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86篇“ 学术素养“的相关文章
基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教学学术素养提升
2024年
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需要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开展教学学术研究,提升学术素养则是提升思政课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路径。思政课教师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趋向,以共同体研修为平台开展一体化学习,以“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实现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知行合一”的目标,并在学习、实践、评价、借鉴中对自身教学不断进行反思与改进,丰富专业知识,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性地服务于教学实践,以适应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之需。
朱永元
关键词:学术素养
学术素养发展:多元视角下的外语学者写作方式研究》评介
2024年
Laura-Mihaela Muresan&Concepción Orna-Montesinos.(eds.). 2021. Academic Literacy Development:Perspectives on Multilingual Scholars’Approaches to Writing. Cham:Palgrave Macmillan. xxi+352pp. ISBN:9783030628765.学术素养发展(academic literacy development)是二语写作领域的重要话题之一。随着全球学术交流的深化,外语学者的学术素养发展过程变得愈加复杂。学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和写作技巧,并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加入学科话语团体。
陈玥徐昉
关键词:学术素养写作方式
基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升教师教学学术素养
2024年
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需要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教学学术研究是提升思政课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路径,需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以研究共同体为平台开展一体化学习,以“教学做合一”实现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知行合一的目标,在学习、实践、评价、借鉴中不断反思与改进教学,丰富专业知识,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实践,以适应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朱永元
关键词:思政课
“传记式批评”实践中作者学术素养欠缺等问题研究
2024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均繁荣发展的景象,同时对著名作家的“传记式批评”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过在传记写作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较为突出的有传记作者的学养不足而导致“传记式批评”的质量不理想等。本文从作者对传主所从事的各个领域缺乏深入了解,对传主综合把握不够;作者政治理论素养及史学功底欠缺,使传记的准确性大打折扣;作者文学理论及素养不足,难以把握传主的精神气质及文化成就等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力图推进“传记式批评”整体水平的提高。
孟晖
关键词:学术素养欠缺
理论物理课程群对本科生学术素养培育的实践路径
2024年
如何培育和提升本科生学术素养,一直以来深受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物理学专业为研究对象,结合物理学类专业建设特点,围绕培养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术素养为立足点,提出理论物理课程群的构建方案和实践路径。通过对理论物理课程群建设的多角度分析,探讨理论物理课程群构建的策略和针对性建议,并进行成效分析。
廖艳华
关键词:学术素养课程群课程融合
上海中学:以大中合作“导师制” 提升资优生学术素养
2024年
上海市上海中学与复旦大学携手开展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导师制计划”实践,突破中学与大学合作育人边界,聚焦高中资优生学术志趣激发与学术素养提升;破解高中资优生教育方式与资源开发上的现实难题,树立了大中学携手的导师带教多样态;打造了大中学共同参与的学术探究共同体,持续丰富高中三年的全程导师制形态与运行机制,为大中学合作培育高中资优生学术素养提供了实践范例。
冯志刚
关键词:资优生学术素养
基于人工智能的新时代大学生学术素养培养模式研究
2024年
高层次创新人才对经济发展和科技变革具有核心支撑作用。在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形势下,实现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大规模自主培育,能够有效缓解我国高层次创新人才短缺压力。然而,当前高校却缺乏对大学生学术素养培养模式的研究和顶层设计,造成学生在研究生阶段暴露出科研基础薄弱、科研兴趣不足以及研究方向模糊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在新工科背景下,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的学术素养培养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从大学生研究方向智能挖掘与分析、科研团队成员自适应动态迁移、学术素养人机混合推演与综合评价三个方面,解决大学生科研兴趣难以捕获、科研团队不适配、学术素养评价指标不明朗等问题,为新时代大学生学术素养培养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赵乐马海华范亚君
关键词:大学生学术素养人工智能
海归教师的学术素养优于本土教师吗?——基于3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教师的调查
2024年
当前学界对海归教师的学术素养水平存在“镀金论”“凤尾论”和“追赶论”三种疑虑。基于3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教师的调查数据,通过对比海归教师与本土教师的学术素养差异,揭示海外流动对学术人才成长的意义。研究发现:海归教师的学术志趣、学科知识与学术能力显著高于本土教师;海外流动显著提升了大学教师的学术素养水平,且对其学科知识和学术能力的提升作用大于学术志趣;不同类型的海外流动经历对教师学术素养的提升作用从高到低依次是:海外博士/工作双重流动经历、海外博士留学经历和海外工作经历。对“追赶论”的检验发现,虽然中国本土学术机构的人才培养质量有所提升,但依然与海外学术机构存在一定的距离。面对后疫情与逆全球化的挑战,中国高校既要警惕“唯海归论”的潜在风险,着力提升本土高校自主培养高端学术人才的能力,又要继续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引进一流国际人才,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刘琳李梅
关键词:学术素养
高校学术期刊赋能研究生学术素养实践探析——以学术共同体为视角
2023年
高校学术期刊是高校学术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石,基于学术共同体视角,其对研究生学术生涯发轫阶段的学术素养包括学术能力、学术道德、学术精神养成发挥着独特且重要的价值与作用。高校学术期刊可以从聚焦纽带作用与整合多元力量、凸显学术引领与激发创新思维、重视规范引导与约束监督三个方面的举措赋能研究生学术素养
王春燕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学术共同体学术素养
基于“学术素养”能力培养的EGAP课程建设
2023年
文章基于“学科文本”与“素养实践”两大EAP课程理论,将通用学术英语课程(EGAP)纳入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文章以河北省某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例,探索本土化、适合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通用学术英语(EGAP)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钱恒崔禹赵建玲
关键词:学术素养

相关作者

王琳博
作品数:14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毕节学院
研究主题:学术素养 文科研究生 不端行为 学术不端行为 高校学术
王晔
作品数:21被引量:24H指数:4
供职机构:《电网技术》编辑部
研究主题:科技期刊 学术素养 总被引频次 自引率 自引
果淑兰
作品数:15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市第十一中学
研究主题:学术素养 学术性 课程改革 学术能力 中学教育
徐梅
作品数:11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电网技术》编辑部
研究主题:学术素养 编辑分工 科技期刊 知识 约稿
张磊
作品数:3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电网技术》编辑部
研究主题:学术素养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