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2篇“ 家长主义“的相关文章
- 民营企业内部人员背信犯罪的适用规则构建——基于自我决定权与家长主义的衡平
- 2025年
- 《刑法修正案(十二)》针对民营企业内部人员的背信犯罪进行了重点规制,但在具体适用时仍具有较大争议。背信犯罪侵犯财产法益,自我决定权与家长主义的衡平讨论在其中具有可行性。结合犯罪性质,刑法在相关问题上应当采取软家长主义的立场选择,尊重企业的自我决定。针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认定规则、主体的判断标准、犯罪成立的主观要求以及追诉程序的启动条件等争议性问题需要以此为指引,构建符合价值衡平的适用规则。
- 吴润其
- 关键词:背信犯罪自我决定权家长主义
- 家长主义视角下家长对“双减”的认知、响应及支持期待——基于Nvivo对家长访谈的质性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家长参与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家长主义为考察家长参与提供了理论视角。家长是“双减”的重要利益相关方,家长响应对政策实施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川渝地区21位家长访谈资料的分析发现,家长对“双减”政策判断、态度、效果的认知存在较大分歧,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校外教育的行为与政策期望有差距,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期待较多,对政府的诉求相对较少。为促进家长对“双减”的响应,应弥合认知分歧,达成普遍共识;加强家长教育,提升参与能力;回应家长关切,完善支持体系。
- 侯小兵王兴月徐露乙
- 关键词:家长主义
- 法律家长主义视角下《民法典》合同制度的发展
- 2024年
- 法律家长主义是限制民事主体自由的一项正当性依据,旨在通过强制性或引导性手段提高民事主体的福利。《民法典》中诸多合同规范的设计和解释都可以从法律家长主义的视角进行解读和检讨。就体现强制性的传统法律家长主义的规范而言,部分规范未能根据保护特定民事主体的目的严格限制其适用范围,对此类规范应进行目的性限缩;部分司法解释和法院裁判也存在以保护当事人之名过度限制合同自由的情况,在将法律家长主义纳入目的解释时,需予严格限制。就体现引导性的自由意志家长主义的规范而言,在设计民事法律规范时可以提供“菜单式”的提示性规定,在当事人地位不平等时还可以考虑惩罚性任意性规定;在解释上,如规范仅涉及当事人自身利益,应当尽量将其解释为倡导性规范而非强制性规范。有权机关运用法律家长主义时,应在正确事实判断的基础上充分说理论证。
- 包丁裕睿
- 关键词:法律家长主义助推合同解释
- 普惠制殡葬改革的正当性探析——以法律家长主义为视角
- 2024年
- 殡葬改革对每位公民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不论是出于改革效果的提升还是基本的政治道德考量,殡葬改革都需要向公民解释其正当性,以赢得公民内心的认同。从法律家长主义的角度出发,对普惠制殡葬改革的正当性进行论证后发现,目前公权力在干预殡葬行为时,以节约土地等经济利益为依据说服力不足,法律家长主义对公权力的正当性的论证存在缺陷。应当增强个体的主体性和对公民参与立法过程的重视,以此提升公权力的正当性,促进殡葬法治的良性发展。
- 余娜如李雅云
- 关键词:殡葬改革法律家长主义
- 法律家长主义视角下大数据时代知情同意原则的困境与出路——以监管沙盒为思路
- 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面临新的威胁和挑战。我国现行个人信息保护法秉持"知情-同意"原则,通过赋予个人信息主体一系列权利,强调个人信息主体对个人信息权益的控制以及在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上的中心地位,这是小数据技术条件以及假...
- 单天羽
- 关键词:个人信息保护知情同意原则法律家长主义比例原则
- 算法家长主义现象及其伦理反思
- 2024年
- 新兴智能科技日益发展,不断推进算法系统与功能的快速迭代。算法从一种演算程序和计算策略逐步异化为一种算法权力意志,即依据其自身的特性与逻辑发挥作用,而这种意志势必会为其自身的强权行为谋求某种合法性与正当性,这便与家长主义立场不谋而合,这使得算法貌似为其自身的强权行为获得了一定程度的道德辩护。这一情形将会合理化算法原有的问题,也会带来值得我们慎思与警惕的新问题、新风险。鉴于此,我们详细论证了算法的家长主义倾向是如何可能的。在此基础上,对算法家长主义可能带来的问题与风险进行伦理反思与批判,即警惕算法家长主义为算法权力提供正当性辩护,慎思算法家长主义为平台权力提供合法性辩护,批判算法家长主义为现存算法秩序提供合理性辩护。
