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16篇“ 多维审视“的相关文章
新时代乡村教师政策的多维审视和优化路径
2025年
乡村教师队伍是乡村教育的核心力量。科学制定、合理实施乡村教师政策,对于激发乡村教育活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2—2024年我国有关乡村教师的规范性政策文本和有关教育的法律为依据进行分析,基于乡村振兴背景,得出研究结论。一、政策导向,全面升级(一)倾斜改革重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教师政策多重心倾斜:在提升职业吸引力、扩充队伍方面,通过公费师范生培养、“优师计划”为农村输送优质师资;通过“特岗计划”及其他人才计划,吸引人才流入乡村教育领域。
陈卓张诗若
关键词:城乡教育差距政策文本优质师资多维审视
中共党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多维审视与实践路径
2025年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应充分挖掘中共党史在思政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深入剖析中共党史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融合的理论依据、重要意义,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等维度详细阐述融合策略,并对融合过程中的挑战与应对措施进行探讨,旨在为提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进而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有益参考。
祁志娟
关键词:中共党史多维审视
大卫·休谟哲学思想的多维审视
2025年
自16世纪起,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争论再次爆发。理性主义在当时长期处于统治地位,但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理性主义者强调唯有理性推理才能提供确实的知识体系,认为感觉经验不可靠,甚至极端地否认科学的可能性,这引发了一些哲学家对其的反思与质疑,促使休谟等哲学家从新的角度去思考知识的来源与确定性等问题。到18世纪的苏格兰启蒙运动则强调理性、科学和人文精神,鼓励人们运用理性去探究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休谟受到了启发和激励,他的哲学研究也体现了对人类理性和知识的深入探索,试图以更加科学和理性的方式来理解人类的认知、情感和道德等方面。From the 16th century onwards, the debate between empiricism and rationalism broke out again. Rationalism was dominant for a long time at that time, but it also gradually exposed some problems. Rationalists emphasize that only rational reasoning can provide a definite system of knowledge, hold that sensory experience is not reliable, and even deny the possibility of science in an extreme way, which causes some philosophers to reflect on and question it, prompting philosophers such as Hume to think about the source and certainty of knowledge from a new angle. By the 18th century,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emphasized reason, science and humanity, and encouraged people to use reason to explore nature, society and human beings. In this cultural atmosphere, Hume was inspired and inspired, and his philosophical research also reflected the in-depth exploration of human reason and knowledge, trying to understand human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ral aspects in a mor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way.
井昱杰
关键词:休谟怀疑论经验主义
文化自信融入人才培养的多维审视
2025年
文化自信能够为人才培养构筑坚实的价值导向,人才培养又能为文化自信的巩固和深化提供实践动力,二者相辅相成、关系紧密。将文化自信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链条,既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布局,又面临一系列复杂挑战。从价值意蕴层面剖析,可深刻洞察其对个人成长、民族传承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从核心内容层面探究,能明确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中对人才培养的关键着力点;从推进方向层面梳理,有利于整合教育教学、社会文化活动、家庭社区以及网络新媒体等多元力量。对文化自信融入人才培养展开多维审视,有助于精准把握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为国家繁荣昌盛、民族伟大复兴持续赋能,提供强劲且持久的动力支撑。
刘振江王婷
关键词:文化自信
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多维审视
2025年
在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实现自身的使命任务,走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赶考之路,坚定历史自信极其重要。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是建立在对百余年奋斗历程的经验总结和规律把握的基础上的自信,有着深层的内在逻辑。从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基本逻辑看,历史成就自信是坚定历史自信的基本依托,奋斗精神自信是坚定历史自信的重要支撑,坚持人民至上是坚定历史自信的关键所在,“四个自信”是坚定历史自信的集中体现。在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只有坚定历史成就自信、坚定奋斗精神自信、坚持人民至上、坚定“四个自信”,方能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和赓续新的历史荣光,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注入更强大、更持久的精神力量。
