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51篇“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相关文章
多发性大动脉炎
<正>患者男,25岁,工人,吉林省吉林市人。因"头痛、四肢乏力20余天"入院。患者20余天前出现头痛,由枕部搏动性头痛发展为整个头部胀痛,难以忍受,伴恶心,无呕吐,有四肢乏力,无复视、视力下降,无言语不清、饮水呛咳及吞咽...
王玉鸽戴永强邱伟陆正齐胡学强
文献传递
多发性大动脉炎被引量:12
2007年
多发性大动脉炎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它是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非特异性症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引起不同部位的狭窄或闭塞,以致病变处动脉扩张或形成动脉瘤,侵犯以头臂动脉受累最多。此病发病年龄较轻,早期症状可不典型,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应引起重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延缓病情的进展有重要意义。
路娟赵性泉
关键词:大动脉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
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诊治进展
2024年
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是一种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重要分支,包括冠状动脉或肺动脉的慢性、肉芽肿性血管,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管[1]。据Kerr G S等[2]报道约30%TA于儿童时期起病。由于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儿童TA延迟诊断时间约为成人的4倍[2],病死率可高达35%[1]。近年来,对儿童TA研究不断深入,对儿童TA的认知也不断加深。本研究就儿童TA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活动性评估、诊断及治疗进展方面作一综述。
谭傲雪(综述)唐雪梅
关键词:多发性大动脉炎肉芽肿性血管炎发病机制冠状动脉主动脉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临床诊疗进展
2024年
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 TA)是一种主要影响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非特异性性病变。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细菌、病毒感染、遗传因素以及免疫异常等有关。故诊断及治疗方式不完全相同,其临床诊断及诊疗方式在不断更新中,因此,本文将对TA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详细综述。
苏丽娅·拜合提亚罗莉
关键词:多发性大动脉炎病因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中西医治疗现况
2024年
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好发于女性。由于累及部位不同而临床表现各异,其治疗方式也不尽相同。随着祖国医学的创新与现代医学的发展,中西医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各有优势且疗效可观。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中西医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多发性大动脉炎的治疗与研究提供参考。
李亚庆孙秋
关键词:多发性大动脉炎中西医
多发性大动脉炎相关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2024年
多发性大动脉炎是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和肺动脉的慢性非特异性性疾病。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为研究其发病机制,并在其病因学的基础上进行干预实验,需建立相关动物模型以完成进一步研究。在目前已发表的动脉炎相关动物模型的文章中,经雌激素诱导、基因敲除、细菌及病毒诱导等方案,具有一定的多发性大动脉炎建模可行性。
包乾慧田宇李雷
关键词:多发性大动脉炎实验动物
超声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4年
探讨超声与传统X线血管造影在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22-2023年断定为多发性大动脉炎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B型超声,对照组采用X线血管造影诊断。统计两种方法诊断符合率和准确率。结果 观察组24例中,超声诊断符合22例,准确率为91.7%。对照组24例中,X线诊断符合21例,准确率为87.5%。观察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型超声在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中操作简单、无创及效率高,与X线造影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它有望成为多发性大动脉炎的首选临床筛查手段。
胥雁云
关键词:超声造影多发性大动脉炎
多发性大动脉炎儿童期至成人期的管理
2024年
大动脉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肉芽肿性血管,成人和儿童均可发病,其起病隐匿、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儿童与成人大动脉炎的起病方式、受累血管部位、脏器的损害和病变严重程度、病情演变及治疗均存在差异。因此,认识儿童和成人大动脉炎的疾病特征和规律,有助于对大动脉炎患者从儿科至成人科有序对接和接力诊治,以及对大动脉炎全病程的规范管理。
刘云姜林娣
关键词:大动脉炎儿童成人
单侧颈动脉长节段受累的多发性大动脉炎1例
2024年
多发性大动脉炎(TA)是一种发病少见的慢性非特异性动脉炎性疾病,致受累血管出现肉芽肿性症改变,继而出现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闭塞等,多数免疫治疗有效,部分需手术干预,复发进展率高[1]。现报道1例我院诊治的单侧颈动脉长节段狭窄受累的TA患者的临床及诊疗经过,期望能使临床医生提高对TA的诊治,减少误诊及漏诊。1 病例介绍1.1 病例资料患者女、46岁,因“记忆力减退伴头痛头昏1月”入院。
王建李志鹏曹流钊
关键词:多发性大动脉炎颈动脉狭窄
多发性大动脉炎合并颈动脉闭塞儿童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2024年
分析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合并颈动脉闭塞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收集2013—2023年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和内蒙古医科学附属医院儿科首次诊治c-TA合并颈动脉闭塞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本研究共纳入4例患儿,均为女性,年龄为(13.25±1.71)岁,从发病到诊断的时间为(8.14±11.19)个月,其主要症状和体征为头晕、头痛、胸部不适、失语、肢体活动障碍、高血压、四肢血压不对称、血管杂音或震颤、桡动脉搏动减弱、肌力下降。4例患儿均出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增高。影像学结果显示:4例患儿中3例为双侧颈动脉闭塞,1例为单侧颈动脉闭塞。脑血管受累共3例,并伴有全身多部位的动脉受累,主要累及双侧锁骨下动脉、头臂干动脉,双侧肾动脉、双侧髂动脉脑中动脉。4例患儿经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均有效。对患儿随访(42.25±52.54)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原受累动脉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闭塞,较治疗前无进展,无新发动脉受累。3例原有肢体、语言障碍患儿病情逐步改善。综上,c-TA合并颈总动脉闭塞儿童可致多支血管受累,临床表现多为全身症状及血管病变引发的相应供应脏器的缺血表现,易合并脑梗,闭塞血管难以恢复。
贺宝平赖建铭
关键词: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颈总动脉

相关作者

初洁秋
作品数:47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多发性大动脉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大动脉炎 脉炎消 脉炎消注射液
陈福真
作品数:209被引量:820H指数:15
供职机构:福建省漳州市医院
研究主题:腹主动脉瘤 外科手术 外科治疗 人工血管 动脉瘤
李振刚
作品数:17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石家庄长城中西医结合医院
研究主题:多发性大动脉炎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 通脉法 中西医结合疗法
符伟国
作品数:608被引量:2,463H指数:2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腹主动脉瘤 腔内治疗 主动脉夹层 腔内修复 主动脉瘤
雷小明
作品数:24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石家庄长城中西医结合医院
研究主题:多发性大动脉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 疗效观察 通脉法