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4篇“ 岩溶泉“的相关文章
岩溶泉水温度对降雨—流量响应的指示作用
2024年
岩溶区土-岩交错、裂隙和管道发育,加大了降雨入渗补给方式和多重水流辨识难度。文章利用贵州陈旗小流域场次降雨、流量以及大气、土壤和水温度观测数据,识别降雨入渗补给方式、流量来源以及热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强度小、历时长的降雨,水温度缓慢上升且持续时间长,以“分散入渗补给”和热传导作用为主;随着降雨强度增大、持续时间缩短,水温度上升时段缩短、下降快速,以“径流集中入渗补给”和“直接集中入渗补给”为主,热传导减弱、平流作用增强。退水初期水温度比流量下降快速,后期则相反。指示退水初期流量来源于大量细小裂隙水向岩溶管道中释放,后期释放量减小并趋于稳定。
何清陈喜张志才张志才
关键词:岩溶泉
典型表层岩溶泉域系统中多环芳烃转移路径及来源解析 ——以重庆南川区为例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作为一类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因其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等潜在危害已被广泛关注。它不仅广泛存在于大气气相、土壤、沉积物、水体等环境介质中...
祁雪
关键词:多环芳烃表层岩溶泉污染特征源解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岩溶泉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2024年
针对山西省岩溶多源异构数据,采用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岩溶水文领域知识图谱。首先,借鉴水文行业标准规范以及领域专家知识经验等构建领域本体模型;其次,抽取转换岩溶的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水文数据;再次,将抽取出来的数据与岩溶水文本体领域模型实体对齐,将数据层与领域本体模型链接;最后,设计开发了岩溶水文知识图谱应用系统,实现岩溶水文数据的存储、查询与共享。
李康何志文尹波
关键词:岩溶大泉数据抽取
一种基于北方全排型岩溶泉的地下水循环要素监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北方全排型岩溶泉的地下水循环要素监测方法,包括:对调查区范围内的地下水位进行测量,并利用地下水流速流向探测仪调查地下水流向,结合地质、水文地质信息确定域范围;在域范围内利用监测装置进行监测,得到水...
申豪勇王志恒谢浩赵一赵春红梁永平杨志明蒋浪唐春雷
基于机器学习的西南岩溶泉流量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岩溶泉对西南岩溶区生态系统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受岩溶区独特水文地质结构与多重水流过程控制,岩溶泉流量具有复杂的动态变化特征,机器学习模型为其模拟和预测提供了有效手段。然而,岩溶泉域降雨−流量过程及其时空变异特征对机器学习模型结构与模拟精度的影响仍不明晰。本文选取西南典型岩溶泉,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建立岩溶泉流量模拟模型,利用域实测逐小时降雨与流量序列进行模型训练与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降雨−流量过程对岩溶泉流量模拟精度的影响,以及岩溶水文地质结构对降雨−流量响应滞时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山坡岩溶泉与流域出口岩溶泉训练期纳什效率系数(NSE)分别为0.942与0.951,验证期分别为0.831与0.834。对于山坡岩溶泉与流域出口岩溶泉,利用全年实测序列训练的模型预测雨季流量存在较大偏差,NSE分别为0.793与0.798,而利用雨季实测序列训练的模型预测雨季流量,精度显著提升,NSE分别为0.956与0.962,且此差异在暴雨频繁的5、6、7月尤为显著。受浅薄土壤与表层岩溶带分布影响,山坡岩溶泉LSTM模型时序步长显著小于流域出口岩溶泉
马从文张志才陈喜程勤波彭韬张林
运用示踪试验分析隧道和岩溶泉的水力联系及介质特征——以关山隧道为例
2024年
文章以关山隧道入口周围的岩溶泉及落水洞为研究对象,以钼酸铵为示踪剂进行落水洞与下降之间的示踪试验。结果表明:投放点与两处接收点均存在水力联系,示踪试验浓度曲线显示1#取样点的通道比较单一且与投放点的水力联系较好,2#取样点的通道比较复杂,与投放点之间的渗流途径较长、水力梯度较大,可能存在小型水池或溶潭;分别利用经验公式和Qtracer2软件计算回收率,两处接收点的回收率结果均较低,投放点与接收点之间可能存在更大的支流或者示踪区存在双层岩溶含水系统,地下水流向了更深层的岩溶含水层;结合隧道高程,判断处于低位的隧道存在涌水风险并有可能对岩溶泉产生不良影响。对比两种回收率计算方法,经验公式简便易算,但在示踪剂浓度低、地下水流量小的情况下误差较大,而Qtracer2软件通过对浓度和体积进行积分,克服经验公式缺点,计算结果更精确可靠。
姚莎莎张毅王新文李先恒许江坤郭发贵蒙彦
关键词:隧道示踪试验钼酸铵
基于历史数据预测岩溶泉流量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历史数据预测岩溶泉流量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历史流量数据构建候选输入变量库;利用多种变量筛选算法对候选变量库中的变量进行筛选,确定各自的最优输入变量;将多种变量筛选算法各自的最...
