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44篇“ 大脑前动脉“的相关文章
- 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大脑前动脉动脉瘤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
- 2024年
- 目的 探讨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大脑前动脉动脉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收治的FD治疗大脑前动脉动脉瘤24例。术后采用O'Kelly Marotta(OKM)分级标准判断动脉瘤的闭塞程度,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临床预后(0~2分为预后良好,3~5分为预后不良)。结果 24例患者(24枚动脉瘤)共置入24枚支架,支架置入成功率为100%。围手术期发生2例(8.3%)并发症,1例为出血性事件,1例为缺血性事件。术后随访24例患者中mRS评分均≤2分。随访中24例患者经影像学检查,OKM分级B级2例(8.3%),C级6例(25%),其余16例(66.7%)患者完全愈合(D级)。结论FD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治疗大脑前动脉动脉瘤的方式。术后和长期随访结果中没有严重的缺血性或出血性并发症,也没有观察到神经病学并发症。
- 马武林安梦思刘烁管生郭新宾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大脑前动脉
- 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的影像分型及临床特征
- 2024年
- 目的探讨大脑前动脉(ACA)供血区梗死的影像分型及临床特征。方法收集ACA供血区梗死患者的基线资料、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根据影像征像将患者分为深部梗死型、皮层梗死型和混合梗死型3种类型。结果37例ACA供血区梗死患者中,深部梗死型9例,皮层梗死型16例,混合梗死型12例。深部梗死型患者的言语障碍发生比例高于皮层梗死型患者(P<0.05)。3种类型的肢体无力发生情况差异显著(P<0.05);皮层梗死型患者和混合梗死型患者的肢体无力发生比例高于深部梗死型患者(P<0.05)。结论ACA供血区梗死以皮层梗死型常见,皮层梗死型、深部梗死型和混合梗死型患者在言语和肢体功能障碍方面有差异。
- 王光胜鲍俊杰胡婷田媛媛黄利顾汉沛周金金
- 关键词:大脑前动脉言语障碍肢体功能障碍
- 不同性别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大脑前动脉(ACA)供血区梗死的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采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障碍情况,影像学评估应用3.0T磁共振弥散成像和3D-TOF-MRA方法,明确梗死灶情况及责任血管。结果37例ACA供血区梗死患者中男性占43%,女性占57%,不同性别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男性组患者吸烟史、饮酒史比例高于女性(P<0.05);男性患者的血尿酸水平高于女性(t=2.22,P=0.033);男性患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的比例高于女性(100%与62%,χ^(2)=7.78,P=0.005),其中女性患者上肢肌力损害程度分级较男性患者轻(Z=2.21,P=0.034)。男性患者扣带回发生梗死灶的比例高于女性(63%与24%,χ^(2)=5.64,P=0.018),女性患者胼胝体膝部发生梗死灶的比例高于男性(48%与13%,χ^(2)=5.11,P=0.024),其他部位梗死灶无性别差异。结论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不同性别患者在梗死灶部位及肢体功能障碍方面有差异。
- 王光胜鲍俊杰胡婷田媛媛黄利顾汉沛周金金
- 关键词:大脑前动脉性别因素肢体功能障碍
- 大脑前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究大脑前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6月莆田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HIE患儿纳入HIE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80例健康新生儿纳入非HIE组。两组均行颅脑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大脑前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水平。分析大脑前动脉的PSV、EDV、RI对HIE的诊断价值。结果:HIE组PSV、EDV均低于非HIE组,RI高于非HI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前动脉PSV、EDV、RI单一诊断及联合诊断HIE的AUC为0.875、0.878、0.877、0.915,当PSV、EDV、RI的截断值取32.225 cm/s、11.355 cm/s、0.735时,可获得最佳诊断效能,且联合诊断的价值较高。结论:HIE患儿的大脑前动脉PSV、EDV水平较低,RI水平较高,颅脑超声检测大脑前动脉PSV、EDV、RI可为HIE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 林美燕蔡丽霞
-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脑超声大脑前动脉血流动力学
- 大脑前动脉动脉瘤夹闭术后并发心室电风暴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一例大脑前动脉动脉瘤夹闭术后并发心室电风暴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方法对一例大脑前动脉动脉瘤夹闭术后并发心室电风暴患者的急救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对患者的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未再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结论全面的护理干预,包括神经专科疾病的护理以及心室电风暴的急救与护理,可以有效减少神经专科疾病并发症的发生及心室电风暴的再次发生。
- 高连莹唐艳军
- 关键词:心室电风暴急救
- 伴大脑前动脉三支型变异的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外科治疗体会
- 2023年