- 李波
- 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的立法意旨与教义学分析——基于软家长主义的视角
- 2024年
- 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的保护法益是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这一年龄段未成年女性的性的自主决定权。本罪的增设并不意味着性同意年龄的部分提高。在解释论上,与奸淫幼女型强奸罪的立法依据在于硬家长主义、拟制幼女不具有性同意能力不同,本罪的立法依据是软刑法家长主义,即立法者出于对未成年女性性权益周延保护,将本罪设定为抽象的危险犯,明确只要负有照护职责者与被照护者发生性行为,就推定该行为具有侵犯未成年女性性自主决定权的抽象危险,从而成立本罪。例外的是,如果负有照护者能够提出该性交行为系对方完全自愿、同意,而非利用其所具有的身份上形成的优势地位或者影响力实施的反证,根据“同意无侵害”的原理,刑法也就失去了干预的正当性。就本罪与强奸罪的相互关系而言,两者在外延上系交叉结构;而从内涵关系来看,本罪属于强奸罪的补充法。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同时符合本罪与强奸罪的犯罪构成的,从一重罪处断,只能适用强奸罪而不能适用本罪。
- 钱叶六叶昱含
- 关键词:被害人同意
- 刑法家长主义的理论证成与干预模式研究
- 刑法家长主义是以一种“家长——子女”的模式来建构刑法与公民的关系,提供了一条不同于契约论解读刑法的新思路。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刑法往往伴随着更为严重的后果从而导致公民权利与自由的侵害,只有在对刑法家长主义内容做出新的解读...
- 许涵
- 关键词:干预模式
- 软家长主义视野下实施安乐死的刑法构建被引量:1
- 2023年
- 实施安乐死的罪与罚,一直是备受争议的问题,生命法益的自我决定主义与法律家长主义的争论长久不休。我国司法实践中,支持法律家长主义有罪论,对实施安乐死采用必罚主义。但实施安乐死从教义学上入罪存在构成要件的否定、共犯责任的排除、被害人同意体系缺失生命法益这三大障碍,有违罪刑法定原则。为平衡法律家长主义与自我决定主义,软家长主义的发展给争议的解决带来了契机,能够在保障生命法益的同时赋予生命法益有限的支配权。刑法对此的回应便是明确嘱托杀人或帮助自杀的独立罪状与罪名,并辅以实施安乐死的正当出罪事由,实现对实施安乐死有限入罪,扭转实施安乐死案件有罪类推的局面。
- 胡江涛
- 关键词:被害人同意
- 尊重型家长主义:家庭教育中新型亲子关系的构建被引量:3
- 2023年
- “尊重型家长主义”作为等级关系和平等关系之外的第三条进路,可细化为赋能式、保护式和关怀式三种实践形式,并强调亲子关系中的交互性与情感性,为现代亲子关系提供精准描述和有效规范。通过权衡行为的不利后果、发生不利后果的概率、后果发生的紧急程度、主体掌握信息的情况和自我认知能力,可以更好地选择和搭配三种形式,以回应家庭教育中未成年子女利益保护和自主性需求之间的张力问题。
- 陈曦宜
- 关键词:亲子关系家庭教育自主性家长主义
相关作者
- 王一行

- 作品数:5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法律家长主义 伦理 法治建设 法律 家长主义
- 史军

- 作品数:73被引量:276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公共健康 个人权利 气候 公共善
- 郑林娟

- 作品数:27被引量:203H指数:7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医学伦理学 生命伦理学 道德共识 大学生 课程开设
- 刘笑言

- 作品数:59被引量:143H指数:6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 研究主题:热安全性 关怀 电池组 电池 家庭政策
- 陈传法

- 作品数:23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
- 研究主题:合法性 射幸合同 民法典 次承租人 物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