张文瑞段利民刘廷玺
桶(岩溶泉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桶(岩溶泉)。;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盛装液体。;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与图案的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于永广
太行山北段金龙洞岩溶泉水化学及同位素动态特征被引量:2
2023年
以太行山北段金龙洞岩溶泉为研究对象,通过数理统计、离子比值及饱和指数等方法,分析水水化学和同位素动态特征、水中主要离子来源及演化、水–岩相互作用过程等内容。结果显示:(1)金龙洞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流量对其响应程度高,流量较小时,水中主要离子含量相对高,水化学类型为HCO_(3)·SO_(4)-Ca·Mg型,流量大时,水中离子含量低,水化学类型为HCO_(3)-Ca、HCO_(3)·SO_(4)-Ca型,流量增加引起的稀释作用对离子含量影响明显;(2)控制水水化学特征的主要因素为溶滤作用和稀释作用,且Ca^(2+)、Mg^(2+)、HCO_(3)^(-)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溶解,SO_(4)^(2-)、Na^(+)、K^(+)、Sr主要来源于安山岩中长石、黄铁矿等矿物的风化溶解,NO^(-)_(3)则来源于人类活动;(3)降水集中期,水主要由灰岩区孔洞裂隙水进行补给,补给路径短,降水较小期,则由海拔相对较高的火山岩分化裂隙水进行补给,径流路径较长;(4)氢氧稳定同位素动态特征表明:水中D、18O含量变化主要受降水和入渗过程中的蒸发及地表水混入影响,且不同季节和时期水主要补给来源不同。
吕琳李伟刘元晴宋绵邓启军郑一迪
关键词:太行山北段岩溶泉同位素
石漠化治理区表层岩溶泉流量衰减分析及无机碳通量估算——以重庆酉阳龙潭槽谷老为例
2023年
应对“双碳”目标,加强岩溶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地下水是关键。为探究重庆市酉阳县龙潭槽谷石漠化治理区岩溶泉的流量衰减及无机碳通量变化特征,采用流量衰减方程与水化学径流法对研究点老进行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1)老的流量衰减分为两个亚动态,衰减系数分别为0.089 2、0.019 6,其具有双重性含水介质特征。(2)暴雨期老的碳通量随流量变化的特征明显;而伏旱期(7月底-8月底)老的碳通量与土壤CO_(2)、水CO_(2)均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特征,表现为夜间低、日间高。(3)老夏季的碳通量与降水量呈正相关(R=0.78),与蒸发量呈负相关(R=-0.36),气候的不稳定性变化对碳通量影响显著。老的月HCO_(3)^(-)浓度与月土壤CO_(2)浓度的相关系数为0.64,HCO_(3)^(-)敏感地响应土壤CO_(2)的变化;而老年碳通量与年土壤CO_(2)浓度的相关系数为0.90,且年均δ13C_(DIC)呈偏负趋势,土地利用变化(植被恢复)有利于土壤CO_(2)及老碳通量的增加。(4)老2018-2021年的碳通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均无机碳通量为15.05 t·km^(-2)·a^(-1)。研究结果能为石漠化生态恢复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罗振宇杨琰李计肖文杰孙婷婷叶枝茂
关键词:岩溶泉流量衰减岩溶石漠化

相关作者

蒋忠诚
作品数:283被引量:2,839H指数:3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岩溶 岩溶区 石漠化 峰丛洼地 土壤
林明珠
作品数:12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
研究主题:表层岩溶泉 喀斯特山地 土地利用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 土地利用方式
李林立
作品数:74被引量:705H指数:15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
研究主题:重庆金佛山 GIS 金佛山 岩溶 岩溶泉
刘再华
作品数:122被引量:1,166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钙华 碳 水化学 岩溶 岩溶水
姜光辉
作品数:108被引量:938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下水 地下河 岩溶 岩溶水 峰丛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