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7篇“ 实践辩证法“的相关文章
- 马克思主义实践辩证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 2024年
- 在新时代,习近平立足于当下的时代境况和世界形势的实践要求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一理念顺应了时代潮流,需要我们在方法论的层面上进行理解和把握。立足当下,辩证法必须从单纯的理论中解放出来,切身立足于实践,真正以诸差异个体的生存活动为出发点,以人之本然的普遍性情感去达成共识,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共处、共同发展。辩证法只有立足于实践活动才有其合理性的样态,才能为我们新时代的哲学进行论证。
- 吕鹏
- 关键词:实践辩证法同一性
- 涵养教育家精神的实践辩证法
- 2024年
-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向全国优秀教师代表致信中,首次提出了“教育家精神”这一崭新命题,并系统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基本内涵,即“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教育家精神是对优秀教育工作者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和价值追求的凝练升华,更是引领广大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科学指南。
- 雷栋良李政佼
-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以文化人启智个人品德优秀教育工作者实践辩证法
-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辩证法研究
- 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从落后走向发达的必经历程。实践是理论与实际产生联系的纽带,是人类作为主体可以改变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辩证法是辩证的认识问题达成正确认知的关键。实践和辩证法在认识和进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相互贯通、...
- 盛昳嵬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辩证法
- 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正义的实践辩证法被引量:3
- 2024年
- 与西方现代化恪守资本逻辑、使现代生活日趋呈现出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图景不同,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生态观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生成于人类生态文明的历史反思与现实超越,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诉求与应然境界,实现了对西方生态理论的实践超越。生态正义作为生态价值体系的核心范畴,是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生态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凝练的价值诉求和理性认知,是中国共产党不懈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升华和实践结晶。新时代,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把生态正义的学理意涵转化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需要我们在践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与绿色共识,产权规范、分配公平与共同富裕,生态民主、健全法制与依法治国,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与社会协同,包容互鉴、平等协商与合作共赢的辩证统一中,展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生态正义的实践辩证法。
- 王岩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正义实践辩证法
- 论马克思实践辩证法对非人类中心主义“整体主义”认识论的超越
- 2024年
- 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文化希望以人“不在场”的方式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在其哲学认识论上体现为“整体主义”的认识范式。“整体主义”认识范式最终陷入为了拯救人而又消灭人的逻辑悖论。然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立足于“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社会”,马克思实践辩证法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既主张“整体主义”认识范式的必要性,又确立“科学主义”认识范式的实践性,为走出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文化“整体主义”认识困境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 鲁桐君左海慧
- 传统茶文化的实践辩证法内涵探究
- 2024年
-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历史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茶文化起源于中国,亦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与茶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茶文化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将从实践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出发,探究传统茶文化的内涵,理解其作用,保护和传承茶文化的价值,促进茶文化的发展,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 刘馨璐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茶文化辩证法
- 理解现实的方法 ——马克思的实践辩证法研究
- 王嘉睿
- 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的实践辩证法
- 2023年
- 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观大势、谋全局,在中华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接续部署,彰显出这一战略安排的实践辩证法。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在战略选择上呈现出历史所蕴、现实所需与未来所向的辩证统一;在战略要义上呈现出全面布局、循序渐进与精准施策的辩证统一;在战略实践上呈现出本质要求、方向选择与方法依循的辩证统一;在战略意旨上呈现出初心使命、责任担当与世界情怀的辩证统一。系统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应从整体上把握现代化建设的规划布局,以奋发有为的姿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 王岩郭凤龙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辩证法
- 实践辩证法的初步阐释
- 2022年
-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本质规定为以实践为基础的历史辩证法,强调无产阶级意识在改造社会历史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卢卡奇的这一阐释从根本上突出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的实践性和革命性,开启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乃至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的阐释路向。
- 罗骞李秋月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社会历史过程实践辩证法历史辩证法《历史与阶级意识》主体性作用
- 实践辩证法的初步阐释——《历史与阶级意识》中辩证法的理论成就及局限性被引量:2
- 2022年
- 以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为切入点,卢卡奇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阐释为历史辩证法,强调历史过程中主客体相互作用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开启了马克思主义阐释的新方向。卢卡奇对主体性的强调,目的在于批判抽象客观主义和机械决定论路线,但被他限制在社会历史领域的辩证法概念重新导致了自然和历史的对立。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不是适用于不同领域的自然辩证法或历史辩证法,而是以实践连接并贯穿整个存在领域的实践辩证法。存在论、辩证法和方法论在实践思维的基础上实现了内在的统一。就此而言,《历史与阶级意识》只是初步阐明了实践视域中的辩证法思想,却没有全面彻底地贯彻实践原则,从而未能真正澄清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传统辩证法的实质差异。
- 罗骞李秋月
- 关键词: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实践辩证法总体性
相关作者
- 张绍宏

- 作品数:17被引量:11H指数:3
- 供职机构:怀化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辩证法 实践辩证法 方法论 矛盾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 辛鸣

- 作品数:170被引量:171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
- 研究主题:总书记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中国社会 人民
- 文翔

- 作品数:13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实践思维方式 实践辩证法 方法论 辩证法 社会主义
- 刘森林

- 作品数:170被引量:530H指数:11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 研究主题:虚无主义 尼采 启蒙 主体性 辩证法
- 朱宝信

- 作品数:49被引量:97H指数:5
- 供职机构:驻马店市卫生学校
- 研究主题: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实践本体论 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哲学 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