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739 篇“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的相关文章
大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被引量:46 2003年 大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分析了我国高校在大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培养 大学生 创新能力 转变思想观念是先导、优化课程体系是根本、改革教学方法是切入点、营造创新 环境是着力点。 胡鹤玖关键词:大学生 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 教学内容 大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被引量:2 2000年 刘芳芳 王明丽关键词:课堂教学 大学生 大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2000年 高等教育肩负培养 适应二十一世纪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并具有良好整体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光荣使命。注重大学生 创新能力 的培养 ,高等教育及高等教育者责无旁贷。当代大学生 综合素质的有机构成中 ,创新能力 是最重要的核心内涵。大学生 创新能力 的培养 需要高等院校必备条件的强力支持 。 于艳琴关键词:教学过程 基于创新 创业教育的大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2025年 创新 创业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在各大高校教育中充分地贯彻和渗透,为解决目前所面临的大学生 就业 难问题提供了保障。创新 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代大学生 融入社会也需要具备创新能力 。因此,本文基于 创新 创业教育,就大学生 创新能力 的培养 展开讨论,并分析了大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的重要性等内容,希望可以给高校教 师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促进大学生 创新能力 的发展,促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贾丽娜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 大学生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大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2025年 培养 具有专业知识、思辨思维和创新能力 的高素质人才是大学 教育的初心和使命,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缺乏个性教育、创新 教育的理念,对大学生 创新 思维和实践能力 的培养 尚未形成完整体系。因此,本研究遵循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 based education,OBE)理念,以学生 为中心,以培养 学生 创新能力 为目标,依托本科生微生物学科研兴趣小组,结合系列活动激发学生 创新 思维;以“教研结合”指导思想和应用需求为指引引导小组同学参与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参加“挑战杯”“互联网+”、全国生命科学竞赛等方式提升学生 的科研创新 与实践能力 ;结合培养 过程与成效反馈机制,完善大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和评价体系,为师范类高校和普通大学 理科人才创新能力 培养 提供思路和方法。 郭彤彤 刘禹辰 崔红 李颖 赵春涛 张娣 张娣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 基于物理化学实验的大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过氧化氢分解实验的改进及微观反应机制研究 2025年 以本科生的过氧化氢反应速率常数测定实验为例,引导本科生分别从实验装置改进、数据处理和微观反应机制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教学创新 和改革实践。与教科书中的内容相比,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仅需较少的操作步骤即可获得准确性较高的数据,改进的数据分析方法便于反应速率常数的拟合,理论计算的引入明确了过氧化氢分解及碘化钾催化的微观反应机制。与本实验的传统教学相比,本科生实践并提升了主动学习、批判和创新 等高阶能力 。提供了通过基础物理化学实验将创新能力 培养 融入本科教学实践的具体案例。 张春芳 王静 霍树营 沈福刚 任淑霞 吴平丽 张红 孙素芳关键词:过氧化氢 数据分析方法 新农科建设中农业电气化专业大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方法构建 2025年 该文论述了新农科建设过程中农业电气化专业创新 型人才培养 的意义。农业电气化专业着眼于适应现代智慧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深度探寻创新能力 培养 的内在价值,激发大学生 潜藏的创新 精神。在落实过程中,课程设置是核心板块,锁定创新 人才培养 目标,打造创新 课程并夯实实践环节。凭借推动教学团队教育理念革新,持续深入构建创新能力 培养 方法,助力农业电气化专业大学生 成长为富有创新能力 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新农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牛国玲 陈立冬 葛宜元 孟庆祥 朱世伟关键词:农业电气化 新时代大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探究 2025年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全局的高度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 ,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大学生 作为新时代的生力军与主力军,是促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群体,基于此,高校加强大学生 创新能力 的培养 是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文章以现阶段大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的现状为出发点,从健全大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机制、健全大学生 科研创新 体系及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入大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策略,以培养 具备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 的高素质人才。 郭利霞关键词:创新创业 地方本科高校理工科大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2025年 科技是一个国家强盛之基,创新 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原动力。地方本科高校理工科大学生 本应该是非常具有创新能力 的群体,然而,一些高校在培养 大学生 创新能力 时缺乏培养 学生 创新能力 的体系。这导致大学生 创新 意识薄弱,创新 思维缺乏,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教学方法单一、评价方案不完善、科研投入金额不足等是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缘由,针对问题产生原因提出较为合适的措施,并阐述地方本科高校理工科大学生 未来的创新能力 培养 途径。 邓景衡 易诚 罗远来 黄斌艳关键词:大学生 地方本科高校 理工科 应用型高校智能制造类大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模型构建研究 2025年 创新 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高校又是创新 型人才培养 的重要基地。对应用型高校大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模型构建进行了研究。首先,提出了创新能力 的三大构成要素;然后,深入分析影响智能制造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 培养 的因素;最后,从能力 构成、模式构建和运行机制三大模块入手,构建应用型高校智能制造类大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模型,旨在进一步有效提高大学生 创新能力 和就业竞争力。 王海艳 刘纪新 周淑芳 姜云春关键词:大学生 模型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