- 目的 总结伴大脑前动脉(ACA)三支型变异的前交通动脉(ACoA)动脉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年至2021年10月手术治疗55例ACoA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55例中,7例伴ACA三支型变异。5例采用翼点入路夹闭术治疗,术后造影显示瘤体全部消失,其中1例发生术中动脉瘤破裂,出院时中残;1例发生颅内感染,出院时恢复良好。术后1年未发生动脉瘤破裂,影像随访显示动脉瘤完全夹闭,无复发。2例采用介入治疗,术后影像复查显示动脉瘤栓塞效果满意,其中1例发生术中血管痉挛;术后1年随访发生动脉瘤破裂1例,为原填塞部位动脉瘤复发破裂,再次栓塞后瘤腔完全闭合,重残。结论 ACoA动脉瘤同时伴有ACA三支型变异增加手术并发生的风险,充分了解此变异对ACoA动脉瘤的治疗至关重要。
- 岳培东张磊尹杰
- 关键词: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外科治疗
- 关于大脑前动脉A1段动脉瘤和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的对比性研究及血管内治疗
- 目的: 通过收集大脑前动脉A1段动脉瘤和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病例的相关资料,对大脑前动脉A1段动脉瘤和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性研究。同时对大脑前动脉A1段动脉瘤和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及...
- 于晓东
- 关键词:动脉瘤血管内治疗
- 不同侧别单纯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不同侧别单纯大脑前动脉(ACA)供血区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790例,选取其中的单纯ACA供血区梗死患者37例为研究对象,其梗死灶侧别:左侧23例(62.2%),右侧13例(35.1%),双侧1例(2.7%)。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37例单纯ACA供血区梗死患者中,男16例,女21例;平均年龄(67.6±12.5)岁;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3.0(1.0,6.7)分。左侧单纯ACA供血区梗死患者与右侧单纯ACA供血区梗死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7例单纯ACA供血区梗死患者临床症状排名前5位分别为肢体活动障碍(29例)、言语功能障碍(20例)、抑郁(14例)、感觉障碍(9例)、尿失禁(9例)。左侧单纯ACA供血区梗死患者精神行为异常、抑郁、偏侧忽视发生率低于右侧单纯ACA供血区梗死患者(P<0.05)。37例单纯ACA供血区梗死患者的责任血管主要为皮层支(16例),梗死灶部位排名前5位分别为额上回(25例)、胼胝体(23例)、扣带回(15例)、额极(10例)、旁中央及辅助运动区(9例),梗死灶累及部位数量主要为2个(15例)。左侧单纯ACA供血区梗死患者梗死灶部位为额极者占比低于右侧单纯ACA供血区梗死患者(P<0.05)。结论单纯ACA供血区梗死多为轻型脑卒中,且左侧单纯ACA供血区梗死的发生率高于右侧;该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肢体活动障碍、言语功能障碍、抑郁,责任血管主要为皮层支,梗死灶部位主要为额上回、胼胝体、扣带回,梗死灶累及部位数量主要为2个,且精神行为异常、抑郁、偏侧忽视发生率及额极梗死可能与发病侧别有关。
- 王光胜鲍俊杰胡婷田媛媛黄利顾汉沛周金金
- 关键词:脑梗死大脑前动脉
- 基于CT计算大脑前动脉瘤破裂后总出血量对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大脑前动脉动脉瘤破裂后出血量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搜集陕西省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大脑前动脉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40例,整理一般临床资料,并将患者平扫CT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3D Slicer软件,使用该软件计算蛛网膜下腔和/或脑室和/或脑内血肿的总出血量。根据改良Rankin量表分为预后不良和预后良好两组,对预后相关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计算出约登指数以确定总出血量与预后的截断值。结果性别、年龄、动脉瘤部位、手术方式在预后不良和预后良好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疾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分级有无昏迷、总出血量以及出血的分布情况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分析显示,出血量多少与预后情况显著相关(OR值为1.101,95%CI 1.006~1.205;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区分预后不良患者的曲线下面积为0.803(P<0.05),截断值约为13.04ml。结论大脑前动脉动脉瘤破裂后总出血量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总出血量大于13.04ml与预后不良风险增加有关。
- 张国平吕长磊寇明清陈晓莉
- 关键词:大脑前动脉动脉瘤出血量X线计算机预后模型
- 大脑前动脉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大脑前动脉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大脑前动脉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1.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唐山市工人医院孤立性大脑前动脉梗死的患...
- 汤静怡
- 关键词:脑梗死大脑前动脉
相关作者
- 程为平

- 作品数:262被引量:1,200H指数:17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针刺 癫痫 血流动力学 健康青年 针刺百会
- 马廉亭

- 作品数:667被引量:2,671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血管内治疗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 假性动脉瘤 影像融合
- 李俊

- 作品数:317被引量:1,397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显微手术 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DSA
- 陈刚

- 作品数:574被引量:2,339H指数:19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研究主题:肾移植 颅内动脉瘤 漏斗胸 儿童 动脉瘤
- 徐国政

- 作品数:404被引量:1,610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显微手术 胶质瘤 显微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