孙晶王峰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历史自觉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多维审视
2025年
思想政治教育在意识形态塑造中占据关键地位,其主客体关系的合理构建与有效互动对教育成效影响深远。学术界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问题展开诸多探讨,虽成果颇丰,但仍存在视角局限与界定模糊之处。鉴于不同视角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不同,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角出发,科学地看待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显得尤为必要。因此,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进行全面剖析,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深入探究,并结合社会实践、校园实践、家庭实践阐述其具体呈现,旨在深化对该关系的理解,为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赵敏凯王亚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
数字思政的多维审视:理念、价值与路径
2025年
数字思政是数字化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新样态,是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适应时代发展,思政教育正经历着深刻转变,即教育观念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师生均衡发展,教学方式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索,同时对教育对象的分析也变得更加精准和细致。上述变革对提升思政教育的精准性、增强思政教育亲和力、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以及推动思政教育的现代化转型具有重要价值。为此,需通过强化数字思政的顶层设计、大力推进软硬件建设、提升思政教师的数字素养、构建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库等,从而实现思政教育向数字化和现代化转型。
任志江刘文韬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思政教育
中国现代“作家论”的多维审视及其文学史意义
2025年
1930年代,茅盾引领的“作家论”写作热潮成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意蕴丰富的重要现象。“作家论”作为一种独特的批评文体,以总揽的视野和精切的分析聚焦于作家的创作道路与生命体验的错综关系,重在透过纷繁的作品感知作家的思想踪迹,于创作风格中把握创作主体的人格特质与精神肖像。中国现代“作家论”的发展历程呈现出复杂的历史曲线,它在“五四”时期“人的文学”的历史氛围中孕育而生,于新文学逐渐成熟的1930年代达到高峰,在战争语境下开始收缩,新时期呈现复苏态势,如今似乎又鲜见踪影,种种变动皆是文学生态的折射。“作家论”的数量虽然时增时减,但不断进入文学史的规模和方式,彰显着自身的文学史意义。“作家论”所提供的批评理念,即回到作家原初世界的探索路径,以及把“人”作为批评的起点、媒介与归宿,也为当下批评界提供了方法论的启示和反思。
刘勇解楚冰
关键词:文学批评文学史意义
英雄文化融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多维审视
2025年
英雄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璀璨瑰宝,也是扎实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必不可少的独特资源和鲜活载体。英雄文化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在文化渊源、价值追求、育人目标方面的内在诉求相契合。充分利用英雄文化,有助于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深植民族情感之源;提升道德修养境界,巩固理想信念之基;坚定文化自信,筑牢兴国强国之魂。为了发挥英雄文化融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积极作用,需要增强多元主体支撑,构建科学育人模式;丰富宣教方式,提升育人实效;善用法律利剑,筑牢法治屏障。
彭先兵罗佩瑶
关键词:英雄文化爱国主义教育
建筑工程专业大学生“躺平”现象的多维审视与引导策略
2025年
在房地产行业疲软背景下,建筑工程专业大学生的“躺平”现象日益凸显。以问卷调查为手段,梳理建筑工程专业大学生“躺平”现象的现状,调查总结其对“躺平”的认知、态度、影响等特征,进而从个人、教育、社会经济以及政策等方面多维审视和分析其“躺平”现象的原因,最后从政策层面的引导与支持、教育实践的创新与改进、个体自我调适与发展3个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激发建筑专业大学生的学习热忱与职业理想,推动建筑业的教育和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
马明全赵利芬
关键词:建筑工程专业大学生

相关作者

陈世华
作品数:195被引量:662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政治经济学 传播政治经济学 经济学批判 传播政治 进路
王润斌
作品数:168被引量:790H指数:15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奥林匹克 国际奥委会 奥林匹克运动 奥运会 体育
胡金木
作品数:73被引量:378H指数:11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道德教育 教育 教育改革 正义 德育
梁超
作品数:24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衡阳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休闲 体育教育 体育教学 多维审视 体育发展
黄凤志
作品数:71被引量:370H指数:11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研究主题:东北亚 一带一路 地缘政治 知识霸权 国际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