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3篇“ 实体观“的相关文章
中国四省学生能力实体、自我效能与数学成绩的关系研究——基于PISA数据的分析
2024年
本研究旨在基于PISA数据中中国四省(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的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实体、自我效能感和数学成绩的关系。研究抽取5%的数据,共604名学生。结果表明:(1) 能力实体正向预测数学成绩;(2) 能力实体与自我效能感呈现显著负相关;(3) 自我效能感与数学成绩呈显著正相关;(4) 自我效能感在能力实体与数学成绩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苏婷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数学成绩PISA
父母失败与儿童能力实体的关系:一项基于响应面分析的纵向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明晰父母失败与儿童能力实体的关系,对于塑造儿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3680名小学五年级儿童及其父母为被试,探讨了父母失败的一致性、差异性和儿童能力实体的关系。结果表明:(1)父母失败的一致性能够影响儿童能力实体。在父母失败水平一致时,父母失败越消极,儿童能力实体水平越高;(2)父母失败的差异性方向能够影响儿童能力实体。当父亲失败更消极时,儿童能力实体水平更高。结果揭示了父母消极失败对儿童能力实体的消极影响,以及父亲在塑造儿童能力实体的重要作用。
刘春晖张俊怡刘思佳郭筱琳罗良
康德对传统实体的颠覆——基于■与Subjekt概念的差异
2023年
实体即主体,任何一种实体都离不开对“主体”的理解。在哲学史上主体概念具有三种意义:逻辑学意义、形而上学意义和认识论意义,那么与之相关的实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亚里士多德的“主体”(υποκειμενον)具有逻辑学的意义和形而上学的意义,他的实体是使现象的存在得以可能的形而上学的存在。笛卡尔开辟了主体概念的认识论意义,从而把“主体”与人(思维)挂钩了。但他的“主体”概念依旧有形而上学意义的残余,思维活动必须有所依存的主体,从而推出了精神实体。康德严格贯彻了“主体”(Subjekt)认识论的含义,并严格地将认识论主体与形而上学主体完全的区分开来。实体即主体不再是亚里士多德意义上与“人”无关和现象之外、脱离时间作为自在的存在本身,而是实体作为主体的功能性的体现,只能运用于现象之中,并且与时间相挂钩、作为现象流变的时间基底。
孙奕琦宣庆坤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笛卡尔
失败恐惧对能力实体与阅读成绩、积极情绪关系的作用:基于PISA2018数据的分析
近年来,国际组织和众多研究者指出,随着新冠疫情的持续,能力对于尚处于学习阶段的儿童青少年愈发重要。研究表明能力实体与青少年不良心理社会适应有关,如不良学业成就和情绪发展。然而,PISA2018报告显示,持有不同能力...
张俊怡刘春晖
关键词:积极情绪失败恐惧文化差异
论我国合并纳税制度适用的类型和合并实体
2020年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成长和发展要求我国必须适时地推出合并纳税制度。根据税收原则,我国应采用所得统算型合并纳税制度。在构建合并纳税制度中,应有机地组合运用单一实体概念和独立实体概念,兼顾合并集团的经济一体性和流动性。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合并纳税制度原则上应采用单一实体概念,在特定的情况下,才采用独立实体概念。
潘泽清
关键词:实体观
高中生数学能力实体对数学学习投入的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消极学业情绪的中介作用被引量:39
2019年
采用数学能力实体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消极学业情绪量表(羞愧、厌倦)和数学学习投入量表,对1064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数学能力实体、学业自我效能感、羞愧、厌倦和数学学习投入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厌倦在数学能力实体和数学学习投入之间的中介作用均显著;且学业自我效能感-厌倦的链式中介作用也显著。这表明,高中生的数学能力实体不仅可以直接预测数学学习投入,也可分别经由学业自我效能感、厌倦的中介作用、以及二者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数学学习投入。
蒋舒阳刘儒德甄瑞洪伟金芳凯
关键词:学业自我效能感高中生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实体研究
康德作为近代哲学的集大成者,通过其先验哲学将经验论与唯理论的点进行调和,从而形成独特的先验哲学体系。先验哲学将人类理性认识的一般对象区分为现象界和本体界,将能够认识的领域限制在经验范围即现象界。康德认为,传统的“实体”...
陶侃
关键词:实体观《纯粹理性批判》
文献传递
陈康论亚里士多德《范畴篇》中的实体
陈康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的研究专家,他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都有着极为重要的论述。在亚里士多德哲学方面,陈康用发生论的方法对亚里士多德实体的发展史进行了构建。陈康认为以往用系统论的方法对亚里士多德思想所进行的研...
陈镇鸿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实体观
心灵实体的哲学探源
“灵魂不过就是躯体,躯体不过就是灵魂”,思想和感觉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成为科学和哲学研究的主要目标,二者之间的关系引申开来,便形成了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困惑的“身-心”问题。心灵作为一种内在的、私密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如果认...
鲁颖
关键词:二元论思维模式心智哲学
偏见实体倾向在元刻板印象降低群际接触意愿中的作用——以彝族大学生为例
一定条件下的群际接触被广泛证实是一种促进群际关系、减少群际偏见的有效策略,但它的效应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本研究聚焦于元刻板印象这一阻碍群际接触发生的变量,即个体关于外群体成员对其所属群体的刻板印象的信念,拟通过三个研究...
艾迪玛寇彧
关键词:彝族大学生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陈友庆
作品数:121被引量:432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
研究主题:心理理论 大学生 网络 心理健康 中学生
谢志华
作品数:367被引量:2,983H指数:26
供职机构: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
研究主题:企业 出资者财务 会计 两权分离 经营者
寇彧
作品数:131被引量:1,192H指数:23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亲社会行为 青少年 亲社会 大学生 儿童
张桂权
作品数:21被引量:216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笛卡尔 洛克 贝克莱 形而上学 休谟
王超
作品数:1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评估者 内隐 实体观 人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