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17篇“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文章
小儿缺铁性贫血被引量:2
2010年
1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①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a.红细胞形态有明显低色素小细胞的表现,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0.31,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27Pg。B.②贫血的诊断标准(以海平面计):
关键词:小儿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平均体积低色素性红细胞形态中药新药
右旋糖酐铁口服液与维生素C联用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5年
目的:探讨右旋糖酐铁口服液与维生素C联用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本院门诊就诊的缺铁性贫血患儿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取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维生素C。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微量元素[铁、锌]、红细胞4项参数[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另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有效率98.33%(59/60)高于对照组85.00%(51/60)(P<0.05)。治疗4周后,两组的铁、锌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铁、锌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的MCV、MCH、MCHC明显升高,RDW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MCV、MCH、MCHC高于对照组,RDW低于对照组(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11.67%(7/60)低于对照组6.67%(4/60),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糖酐铁口服液与维生素C联用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机体微量元素铁、锌水平及红细胞4项参数,且安全性佳。
朱红梅
关键词:小儿缺铁性贫血维生素C
小儿缺铁性贫血应用蛋白琥珀酸铁治疗的临床效果
2024年
探讨小儿缺铁性贫血采取蛋白虎铂酸铁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4年2月-10月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儿童保健科门诊收治的9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为对象,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单用复方锌铁钙口服液,研究组应用蛋白琥珀酸铁,观察疗效。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改善效果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小儿缺铁性贫血会给患儿健康及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在用药方案上采取蛋白琥珀酸铁可获得显著功效,可有效补铁,改善机体免疫力,调节红细胞水平。
梅根红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小儿患者临床疗效
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分析对小儿缺铁性贫血采取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治疗的效果情况。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的7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成研究组(35例)和常规组(35例)。研究组采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治疗,常规组采用马酸亚铁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反应、血红蛋白、红细胞总数及红细胞比容、血清铁总量(SF)、总铁结合力(TIBC)。结果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F水平高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TIBC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红蛋白、红细胞总数及红细胞比容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铁性贫血患儿施以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予以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儿贫血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少,临床效果显著。
郑敏燕许玉莲郭雨柔王育红陈琼华
关键词:小儿缺铁性贫血
三甲散联合小剂量间断补铁对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
2024年
探究三甲散联合小剂量间断补铁治疗对缺铁性贫血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在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儿88例,将88例患儿使用随机表数法分为补铁组和联合组,每组44例,补铁组予以小剂量间断补铁治疗,联合组患儿在小剂量间断补铁治疗基础上使用三甲散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血红蛋白(Hb)浓度、维持血红蛋白水平所需铁剂摄入量、血清铁、血清铁蛋白、铁结合力(TIBC)、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sTfR)、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Hb、血清铁、血清铁蛋白、TIBC水平高于补铁组,CRP、sTfR低于补铁组,P<0.05。联合组维持血红蛋白水平所需铁剂摄入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治疗有效率更高,对比补铁组:P<0.05。结论 三甲散联合小剂量间断补铁可以显著改善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指标,通过有效补充铁元素,促进体内铁的吸收和利用,从而提高Hb水平,改善贫血状况。
庞清华
关键词:三甲散缺铁性贫血
小剂量间歇补铁法在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2024年
探讨针对小儿缺铁性贫血患者,对其实施小剂量间歇补铁的方法治疗,观察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从本院随机选取以小儿缺铁性贫血为诊断的患儿80例,研究时间段选自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内收治,随机性质予以分组处理,计入2组,各自选取40例患儿,对照组实施持续补铁的方式展开系列治疗工作,观察组则采取小剂量间歇补铁的方式展开系列治疗工作,比较两组患儿的实验室指标数值、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率。结果 经予以对两组患儿的实验室指标实施检测,观察组在治疗前后的数值组间比较未见差别(P>0.05),组内比较患儿的血红蛋白数值、红细胞计数显示、血清铁蛋白数值均显著上升(P*<0.05)。经予以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展开比较,得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组别比较差异化较均衡(P>0.05)。经予以对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展开观测,发现观察组获得的不良反应率数据呈现更低显示(P<0.05)。结论 针对小儿缺铁性贫血患者,对其实施小剂量间歇补铁的方法治疗后,可获得较高的治疗效果,相较持续补铁法而言,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临床。
庞清华
关键词:小儿缺铁性贫血
健脾生血方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及对铁代谢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讨健脾生血方在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县中医院2022年10月—2024年4月收治的8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患儿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生血方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铁代谢指标、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铁水平为(15.78±3.55)μmol/L,血清铁蛋白水平为(75.42±6.83)μg/L,血红蛋白水平为(131.53±6.73)g/L,红细胞计数为(5.45±0.53)×1012/L,均高于对照组的(11.47±2.93)μmol/L、(60.33±7.21)μg/L、(118.72±5.43)g/L、(4.15±0.72)×1012/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铁结合力水平为(63.53±2.14)μmol/L,低于对照组的(70.46±1.0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生血方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铁代谢指标,提升血红蛋白水平及红细胞计数,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颜鹏飞田舒扬张歌寻
关键词:小儿缺铁性贫血铁代谢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
微量元素五项联合红细胞四项检测在小儿缺铁性贫血中的诊断价值
2024年
小儿缺铁性贫血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营养性贫血,在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儿童群体中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可高达20%~40%。在中国,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和营养不均衡,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特别是在学龄前儿童和青少年中。缺铁性贫血不仅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还可能对其认知和行为发展产生长期影响,研究表明,铁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及行为问题,因此其早期诊断和干预至关重要。
张秀倩
关键词:儿童群体小儿缺铁性贫血营养性贫血饮食结构微量元素
蛋白琥珀酸铁与硫酸亚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2024年
目的观察蛋白琥珀酸铁与硫酸亚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60例缺铁性贫血小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0例。对照组采用硫酸亚铁治疗,观察组采用蛋白琥珀酸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血常规指标[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血清转铁蛋白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两组治疗后RBC、Hb、MCH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血清转铁蛋白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转铁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结论蛋白琥珀酸铁与硫酸亚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均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相对而言蛋白琥珀酸铁治疗效果确切,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改善血常规指标和铁代谢指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低,可作为临床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首选药物。
李静
关键词:硫酸亚铁小儿缺铁性贫血安全性
硫酸亚铁、蛋白琥珀酸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比较
2024年
目的:比较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硫酸亚铁、蛋白琥珀酸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70例小儿缺铁性贫血患儿,依据用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蛋白琥珀酸铁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亚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指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情况、贫血纠正时间、住院时间。结果:用药后,两组患儿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均低于用药前,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TFN)、总铁结合力(TRBF)、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Ca^(2+)、红细胞(RBC)均高于用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MCHC、MCH、MCV均低于对照组,SI、SF、TFN、TRBF、ALB、Hb、Ca^(2+)、RB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贫血纠正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中蛋白琥珀酸铁的临床效果较硫酸亚铁好。
毛圣亚李慧霞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硫酸亚铁儿童

相关作者

吴小艳
作品数:22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小儿 小儿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母乳喂养
王菊莉
作品数:103被引量:118H指数:5
供职机构:佳木斯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癫痫 奥卡西平 基因 文献复习 缺铁性贫血
范芳
作品数:17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胰岛素抵抗 CDX2基因 血管 儿童急性白血病
钱新宏
作品数:85被引量:494H指数:12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再生障碍性贫血 人细小病毒B19 细小病毒B19 聚合酶链反应
伍曼仪
作品数:34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缺铁性贫血 儿童 叶酸 药物疗法 佝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