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1篇“ 实定法“的相关文章
- 在“社会科学理论”和“实定法体系”之间——社科法学研究的光谱化分析(2014—2024)被引量:1
- 2024年
- 近十年来,社科法学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但“应往何处去”的问题也摆在了它的面前。通过建立光谱对代表性研究者进行个案分析后发现,处于“社会科学理论”和“实定法体系”之间的社科法学,与我国本土法律实践具体问题的结合日益紧密。在共时性的学术生产中,社科法学的研究者们主要以法律实践为落脚点,提炼具体的概念工具、运作机制和分析框架,而外部知识也逐渐成为其理解法律内在活动的抓手。这一趋势的产生,既源于社科法学研究实务性的增强,也源于社科法学在与法教义学的论战中对自身方法论的不断反思。当法学越发重视社科法学时,社科法学相应的研究更要深入法学的内部,明确自身特性。社科法学不是彻头彻尾的“社会科学”,但它对中国本土法律实践的有效探索,也要建立在更扎实的社科理论积累之上。“立足法律实践,化用社科知识”是社科法学未来发展的应有之义。
- 李浩源
- 关键词:社会科学理论
- 我国刑法为什么不适用阶层犯罪论体系——犯罪论体系形成的实定法演绎
- 2023年
- 犯罪认定体系建构必然要以现行刑法规定作为基础。阶层犯罪论体系是根据德国刑法规定进行归纳概括的产物,是德国刑法本身双重困境的产物,而不单纯是刑法学家的理论创造。苏俄刑法、中国刑法的四要件犯罪论体系,同样是根据本国刑法规定归纳概括的产物。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刑法规定,就会有与之相适应的犯罪认定体系。阶层犯罪论体系建立在德国刑法唯心哲学观基础上,而四要件犯罪论体系则产生于唯物哲学观。在中国推行阶层犯罪论体系,必然要求对中国刑法进行一场大规模“变性手术”;在中国推行阶层犯罪论体系,也必然会否定中国刑法的法定任务和犯罪实质概念,整部刑法将面临瓦解的危险。意图在中国刑法中推行阶层区分犯罪认定模式,这一行动方案缺乏刑法制度和政治哲学基础,因而不切实际。
- 冷必元
- 关键词:实定法刑法
- 互联网平台私密信息处理的“阶段性”义务规范构造——以解构实定法秩序为向度
- 在互联网时代,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已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数据资源类型。随着"涉隐私"概念的个人信息收集技术手段不断更新迭代,互联网平台处理用户信息时,需历经平台规则制定、信息采集、储存和使用四个阶段。作为民法典新造的法概...
- 邢恩铭任赖锬
- 关键词:民事保护互联网平台
- 解释论下私密信息的界清与保护——以实定法秩序概念的谱系化为进路
- 在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构造下,隐私、个人信息和私密信息,共同构成了客体保护的秩序概念谱系,三者概念边界模糊,却享有迥异的保护规则。由此,概念的界清是私密信息保护规则适用的逻辑起点。通过解释论的方法,廓清秩序概念之...
- 张芷维邢恩铭
- 关键词:隐私权民事保护
- 论个人所得税法中所得的实定法表达
- 2020年
- 2018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第7次修改删除了"其他所得"税目,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19年第74号公告规定以"偶然所得"税目取代"其他所得"税目。因此,"所得"如何在税法中表达需要探讨。文章梳理并分析了美国自1913年开征个人所得税以来制定法中所得概念的表述及演变,并分析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税法判例中对所得的界定,认为制定法中的所得应当是一个开放的概念,所得的界定是立法部门、司法部门和执法机关之间的一个动态对话过程。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中缺乏立法目的条款,也不存在概括性的所得概念,因此"偶然所得"的扩张对于维护税法价值的统一性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偶然所得"这一不确定概念应当受到价值填补的控制,并通过司法判决的方式发展所得概念,以保障所得税法评价的统一性。
- 陈国文
- 论动物的法律地位及其实定法保护进路被引量:9
