,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3,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48、2.674、2.763、3.571,P<0.05);术后30 d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3,P>0.05)。结论:腔镜辅助下左半结肠切除术中切除IMA主干的近期疗效优于保留IMA主干,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较短,切除可疑肠管的长度增加,术后恢复较快。
- 宋宗工姚毅明周学伟
- 关键词: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肠系膜下动脉近期疗效
- 扩大左半结肠切除术后横结肠造口还纳中应用经回肠系膜行结肠直肠吻合3例报告被引量:1
- 2023年
- 扩大左半结肠切除术后横结肠造口还纳的手术方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将近端结肠跨小肠前拖至盆腔直接与直肠吻合;另一种是进一步切除横结肠及升结肠行回盲部与直肠吻合,甚至进一步切除回盲部行末端回肠与直肠吻合来恢复肠道的连续性[1-2]。然而,由于扩大左半结肠切除术中结肠肠管切除较长,近端结肠与远端直肠距离较远,加上结肠中血管长度有限.
- 范圣先陈刚
相关作者
- 葛磊

- 作品数:44被引量:198H指数:8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直肠癌 胃癌 直肠肿瘤 结肠肿瘤 完全腹腔镜
- 傅传刚

- 作品数:391被引量:3,205H指数:29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 研究主题:直肠癌 直肠肿瘤 结直肠肿瘤 结直肠癌 大肠癌
- 赵征红

- 作品数:5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长春市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谷氨酰胺 左半结肠切除 肠切除术后 必需氨基酸 急性阑尾炎
- 张诗乐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
- 研究主题:肠吻合术 缝合器 管状吻合器 降结肠癌 消化道吻合器
- 林家嘉

- 作品数:30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误诊 诊治体会 肛门环缩术 消痔灵注射术 直肠脱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