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7篇“ 小蓬草“的相关文章
化感作用研究
2024年
本文以当地农田周边生长的为供体材料,以农业生产实践中5种常见植物萝卜、谷子、糜子、白菜、高粱种子为受体材料,研究高、中、低浓度浸提液处理对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影响及化感效应。结果表明,对萝卜、谷子、糜子、白菜、高粱等5种受体植物均存在化感作用,研究表明0.1g/mL、0.02g/mL、0.04g/mL等3个浓度的浸提液对5种植物种子萌发影响不同。
尹鹏飞张玉书韩月明
关键词:化感作用小蓬草种子萌发
基于MaxEnt的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预测被引量:1
2024年
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入侵植物之一。根据文献搜集和生物信息数据库,获得有效数据共325个,结合ArcGIS与SPSS相关性分析筛选获得8个气象因子,基于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了的潜在适生区。结果表明:基于MaxEnt模型预测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ROC曲线,AUC平均值为0.971,预测结果极好;通过刀切法分析表明,最热季度的降水量(BIO_18)、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BIO_4)、年平均气温(BIO_1)、最冷季度的降水量(BIO_19)4个气象因子对的分布影响最大;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分布广泛,秦岭淮河以南的各个省份以及秦岭淮河以北至辽宁省南部均为高适生区范围。随着气候变化,2050年潜在适生区面积与当前相比增加了559016.64 km^(2),2070年潜在适生区面积与当前相比增加了627440.30 km^(2)。本研究结果实现对入侵动态预警,为进一步防范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陈舒豪郭新安
关键词:小蓬草入侵植物
外来入侵植物发生现状及防治方法研究综述被引量:4
2024年
外来入侵植物(Erigeron canadensisL.)传播扩散速度极快,在我国各省市均有发生,包括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中、华东以及华南等区域,常发生在荒地、田间、路边等,是一种发生率极高的杂,目前已被列入我国入侵物种第三批名单。作者详细整理在我国的入侵途径、发生现状及防治方法,科学分析的危害和价值,并提出“三加强,一科学”的防治对策建议。该文通过对发生现状及防治方法科学分析,深入研判,旨在为外来入侵植物的科学治理提供参考。
樊晓泽刘倩宇崔美香
关键词:外来入侵植物小蓬草
提取物对钢在HCl介质中的缓蚀作用
2024年
以外来入侵杂(Erigeron canadensis L.)为原料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制备提取物(ECE)。利用失重法、电化学法、金属表面测试表征首次研究了以ECE作为缓蚀剂对钢在1.0 mol/L HCl介质中的缓蚀性能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ECE对钢在1.0 mol/L HCl介质中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缓蚀率随ECE浓度的增加而增大。40℃下,300 mg/L的ECE的缓蚀率最佳,达到93.7%。ECE在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20~50℃下,标准吸附Gibbs自由能范围为-28.37~-27.60 kJ/mol,吸附作用类型为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相结合的混合吸附。动电位极化曲线表明ECE为通过“几何覆盖效应”作用的混合抑制型缓蚀剂;Nyquist图谱呈单一容抗弧,钢/酸界面的电荷转移电阻随ECE浓度升高而增大,同时,双电层电容下降。金相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AFM)、接触角、FTIR和UV-Vis等测试表明ECE吸附在钢表面形成缓蚀膜层后使钢在HCl介质中的腐蚀明显减缓,并增强了钢表面的疏水能力。
石成杰雷然邓书端徐娟邵丹丹郭青青李向红
关键词:缓蚀盐酸
抗胃癌SGC-7901细胞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应用研究
胃癌(GastricCancer,GC)是一种发生于胃部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位居第二,死亡率位居第三。据统计,2020年,全球有胃癌108.9万新发病例和76.8万死亡病例,其中,中国胃癌有47.8万(43.9%)新发病例...
赵远超
关键词:小蓬草SGC-7901细胞抗胃癌作用
水浸液对2种花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被引量:5
2023年
为揭示入侵杂本花卉之间的竞争关系,以入侵植物为供体材料,常用的花卉波斯菊、观赏油菜为受体材料,研究了根、叶水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抗氧化酶活性(SOD、POD和CAT)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化感效应差异。结果表明,(1)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的种子萌发均具有显著化感效应,基本表现为“低促高抑”的趋势,且波斯菊、观赏油菜的种子萌发率在根、叶浸提液浓度为25 g/L时最高,在浸提液浓度为100 g/L时最低。(2)浸提液对受体植物幼苗上下胚轴生长具有“低促高抑”的浓度效应,且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显著。(3)在根、叶浸提液处理下,观赏油菜的SOD和POD活性大多显著高于对照,波斯菊SOD和POD活性则大多显著低于对照;波斯菊、观赏油菜CAT活性整体呈先缓慢升高后降低的趋势。(4)波斯菊幼苗MDA含量随根、叶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并大多高于对照水平,而观赏油菜幼苗MDA含量随着根浸提液浓度增加而逐渐升高,却随着叶浸提液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但大多显著低于对照水平。研究发现,浸提液对2种花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表现出“低促高抑”化感作用,且综合效应强弱表现为观赏油菜大于波斯菊,根浸提液处理大于叶浸提液。
胡缓何松林张晋瑞贾文庆张翔宇邱永杰
关键词:小蓬草水浸提液抗氧化酶活性化感作用
入侵植物水浸提液对绿豆和赤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采用纸上发芽法研究不同浓度水浸提液对绿豆、赤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25 g/mL浓度作用下,水浸提液对绿豆的发芽指数、幼苗株高、幼苗根长、幼苗鲜重均有促进作用,在高于0.025 g/mL的浓度作用下,对绿豆表现为抑制作用.不同浓度水浸提液对赤豆均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大与水浸提液浓度大呈正相关.水浸提液对绿豆、赤豆综合效应平均值均为负值,且绿豆>赤豆,即对赤豆的抑制作用强于绿豆.