- 2020年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生,暴露我国野生动物疫病风险防范制度等方面存在的制度缺失,使得全面禁食野生动物再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并引起立法机关的及时回应。事实上,完善动物保护立法,为重建人类与动物和谐关系提供制度保障是一个讨论多年的议题。我国民事法律将动物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一般物,受制于社会文化背景、民众的认知水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目前并没有出台专门的动物保护法。除《野生动物保护法》外,有关动物的立法主要是从规范动物资源合理利用、为动物实验设定技术规范,或基于保障公众健康的目的从检疫、防疫角度进行的立法,很少涉及动物福利保护或禁止虐待动物的内容。野生动物保护法在保障公众健康方面存在目的理念的偏差,在野生动物疫病风险防范制度等方面存在的制度缺失,与动物检疫、防疫法律法规衔接不足。完善我国动物保护法律体系,应当在明确动物特殊物格法律地位的基础上,分步骤推进各类专门性动物保护法,适时出台综合性的《动物保护法》,进一步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最终建立具有内在逻辑、体系严谨的动物保护法律体系。
- 史玉成
- 关键词:动物保护法律地位
- 我国实定法上的行政拘留比较研究及其立法完善被引量:7
- 2019年
- 在我国实定法中,行政拘留散见于不同的行政法律规范中,涉及32部基本法律文件。按照其法律依据和法律属性的不同,行政拘留分为行政处罚中的行政拘留、即时行政拘留、审查性行政拘留和司法行政拘留,它们各有不同适用情形。在适用主体、相对人权利保障和非治安类拘留处罚程序等方面,我国实定法上存在诸多缺陷,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以改革推动行政拘留权的法律资源重组,从根本上解决公权的分设分离与监督制衡;以行政处罚法和人民警察法修改为基础,建立统一的行政拘留程序制度;适时引入行政拘留处罚听证。
- 孙振雷
- 关键词:行政拘留
- 关系契约的理论功能与实定法表现被引量:3
- 2016年
- 关系契约理论从社会学的视角对现实生活中的契约现象进行事实描述,对"契约死亡论"进行回应。其理论功能在于将古典契约法理论无法容纳或者已经排挤出去的契约现象进行统一说明,并立足于社会,超越实定法规范的单一作用,引入关系性规范解决契约纠纷。现实生活中发生了很多关系契约现象,在实定法上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充分认识关系契约的理论功能必将对日益复杂的契约现象提供解释说明,有利于人们适应不断变动的社会交往。
- 王艳慧
- 关键词:关系契约实定法
- 犯罪参与理论比较论略——立足于实定法的考察
- 2016年
- 在我国刑法上,不同的犯罪参与体系对于成立犯罪与否的判定并无二致。一元犯罪参与体系不存在太多劣势,而二元犯罪参与体系之共犯从属性理论,尤其是犯罪支配理论、共谋共同正犯理论,早已背离了其原本的理论根基——紧缩的行为人概念,呈现出底线突破、混乱不堪的景象。我国刑法理论与审判实践有必要继续坚持一元犯罪参与体系。
- 李瑞杰
- 关键词:预备犯单一制共犯从属性
- 不真正连带之债的实定法塑造被引量:25
- 2015年
- 在多数人债务体系内部,不真正连带之债是学说史上最含混的法律概念,有待在实定法框架内予以厘清。我国学界通行的"四要件说",完全沿袭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理论,偏离了现行法的法条文义。究其本质,不真正连带与普通连带一样,本为数个独立的债务关系,为实现债权人的同一给付利益而结合。区分二者的判断标准,并非债务发生原因,而是内部债务分担机制。普通连带通过求偿关系实现各自的债务分担,不真正连带通过追偿关系实现终局责任分配。程序法规则上,宜把不真正连带案件作为普通共同诉讼,法院不必追求同胜同败的判决;实体法规则上,宜规定债权让与条款,解决非终局责任人追偿权的请求权基础问题。
- 税兵
- 关键词:连带债务包价旅游合同
相关作者
- 林来梵

- 作品数:100被引量:1,837H指数:24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宪法 宪法学 法律 法学 基本权利
- 王贵松

- 作品数:112被引量:1,850H指数:2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行政 行政法 行政裁量 行政诉讼 法律
- 王艳慧

- 作品数:26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关系契约 大学生 继承法 契约 高校学生
- 孙振雷

- 作品数:32被引量:83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警察学院
- 研究主题:警察权 警察 《治安管理处罚法》 实定法 《人民警察法》
- 何其荣

-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贵州省政法干部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比较法学 实定法 大陆法系 法哲学 法学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