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4篇“ 学科框架“的相关文章
《面向二语教师的二语习得理论概要——超学科框架》评介
2024年
沿用道格拉斯学派(The Douglas Fir Group)超学科框架,Joan Kelly Hall教授的新书《面向二语教师的二语习得理论概要——超学科框架》以一线二语/外语教师为目标读者,以语言使用观为导向,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述如何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维度来分析动态复杂的二语学习活动,更新了传统意义上对语言知识和语言学习过程的理解,把超学科相关理念,如语言知识的动态复杂性、语言学习的社会调节性、学习者能动性、二语教师发展的社会调节性等有效运用在二语教学课堂中。
王菲
关键词:二语习得多维性
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框架下的档案学科话语体系构建思考
2024年
本文从信息化大势下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框架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档案学科话语体系构建策略。首先,基于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框架,明确了框架内在逻辑和结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档案学科在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框架下的位置并探讨了信息环境对档案学科的影响,提出了信息化环境下的档案学科话语体系构建的五项原则、六个步骤、七条措施和跨学科研究方法。最后,围绕档案学科话语体系的未来发展趋势,指出本学科应拓宽学科视野,增强交叉融合的研究力度,以推动档案学科的持续、健康发展。
唐文杰
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档案学科话语体系跨学科知识管理
本土需求与时代催生:西南体育学的提出及其学科框架与建设思路
2024年
自1983年3月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体育学列为教育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发展至今,体育学的学科发展已走过四十余年的历程。在四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高原体育学、体育地理学、体育民俗学、体育文献学等体育学的分支学科越来越多。随着武术研究的深入,形意拳学、东北武学、西北武学、少林学等概念出现在学术著述中,西南地区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祥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保留所、博览园和百花园,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创新和学科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民国时期,西南研究兴起,且发展成西南学。正是在西南学研究的内在驱动下,我们提出了构建西南体育学的想法,并对其学科架构、发展思路等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能够在新时代为我国的体育强国建设贡献出独特的西南力量。
杨祥全冯强
计算社会科学发展演变及学科框架学科结构被引量:1
2023年
数据驱动为计算社会科学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极大施展空间,提升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有效契合科学研究的复杂性需求。探究计算社会科学发展演变、学科框架学科结构的界定对于计算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收集、整理计算社会科学领域国内外文献,厘清计算社会科学的概念,进而梳理计算社会科学的学科演进趋势、研究范式、研究方法及研究应用;并从数字人文的学科结构入手,分析教育部学科门类分类体系,在此基础上对计算社会科学的学科界定、学科结构进行研究,进一步分析其与方法、技术类学科的关系,进而从学科角度思考计算社会科学的学科框架学科结构。研究结论:第一,计算社会科学国外论文数量领先于国内论文数量,我国计算社会科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第二,计算社会科学国内外研究侧重点不同。国内计算社会科学研究聚焦于人工智能、复杂系统、传播理论等新兴主题,更加重视数据驱动过程中数据质量的分析,强调通过建模仿真、社会网络分析、数据挖掘等方法论的使用。而国外计算社会科学以数据科学为核心,聚焦于社交媒体、社会网络与复杂系统,强调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基于Agent建模、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方法使用。第三,计算社会科学是传统社会科学学科下二级学科的集合,不能将其设为一级学科,要严格区分数字人文与计算社会科学。第四,计算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有一定限制,高度也存在一定不足。第五,方法与技术类学科是计算社会科学的重要支撑,但作为社会科学方法与技术的学科不宜设立计算社会科学二级学科,如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资源管理。
俞立平冉嘉睿罗宇舟买买提依明·祖农
关键词:学科框架学科结构大数据社会科学数据驱动
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框架下档案学学术交流研究——基于期刊合著分析视角
2023年
图情档一级学科的更名为档案学研究带来了机遇与活力,同时对档案学学术交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学科定位、研究范式、学科关系三方面介绍了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框架下档案学学术交流环境的变革,通过对我国档案学领域学术交流现状的分析,对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框架下档案学学术交流的问题及提升路径进行探讨,以期为一级学科更名后促进档案学的学术交流与繁荣提供借鉴。