杨义吴显芝蒋美琼杨胜英陆引霞
关键词:外来入侵植物小蓬草水浸提液种子萌发
外来入侵植物对营养可用性和波动的响应被引量:2
2023年
全球变化不仅会造成环境中资源的稳态变化,还会引起资源的波动性变化。资源变化影响外来植物的成功入侵,但是资源的波动性变化对入侵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模式的影响仍不清楚。本研究以入侵植物(Erigeron canadensis L.)为研究对象,设置了4种不同的营养添加方式(恒定低、恒定高、多个脉冲和单个大脉冲)探究外来入侵植物如何响应环境中资源的波动性变化。结果显示:(1)相比于低营养条件,高营养条件显著提高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叶绿素含量以及比叶面积,但是根冠比却表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2)在所有的高营养处理中,营养脉冲也会影响的生物量、根冠比和比叶面积;(3)单个大脉冲会显著抑制的地上生物量,促进地下生物量;(4)多个脉冲对的总生物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显著增加了比叶面积。研究结果说明,环境中资源波动的变化形式会改变入侵植物的地上-地下生长策略从而影响其生长特征,但是资源的波动性变化并没有显著促进外来入侵植物的生长。
任芝坤孙燕黄伟
关键词:全球变化生物入侵外来入侵植物
邻近入侵植物的功能和系统发育相似性影响了入侵植物的生长被引量:1
2023年
全球贸易扩张和气候变化促进外来植物的入侵,致使很多生境存在多种入侵植物。然而,入侵物种间如何相互作用,以及调节其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温室盆栽实验,探究18种入侵植物的邻近效应对中国中部主要入侵植物(Erigeron canadensis)生长的影响。所选取的邻近入侵植物分为3个功能群:禾类、非禾本和豆科植物。同时,这些邻近入侵植物与的系统发育距离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的生长取决于邻近入侵植物的种类。12种入侵植物抑制了的生长,4种入侵植物促进其生长,而其它入侵植物对的生长没有影响。此外,和邻近入侵植物的功能和系统发育相似性决定的生长。豆科入侵植物促进的生长,而禾类植物和非禾本植物抑制的生长。虽然促进作用不受系统发育距离的影响,但是抑制作用随着与邻近入侵植物系统发育距离的增加不断增强。这些结果表明,的成功入侵可能依赖于邻近入侵植物的种类。与邻近入侵植物互作关系和驱动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制定多种入侵植物防控治理的优先次序。
Jie RenPengdong ChenChangchao ShenZhibin TaoWei Huang
关键词:外来植物入侵种间相互作用
Genetic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invasive and native populations of Erigeron canadensis L.
2022年
Invasive alien plants threaten biodiversity across the world.Erigeron canadensis(horseweed)is one of the most problematic agricultural weeds and represents a classic example of intercontinental invasion.Here,we studied the genetic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invasive alien populations from the Jiangsu and Zhejiang Provinces in China and native populations from Alabama,in the USA.We used 10 polymorphic SSR loci to genotype 312 individuals from 5 native and 5 invasive populations to estimate the genetic diversity and structure.Invasive populations from Jiangsu and Zhejiang Provinces showed,on average,similar genetic diversity to native populations from Alabama,indicating no severe genetic bottlenecks during the invasion.STRUCTURE revealed that low population differentiation occurred,and that only two genetic groupings were detected in both native and invaded ranges.The high diversity observed in the invasive populations suggested multiple introductions and/or the introduction of genetically diverse propagules during initial colonization.Our study provides new insights toward understanding the invasion dynamics of this globally noxious weed in Eastern China.Preventing gene flow via seed dispersal between invasive and native populations should be examined to prevent the introduction and dispersal of herbicide-resistant individuals and inform management practices.
Saurav BhattacharyaFernando HernándezMariana Ferreira AlvesRaquel Moura MachadoYan-Yan SunMeng-Ru WangChao-Bin ZhangJian-Hua Hao

相关作者

王海英
作品数:135被引量:513H指数:13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研究主题:木醋液 精油 纳米纤维素 桑叶 抑菌活性
刘姗姗
作品数:13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研究主题:精油 小蓬草 气相色谱-质谱法 挥发性组分 化感作用
刘志明
作品数:257被引量:756H指数:13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纳米纤维素 纤维素 气凝胶 聚氨酯泡沫 精油
蒋乃翔
作品数:16被引量:94H指数:5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精油 小蓬草 气相色谱-质谱法 挥发性 毛竹
许桂芳
作品数:74被引量:375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化感作用 种子萌发 入侵植物 小蓬草 浸提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