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61篇“ 学术道路“的相关文章
美学家汪裕雄的学术道路及治学理念探微
2024年
作为国内知名的当代美学家,汪裕雄先生以其“意象学三书”奠定了他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与影响力。汪裕雄先生的美学研究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美学教师进修班,以美感研究为起点,逐渐聚焦于意象问题。他倡导紧着功夫慢打基础的学术理念,在意象求索过程中注重中西互鉴、文化批评与美学研究的互映互射,且将自己的学术理念贯彻到美学人才的培养之中。其学术思想与育人方式至今仍有积极价值。
陈元贵
关键词:学术道路治学理念
新中国成立后钱锺书的学术道路(1949-1966)
2024年
钱锺书在新中国成立后不再从事文学创作,很快被吸纳到共和国学术机构中去,按照新式的科研规划与安排从事研究,直至1966年后中断。这段时间是钱锺书生命中相对安稳而又忙碌的阶段,作为文学研究所古典文学组的研究员,他在个人读书兴趣与当下科研机构制度下的工作任务需要之间,逐渐寻找并确立了一种回归经典源头且试图以此与时代进行对话的方式。这种学术志趣上的变化,最终成就了钱锺书从浑无涯涘的博览事业中走出,写成他的学术巨著《管锥编》。追溯这一学术道路里个人与时代的关联线索,结合读书笔记手稿、信函等材料,有助于揭示钱锺书后半生学术发展轨迹的主要特点。
张治
关键词:古典文学研究手稿
学术道路更具吸引力:德国学术后备人才体系改革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在传统上,德国推行严苛的学术人才择优机制。相应地德国学术后备人才的所指极其广泛,它囊括了终身教授以外所有的科研人员。德国学术后备人才面临职称晋升困难、就业前景黯淡和生存压力巨大的问题,优秀人才流失严重。2015年以来,德国学术后备人才体系改革的重点是培育学术中层,通过引入"非升即走"终身职位评定制度,拓展职称晋升渠道。同时,德国推出辅助支持措施,包括通过高校人事管理建设改善人才发展环境,通过修订法律、加大资助和生育鼓励缓解人才生存压力。本轮改革旨在持续增加职业保障,提升学术道路的吸引力,但它并未从根本上撼动传统择优机制的严苛性,更多追求的是择优机制和职业保障之间的平衡。
陈莹
深化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研究赓续高峰先生学术道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2年
2021年12月19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和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研究——怀念高峰先生”学术研讨会在线上召开。南开大学副校长王新生、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盛斌出席会议并致辞,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顾海良,南开大学原副校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逢锦聚。
蒋雅文肖振宇
关键词:副校长政治经济学研究学术道路
战略科学家的有效培养方法--以分析杰出战略科学家个人品质及学术道路为基础被引量:6
2022年
战略科学家的重要作用使其培养工作变得极为重要。研究表明,核心科技管理者不能是只善于管理的科盲,而必须由管理能力突出的科学家即战略科学家担当。进而推论出培养战略科学家的基本原则:首先使之成为科学家;然后在科研实践中从年轻科学家里选拔管理能力突出者,作为战略科学家的培养对象。概括了杰出科学家的基本素质与能力--浓厚的科学兴趣与超常的天赋、扎实的专业基础及超强的科研能力、宽广的学术视野、强烈的创新意识、科研能打持久战的意志品质,强调指出战略科学家必须具有可靠的学术洞察力及超常的管理与交流能力。优秀素质并不能保障其拥有者必然成为战略科学家,他们的成长经历表明,在素质转变为能力的过程中,特殊的影响以及砥砺与磨炼不可或缺。归纳了培养战略科学家的必备环节,并探讨了战略科学家的培养方法和步骤,以期为具体的培养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素材。
厚宇德
关键词:战略科学家
曾繁仁先生的学术道路与美学贡献
2022年
曾繁仁先生是享誉国际的美学大家,从事美学研究已逾半个世纪,毕生致力于西方美学、美育理论、文艺美学、生态美学四大领域研究,至今笔耕不辍,著述颇丰,已取得超凡的学术成就。他早年撰写的《西方美学简论》,虽名曰“简论”,却能另辟蹊径,独抒卓识,而非止于对西方美学流变做一简单之勾勒。进入20世纪,先生措意于“后工业文明时代”的审美世界观建构、美育建设、生态美学等问题研究。他将文艺美学的研究对象进一步具体化为“艺术的审美经验”,强调以存在于时间与空间之中的“在世”之人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艺术与人的审美化生存”帮助人类“审美地生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越性生存”。他认为,生态美学是“后现代”语境下产生的美学观念,而生态美学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也应坚持“后现代”反思与超越的方法。以先生之见,中国传统的“天人之际”“位育中和”“民胞物与”等观点均包含浓郁的生态存在论审美内涵,而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且被国际认可的生态美学,也必须立足本土和传统资源。
杨天奇
关键词:西方美学文艺美学
黄典诚教授的学术道路学术成就
2021年
黄典诚教授,师从著名语言学家周辨明教授和余謇教授,基于传统经典研习,迈入语言研究的殿堂。先生的学术之路布满艰辛与坎坷,然而凭借深厚的国学功底和对语言独特的悟性,以及对语言研究的执着精神,孜孜以求,在语言研究的诸多领域,尤其是在汉语方言和音韵研究方面,建树与创获甚多,成绩卓著,为我们留下了丰厚而珍贵的学术遗产。
叶宝奎娄育
仓修良先生的学术道路学术特点被引量:1
2021年
仓修良先生的学术研究,由中国古代史而中国古代史学史,1978年以后进入学术高峰期,著作之路始于《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出名于浙东史学研究,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成就了仓先生的学术圈知名度。在学术特点上,他执着于史学追求,注意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问题意识强,善于寻找新的增长点,擅长新型框架体系建构,个人撰著与集体主编同步,重视作品的完善。仓先生是新中国第一代史学史建设者、第一代方志学建设者、第一代谱牒学建设者。
钱茂伟
关键词:史学史浙东史学方志学谱牒学
我的学术道路 林其锬先生口述历史
林其锬同志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研究室主任、上海五缘文化研究所所长,并兼任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等职。在近半个世纪的学术研究中,主要在中国经济思想和管理思想、刘勰《文心雕龙》和《刘子》、“五缘文化”等三个领域研究...
张生作
世界民族音乐研究的中国表述——从陈自明的学术道路说起被引量:1
2021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世界民族音乐研究在不断地摸索过程中艰难前行。作为这一领域的开拓者,陈自明教授接过前人的"接力棒",致力于该领域的学脉传承和中国表述,为世界民族音乐的中国话语建构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走访36个国家与地区,以"局内人""局外人"双重视角对世界民族音乐进行交互性考察与研究,部分成果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陈自明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对世界民族音乐研究的中国话语体系建立具有重要启迪作用。
张大军
关键词:中国话语世界民族音乐音乐学学科音乐理论

相关作者

曾大兴
作品数:94被引量:396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
研究主题:文学地理学 文学 词学 地理分布 气候
张晓玥
作品数:31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纪录片 媒介 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文学 当代语境
谢泳
作品数:74被引量:118H指数:5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研究主题:陈寅恪 知识分子 鲁迅研究 西南联大 宝卷
彭伟
作品数:19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研究主题:VAR CVAR 分位数 时变条件 绩效评价
吕进
作品数:83被引量:154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
研究主题:新诗 诗歌 现代诗学 闻一多 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