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573篇“ 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的相关文章
冷刀锥切术与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的临床对比研究
2025年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CIN)患者接受冷刀锥切术(CKC)与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锥切指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扬州大学附属淮安医院(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91例CI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CKC组(45例,行CKC治疗)和LEEP组(46例,行LEEP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观察至出院,并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锥切指标与术后宫颈化,随访期间并发症和复发情况,以及术前及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结果 LEEP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CKC组,手术时间、术后宫颈阴道部缩短长度均短于CKC组,术后切缘阳性率高于CKC组,锥切面积、高度均小于CKC组;术后6个月LEEP组患者宫颈完全愈合率高于CKC组,宫颈狭窄程度轻于CKC组;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精神建立及社会功能简明健康况量表(SF-36)评分均升高,且LEEP组均高于CKC组(均P<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复发率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KC和LEEP对CIN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均较好,但是和CKC比较,LEEP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可以更好地促进患者生理功能的恢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万爱玲丁爱英
关键词: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冷刀锥切术宫颈环形电切术生活质量
宫颈上皮中PYCR2、CA125及ATG-12的表达及意义
2025年
目的探讨吡咯啉-5-羧酸还原酶2(PYCR2)、糖类抗原125(CA125)、自噬相关蛋白-12(ATG-12)在子宫颈上皮(SIL)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通市肿医院收集子宫颈组织样本共336例,其中正常子宫颈131例,低级别上皮(LSIL)91例,高级别上皮(HSIL)114例。分别检测各组中PYCR2、CA125、ATG-12的表达水平,并分析PYCR2、CA125、ATG-12与SIL的相关性及三者联合检测在子宫颈SIL诊断中的价值。结果LSIL组及HSIL组中PYCR2及CA125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正常子宫颈组(χ^(2)值分别为34.98、51.03,P<0.05);LSIL组及HSIL组中ATG-12的阳性检出率低于正常子宫组(χ^(2)值为61.83,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YCR2及CA125的阳性检出率与SIL病理分级(LSIL与HSIL)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321,P<0.05;r=0.387,P<0.05),ATG-12阳性率与SIL病理分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429,P<0.05)。PYCR2、CA125、ATG-12三者联合诊断SIL的AUC为0.996。结论SIL中PYCR2、CA125以及ATG-12的表达水平发生改,三种指标联合预测模型效果良好,可能作为SIL诊断评估的标志物。
朱兴华张邢松沈蓉卫颖泽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鳞状上皮内病变
Ki-67、MCM2、p16在宫颈上皮中表达及意义
2025年
目的 探讨Ki-67、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p16在宫颈上皮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Ki-67、MCM2、p16在宫颈炎症组14例、低级别上皮(LSIL)组47例、高级别上皮(HSIL)组49例中的表达情况,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SIL组中Ki-67、MCM2、p16阳性率均高于炎症组和LSIL组(均P<0.017)。HSIL组中Ki-67、MCM2过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炎症组和LSIL组(均P<0.017)。随着宫颈级别增加,Ki-67及MCM2阳性范围从基底层至表层逐渐扩大。MCM2及Ki-67在LSIL组中表达模式多为基底层的非过表达模式,HSIL组多为中层及以上的过表达模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MCM2和Ki-67在宫颈上皮中的表达强度之间呈正相关(r=0.801,P<0.05);p16与MCM2在宫颈上皮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559,P<0.05);p16与Ki-67在宫颈上皮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78,P<0.05)。结论 p16阳性提示宫颈高级别上皮。MCM2与Ki-67在宫颈上皮中的表达具有较高一致性,MCM2可作为宫颈上皮新的增殖标志物。
温俊秀张可心王琦宋慧茹倪璐宋旭东
关键词:KI-67P16
宫颈上皮“三阶梯”筛查及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2024年
在我国,子宫颈癌是女性第5位常见的恶性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居于高位。子宫颈上皮作为子宫颈癌的癌前病,亦受到了临床医师的密切关注。近年来,随着女性体检意识的增强和癌前病筛查手段的提高,子宫颈上皮的检出率逐年上升,患病年龄也逐渐趋向年轻化。因此,针对子宫颈上皮患者采用规范的筛查手段和及时有效的治疗策略,对减少子宫颈癌的发生意义重大。本文对子宫颈上皮的“三阶梯”筛查容及相关的治疗策略进行综述,强调了分层管理及个体化管理的重要性,以期为延缓或阻止子宫颈上皮继续进展并改善患者临床结局提供新的诊疗思路。In China, cervical cancer is the fifth most common malignant tumor in women, and its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continue to be high. As a precancerous lesion of cervical cancer, cerv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have also been paid close attention by clinician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women’s awareness of physical check-up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creening methods for precancerous lesions, the detection rate of cerv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and the age of the disease is gradually tending to be younger. Therefore, adopting of normative screening methods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which are timely and effective for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cerv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ervical cancer. The essay summarized the “three-step” screening content of cerv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and related treatment strategies, in the meantime, it’s great importance of stratified management and individual management, hoping to provide new train of thoughts for delaying or preventing the progression of cerv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and improving the clinical outcome of patients.