党永杰郭天昕
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档案学学科建设研究范式
新时代中国国际关系学发展的内生动力、学术基础与学科框架
2023年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国际关系学,指导其发展的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滋养其发展的主要是中体西用的国外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学要想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要想实现从“国际关系学在中国”到“新时代中国国际关系学”的转型,就必须找到学科发展的可能性,或者说是内生动力与学术基础。内生动力的生成取决于中国国际关系学者能不能回应时代对于国际关系学发展的各种要求,学术基础的形成是指能不能利用我们已有的知识资源,找到理论建设的核心主题。
徐进
关键词:内生动力学术基础学科框架核心主题中体西用
新时代中国国际关系学发展的内生动力、学术基础与学科框架被引量:2
2023年
国际关系学要想在中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实现从“国际关系学在中国”到“新时代中国国际关系学”的转型,就必须找到学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学术基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等国际主客观因素叠加生成了复杂的现实问题,产生了迫切的现实需求。解释现实问题、回应现实需求,是构建新时代中国国际关系学最强大的内生动力。国际关系学在中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日益丰富的话语体系。新中国外交为中国国际关系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思考,中国数千年的灿烂文明为新时代中国国际关系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和思想资源。新时代中国国际关系学建设一方面要追求学术性和原创性,另一方面也要致力于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鉴于此,本文提出以“一题五观”来概括新时代中国国际关系学的学科框架。“一题”是指一个核心研究主题,即一个崛起的中国如何处理其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五观”是指时代观、国家安全观、国际秩序观、全球治理观、国际关系建设观。“一题五观”这个框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浓厚的学术性和高度集成性,可以涵盖众多的国际问题重要研究领域,可以生成更多的重要研究问题。
徐进
关键词:中国国际关系学内生动力核心主题知识来源学科框架
海南史研究的学科框架和推进方略
2022年
海南史研究经历了30年的队伍汇聚、史料挖掘、园地建设、成果积淀、学科分合,正在成为一个内在结构越来越复杂的学科群组,除包含一些已经建立和正在建立的分支学科之外,还包含一系列有待创建的“缺位”学科。需要实施关注新学科生长点、开设海南史类课程、携手近邻同源学科、积极扩充研究队伍等推进方略,以保证海南史今后一个时期的可持续发展。
李欣鑫
关键词:地方史学科框架推进方略
鼎足之喻——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学科框架再讨论被引量:2
2021年
文章在梳理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学科现状的基础上,借助3个评价学科发展状况的图谱,参考国际遗产保护学科架构,论证了独立的建筑遗产保护学科存在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学科框架及其知识图谱的“鼎足”结构。进而,文章简要介绍并反思了人才教育实验性工作,探讨了人才教育问题各要素之间的“鼎足”关系。
刘畅赵鹏
关键词:学科背景学科框架知识图谱人才教育
构建我国洞穴生物学学科框架展现洞穴生物学研究前景--吉首大学刘志霄教授《洞穴生物学》简介
2021年
溶洞是地球表层自身演化而形成的重要地质构造,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共同并持续作用的地下空间。在黑暗、潮湿、气温相对稳定的溶洞生态系统中,许多生物衍生出不同于地面物种的生态生物学特征,因此溶洞系统是进化生物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作为以溶洞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洞穴生物学除溶洞外,还涉及与溶洞密切相关的地下水体,以及具有与溶洞相类似环境条件的其他类型的陆地洞穴,同时也关注人工洞穴和被海洋淹没的天然洞穴、海蚀洞、海陆边际洞等洞穴类型的生态生物学现象,旨在探究洞穴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特征及其发生发展规律,为全球生物多样性起源演化的深入研究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张琼
关键词:进化生物学学科框架地球表层大气圈

相关作者

李红印
作品数:26被引量:336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颜色词 词典编纂 汉语学习 释义 汉语学习词典
王川
作品数:57被引量:290H指数:9
供职机构: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学 人均GDP 小康阶段 职业学校教师
葛宇宁
作品数:141被引量:172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辩证法 正义 形式逻辑 逻辑 哲学
黄永健
作品数:70被引量:51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
研究主题:艺术 文学 艺术学 纯文学 散文诗
丁玉薇
作品数:30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研究主题:科技期刊 网络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出版 学科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