车琪孙丽霞
关键词:癌前病变子宫颈癌筛查
宫颈高级别上皮行高频电刀宫颈锥切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4年
研究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形高频电刀宫颈锥形电切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到2022年9月60例的子宫颈高级别上皮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宫颈高级别上皮患者通过高频电刀宫颈锥形电切术治疗,可提升临床效果,应用价值高。
周敏
RNAscope技术对子宫颈上皮HPV E6/E7 mRNA检测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RNAscope技术检测HPV E6/E7 mRNA的表达对子宫颈上皮分级诊断的影响。方法收集子宫颈活检组织80例,其中高级别上皮(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HSIL)34例和低级别上皮(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LSIL)32例,子宫颈炎症标本14例。所有病例均进行RNAscope原位杂交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子宫颈上皮中,HPV E6/E7 mRNA在炎症组、LSIL组和HSIL组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37,P<0.001)。统计分析显示,LSIL组中B型表达模式高于HSIL组、D型表达模式低于HSIL组(P<0.05),两组A型、C型和E型表达模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IL组中4种着色模式的阳性率均高于LSIL组,两组的模式③、④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式①、②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 E6/E7 mRNA在HSIL中高表达,且其表达可能反映HPV感染的分期,其分层表达和着色模式为子宫颈分级诊断提供指导意义。
张爽胡倩岚徐碧宇姬艳琦吴晨阳董丽儒宋旭东
高级别子宫颈上皮经不同手术治疗的效果及术后复发危险因素
2024年
本次研究中对高级别子宫颈上皮经不同手术治疗的效果及术后复发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4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高级别子宫颈上皮患者共计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其中实验组100例患者接受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手术治疗,参照组100例患者接受冷刀锥切(CKC)手术治疗。选取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作为术后治疗效果、术后复发危险因素观察指标,P<0.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验组各项临床数据均优于参照组。腹部手术史、病理类型、合并症是引发患者术后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绝经、腺体累积、切缘阳性、术后半年HPV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在高级别子宫颈上皮手术中使用LEEP相比CKC拥有更高的治疗效果,绝经、腺体累积、切缘阳性、术后半年HPV检测阳性均是术后复发危险因素,临床中应当高度重视。
尤丽华魏超
关键词:LEEP
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子宫颈LEEP治疗子宫颈上皮的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探究子宫颈上皮(SIL)应用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联合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2023年8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SIL患者分为研究组(n=40)及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子宫颈LEEP治疗,研究组予以子宫颈LEEP联合bFGF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情况、炎症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77.5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阴道出血量少,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和阴道流液时间均短,术后C反应蛋白(CRP)、肿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水平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17.5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5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L患者应用bFGF联合子宫颈LEEP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创面愈合,并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罗琦万和平
关键词:子宫颈环形电切术并发症
聚焦超声与宫颈锥形电切术治疗子宫颈上皮宫颈长度及弹性化的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
杨雨露
宫颈电切术与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比较宫颈电切术(LEEP)与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上皮(SIL)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SIL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EEP组与CKC组,每组34例。CKC组采取CKC术治疗,LEEP组采取LEEP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围术期情况(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术后宫颈阴道部缩短距离、锥切面积、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LEEP组总有效率[97.06%(33/34)]较CKC组[76.47%(26/34)]高(P<0.05)。LEEP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较CKC组短,术中出血量较CKC组少,住院费用较CKC组低(P<0.05)。LEEP组术后宫颈阴道部缩短距离较CKC组短,锥切面积较CKC组小(P<0.05)。LEEP组并发症发生率[5.88%(2/34)]较CKC组[23.53%(8/34)]低(P<0.05),LEEP组复发率[8.82%(3/34)]与CKC组[0.00%(0/34)]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KC术比较,LEEP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小锥切面积、缩短术后阴道距离,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术后恢复,临床效果显著。
朱珊王艳娜杨丹
关键词:宫颈环状电切术宫颈冷刀锥切术

相关作者

吕卫国
作品数:375被引量:1,810H指数:20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研究主题:宫颈癌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宫颈肿瘤 卵巢肿瘤 滋养细胞肿瘤
张徐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研究主题: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 锥切 HPV检测 阴性患者 HPV
谢幸
作品数:466被引量:2,822H指数:26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研究主题:宫颈癌 卵巢癌 卵巢肿瘤 妇科恶性肿瘤 宫颈肿瘤
万小云
作品数:132被引量:503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
研究主题: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子宫内膜癌 卵巢肿瘤 滋养细胞肿瘤 子宫内膜肿瘤
陈亚侠
作品数:72被引量:309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研究主题:甲氨蝶呤 滋养细胞肿瘤 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 妇科恶性肿瘤 卵巢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